張玉強 黃書滿
人物名片
王金英,女,1987年參加工作,中學高級教師,現(xiàn)任大連楓葉教育園區(qū)總校長,曾獲得“全國基礎教育優(yōu)秀校長”、“全國煤炭基礎教育優(yōu)秀教研工作者”、“黑龍江省中學骨干校長”、“全國科教先進校長”等稱號。從教25年來,有20多篇教學論文和科研成果獲獎。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她永恒的追求。
大連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它的美在金石灘旅游度假村得到充分體現(xiàn)。而就在這里,大連楓葉教育園區(qū)以其獨特的魅力書寫著教育的新篇章。近日,本刊記者來到大連,迎著輕拂的海風,走進楓葉學校,與王金英校長面對面交流。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工作經(jīng)歷。哪一段經(jīng)歷對您的影響較大?為什么?
1987年,我畢業(yè)于牡丹江師范學院,先后在雞西市兩所學校任校長。2003年1月,我來到大連楓葉國際學校初中校區(qū),任校長助理??梢哉f,我是從基層干起的。我擔任過班主任、教務主任,現(xiàn)在是大連楓葉教育園區(qū)總校長,負責初中、高中男校、高中女校。從教25年來,有10年是在民辦學校度過的。尤其在楓葉學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給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一邊學習一邊探索,研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現(xiàn)在楓葉初中已經(jīng)研究出9個學科、11種課型的教學模式。比如:英語“倒三角”型閱讀課教學模式,議論文“三步法”教學模式,國際留學生漢語“3+2”教學模式,語文“五個一”教學模式……這些模式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成績穩(wěn)步提高。我覺得,辦學的關鍵是以學生為本,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思路,不斷探索,走出一條符合學校特色的新路。
記者:剛才,您說了很多在楓葉學校的經(jīng)歷。據(jù)我所知,楓葉學校已成為一個教育品牌,備受關注。有人把楓葉學校定位為“貴族學?!?,對此,您是怎么看的?楓葉到底是怎樣的學校?
學費高低是相比較而言的。楓葉學費僅為加拿大高中學費的1/4;與國內“國際高中”和“國際班”對比,楓葉學費也是最低的。據(jù)我所知,京津深滬各地國際課程班收費都在8萬/年以上。
調查表明,年收入10萬-15萬元的家庭,被稱為新生的“中產(chǎn)階層”,都有讓子女出國留學的意愿,稱他們是“貴族”未必適當。真正的“貴族”,重要的標志是“精神富有”。目前,楓葉學生來自白領家庭的比例接近一半。確切地說,楓葉學校是培養(yǎng)國際精英人才的學校。
楓葉高中學生注冊中加兩國學籍,實行中英雙語教學,學分全球認可,畢業(yè)生免托福、雅思成績,直接申請國外大學。17年來,楓葉學校已有14屆畢業(yè)生5600多人升入世界20多個國家的350多所大學,其中,進入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學的占60%?!跋冗M的辦學理念,優(yōu)質的中加課程,精英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三年培養(yǎng)雙語人才的效能,低學費高回報的效益,使楓葉學生成為最大受益人。”目前,楓葉學校擁有大連、武漢、天津、重慶、鎮(zhèn)江五大校區(qū),在校生超過了10200人。2012年9月,洛陽、鄂爾多斯校區(qū)開學;2013年9月,上海楓葉國際學校、韓國楓葉國際學校成立。如今,楓葉教育品牌正從中國走向世界。
記者:作為辦學典范,楓葉學校如何將中、加教育理念優(yōu)化結合,從而給中國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模式?
楓葉國際學校創(chuàng)始人、楓葉教育集團總裁任書良先生把一個融會中西的先進理念,在實踐中確立了“楓葉模式”,即東西方教育思想、中加教育資源、教師隊伍的“三個結合”,中英雙語和中加文憑的“兩項認證”,以及直升國外大學的“一個對接”。中國課程主要開設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由中國教師漢語教學;加拿大BC省課程開設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等,由加拿大教師用BC省教材英語教學,中、加方學歷互認。中國課程有利于學生傳承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念,加方課程使學生掌握西方高中的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
高一新生可根據(jù)自身的英語能力,選擇“必修+英語”課程;高二、高三學生可根據(jù)興趣和個人規(guī)劃,選擇加方“必修+選修”課程;所有學生實行“一人一課表”的走課制,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個人成長記錄、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社區(qū)服務(簡稱“雙社”)。其中,“個人成長記錄”由中加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作業(yè)成績、社會實踐和社區(qū)服務情況加以評定,集中反映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學業(yè)成果及個性特長,比重占畢業(yè)學分的10%還多。
這些教學模式使楓葉學校用“水平認證”取代了“一張考卷定終身”。
記者:在楓葉擔任校長多年,您認為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有何不同?請結合實例談一談。
我認為,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在評價標準上存在諸多不同,“應試成績”在中國是評價公立學校的硬道理。誰的考試成績好,誰就擁有了“選擇權”,其他特長被忽視。這有失公平,問題會越來越多。
楓葉學校認可學生的各種特長,關注學生綜合能力。很多在高考體制下難以成功的學生,在這里可以取得成功。應屆畢業(yè)生許廣哲是一個“網(wǎng)癮少年”,連母親都對他都失去信心,經(jīng)過楓葉老師的教育,該生不僅改掉不良習慣,還考上美國伊利諾伊大學。2005年,楓葉高中畢業(yè)生劉瑤在剛入學時,做了一個關于“島鏈”問題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我們給她提供展示的機會,并安排老師進行指導。結果,劉瑤改變了專業(yè)志向,她在多倫多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后,又成為斯坦福大學比較政治學專業(yè)的一名博士生。
記者:中國式的教育往往注重學生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楓葉學校在辦學實踐上如何提高學生能力的?
在課堂上,學生們從來不用為回答問題是否正確而惴惴不安,即使是最荒唐的答案,至少也能得到老師的一個“非常好的嘗試”的評價。所以說,楓葉學校的課堂是寬松的、民主的,用笑容來構建師生關系。在25~30名學生的教學班里,每個孩子都被老師照顧著,尊重著,引領著;每個孩子都會在近乎游戲的過程中交流著,思考著,成長著。如果走進課堂,不管你是專家還是家長,會不由自主地參加到課堂活動中來。當走出課堂時,你才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你不再是課堂的審視者或旁觀者,而是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一段愉快時光。
無論課堂教學還是課后作業(yè),都要落實“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一般來講,學生須閱讀英文原著,按照合作探究的模式,獲取論證、質疑、思辨的能力。獨立思考得到鼓勵,主動探究備受尊重,這讓學生樂在其中。比如:楓葉學生社團就有100多個,包括哈佛學生領袖峰會、模擬聯(lián)合國、詩社、劇社、書友會等。另外,校本課程涵蓋了當今社會各種文化現(xiàn)象,如車文化、茶文化、快餐文化、禮儀文化、極限運動、DV藝術、牛仔服飾、唐裝正裝、流行色彩與款式等,教會學生從文化背景、適應人群等角度理性對待,發(fā)揮了“廣識長才”的作用。
這種課程體系讓學生有著非常強烈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不僅來自于較好的升學出路,還來自在學校里獲得的尊重。在這里,他們具有自身價值的高度認知,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這就是楓葉育人課程的最大價值所在。
記者:在楓葉高中,為什么實施男女分校教學,這是出于什么樣的考量?
2009年9月1日,大連楓葉學校高中校區(qū)率先實行男女分校。這是楓葉學校突出辦學特色、提升辦學品位的一次重要舉措。作出這樣的決策,既參照了世界名校的成功范例,也考慮了社會發(fā)展的多元化需求。
國外最好的私立學校,多為男?;蚺?,英國甚至以男女分校為傳統(tǒng)。英國教育聯(lián)盟2000年評出的20所最佳中學里,有12所為女校。中國女校上世紀最盛之時,在校生占到學生總數(shù)的30%,國立女師大、震旦女子文理學院等為當時名校。
北京1996年創(chuàng)辦了華夏女子中學,2000年創(chuàng)辦了女子實驗中學。作為私立學校,華夏女中、北京實驗女中的學費遠遠高于公立學校,但報考女中的競爭程度并不亞于公立重點中學。北京女子實驗中學在招生的第一天,報名者就超過了900人,是招生計劃的10倍。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的前身是1881年美國基督教圣公會創(chuàng)辦的圣瑪利亞女中。該校培養(yǎng)的精英人才除了“宋氏三姐妹”,還有原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朱麗蘭、中國科學院院士黃量、文學家張愛玲、著名導演黃蜀芹等。沈陽同澤女子高中,為張學良1928年創(chuàng)辦,直到1968年一直是女子中學?!拔母铩焙箝_始招收男生,2008年重新恢復女校,目前該校是東北第一所公立省重點女子中學。
實踐證明,我們男女分校之后,學生平均成績提高了10%以上。
記者:今年,楓葉學校的畢業(yè)情況如何?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今年,大連、武漢、天津、重慶四校區(qū)共有畢業(yè)生1022人,100%升入國內外大學,其中,60%進入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學,75%進入世界排名前200位大學,進入世界前30位包括劍橋以及斯坦福、康奈爾等常青藤大學的比例達到了20%,為楓葉建校17年來最好成績。楓葉的學子們向國際社會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再次驗證了楓葉培養(yǎng)中英雙語、兼具東西方兩種思維創(chuàng)新教育的效能和成功。
記者:有些家長認為國際高中是花錢就能上的“貴族學?!?。針對這種說法,我有個疑問:是否花錢就能上國際高中?
有錢也許可以上別的國際高中,楓葉學校卻不可以。
楓葉學校有具體的入學標準,比如:中考成績要達到本市中考總分的80%,英語成績要達到本市中考成績的85%。低于標準,可以向楓葉學校提出申請,爭取一次入學考試機會,符合標準才能錄取。具體情況,可以查詢楓葉網(wǎng)站有關信息。
記者:針對上一問題,請您給我們闡述一下學校的生源特點?
近年來,知識分子、干部和白領職員子女比例明顯增加。楓葉學生具有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博學多聞,進取心強。楓葉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精英人才,即培養(yǎng)未來的政治家、科學家、世界500強企業(yè)的CEO。
楓葉學校國內學生約占85%,來自日、韓、歐美、俄羅斯等12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學生約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