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王磊
在瑞士,政治不只是管理民眾之事,還是由民眾決定的事,無論大事或小事。直接民主的教育,從小教起。在瑞士,政治真的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政黨上街溝通政見,就像絡繹不絕的觀光客一樣稀松平常。瑞士是少數(shù)施行“直接民主”的現(xiàn)代化國家。直接民主體制下,人人可投票,公民有相對大的政策決定權。所謂直接民主,是人民直接參與政治決策,集體決定公眾事務。
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瑞士公民重要的責任。如今,瑞士人一年要對大約20個全國性議題與法案進行4次投票。除此之外,瑞士人還要針對地方、各州的議題進行決策,例如地方土地使用規(guī)劃可否變更,甚至小到當?shù)厣痰陰c可以開始營業(yè)、市立美術館是否可以買某幅畫等。瑞士人大約每隔1個月就要投票一次,平均投票率約4成。
瑞士的小學班級有班級議會。老師把學生當成公民,讓他們自己討論,并決定班級的公共事務。整個過程,老師都只是旁觀者,就算像“如何排座位”這樣的小問題,老師也不會插手阻止。對小孩來說,排座位就是件影響他們每天學校生活的大事,要全班一起解決。在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不同”與“妥協(xié)”。大家對于排法常有不同的想法,因此經(jīng)常需要妥協(xié),如果完全堅持自己的需求,最后可能全盤皆輸?!巴讌f(xié),在瑞士完全不是個負面詞”,從德國移民瑞士,圣加侖大學商學院教授瑞尼克體會深刻,認為這是瑞士公民參與很重要的特質(zhì)。
雖然瑞士人從小就培養(yǎng)了公民精神,但是仍無法解決效率低下的問題。瑞士人仍在思索如何解決效率和直接民主之間的矛盾。但是,在重視速度的全球化趨勢下,重視公民參與的瑞士還是相信,社會共識似乎比工作效率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