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莊周故里證偽*

        2012-08-15 00:52:12肖若然
        菏澤學院學報 2012年6期

        肖若然

        (菏澤市委黨校,山東 菏澤 274000)

        莊周,世稱莊子,號南華真人,是我國戰(zhàn)國中葉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美學家,莊子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并稱“老莊”,是我國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學術(shù)界對莊子的哲學思想、文學貢獻研究較多,對莊子的生平里籍問題研究較少。最早提及莊子里籍的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和劉向,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說:“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眲⑾颉秳e錄》說:“莊子,宋之蒙人也。”但“蒙”在何處?屬于哪國?為吏“漆園”,“漆園”又在哪里?后世學者一直訟辯不斷,爭之不休,現(xiàn)在主要有安徽省蒙城說,河南省商丘、民權(quán)說,山東省東明、曹縣說等。本文希望解決的問題是:哪一種觀點更接近歷史的真實。

        一、安徽省蒙城說

        從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蒙城縣刊刻吳宗儀《古蒙莊子》,縣令王繼賢為其訂正并作序始,安徽省蒙城縣就已經(jīng)有人說莊子故里在蒙城了。蒙城說的主要依據(jù),一是北宋王安石的《蒙城清燕堂》詩:“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后世風?!倍撬未S元年(1078),蒙城縣知府王兢建筑莊子祠,蘇軾為其作的《莊子祠堂記》。三是《水經(jīng)·淮水》載:“濮水即沙水之兼稱?!鄙乘鹘?jīng)今安徽渦陽、蒙城一帶。蒙城認為,兩位大名鼎鼎的文人皆稱蒙城為莊子故里,《莊子》中說“莊子釣于濮水”,蒙城又有濮水,所以說莊子故里在蒙城。其實,據(jù)《史記·韓長儒列傳》:“其后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薄端麟[》:“蒙,縣名,屬梁國也?!贝恕懊伞笔俏鳚h梁國之蒙,非宋代亳州的蒙城,王安石的詩不能成為證據(jù)。赤壁之戰(zhàn)的地點在今湖北浦圻縣,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曾把黃州赤鼻磯誤以為周郎赤壁,同理,《莊子祠堂記》也不能作為莊子故里在蒙城的依據(jù)。據(jù)《元和郡縣圖志》,西漢時現(xiàn)在的蒙城是沛郡的山??h,“蒙城”得名于唐代天寶年間。遲至隋代,安徽蒙城與莊周“為蒙漆園吏”之“蒙”根本挨不上邊。又,在《水經(jīng)注·濟水》記載的“濮水又東徑濮陽縣故城南”、“濮水又東徑濟陰離狐縣故城南”、“濮水自濮陽南入巨野”面前,沙水“兼稱”之“濮”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從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看,莊周不是蒙城人?!妒酚洝だ献禹n非列傳》中說:“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薄妒酚洝ぴ酵蹙溘`世家》記載:“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壯,而朱公中男殺人,囚於楚。……朱公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故所善莊生。曰:‘至則進千金于莊生所,聽其所為,慎無與爭事。’長男……至楚,莊生家負郭,披藜藋到門,居甚貧。然長男發(fā)書進千金,如其父言。莊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問所以然。’”按《史記》的記載,莊生與范蠡是同時代人,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卒于公元前448年,而莊周生于公元前286年,卒于369年,即范蠡死了一百多年后,莊周才出生,而這時的莊生也當然已死,所以莊生和莊周根本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更不可能是同一個人。對此,《史記·三家注》中兩家提出了質(zhì)疑:“《索隱》:據(jù)其時代,非莊周也。然驗其行事,非子休而誰能信任于楚王乎?《正義》:年表云周元王四年越滅吳,范蠡遂去齊,歸定陶,后遺莊生金。莊周與魏惠王、(周元王)齊宣王同時,從周元王四年至齊宣王元年一百三十年,此莊生非莊子?!彼未露ㄗ摹睹t氏族言行類稿》說:“莊姓,楚莊王之后,以謚為姓。楚有大儒莊生,六國時為蒙漆園吏;莊周,著書,號莊子;齊有莊賈,周有莊辛?!彼亚f周與莊生分別記述,也說明他認為他們并非是同一個人,但章定并沒有說明莊周是哪個國家的人,可能是章定也弄不清楚這個問題,因為漢代的司馬遷都不知道,他也只有囫圇著說。現(xiàn)在安徽蒙城說莊周為楚人,可能是他們誤把莊生當做了莊周,又可能莊生任過蒙漆園吏,而莊周壓根就沒有任過漆園吏,是司馬遷把莊生與莊周的事跡混淆了。

        從《蒙城縣志》看,莊子非蒙城人。從1994年版《蒙城縣志》的記載看,莊子不出生在蒙城?!睹沙强h志·大事記》:“唐(618-907):天寶元年(742年)始稱蒙城縣,屬亳州?!薄睹沙强h志·人物》(1994年版):“莊周(約公元前369-286年),字子休,世稱莊子。‘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漆園吏’。(司馬遷《史記》)任吏不久,即隱居。莊周家貧……(莊子祠)明天順年間,沒于水。萬歷九年(1581年)知縣吳一鸞捐俸買地在東關(guān)重建。崇禎5年(1632年),知縣李時芳重建逍遙堂。清末,歷遭兵劫,祠漸頹毀。”1989年10月,蒙城主辦召開了全國首屆莊子學術(shù)研討會,5年之后的1994年,《蒙城縣志》出版,而在這一縣志中并沒有明確說出莊子是蒙城人。民國四年汪篪修、黃與綬等纂的《重修蒙城縣志·藝文志》:“莊子二十卷,蒙人莊周著?!词酚?,莊子蒙人也,嘗為蒙漆園吏。注地理志,蒙縣屬梁國,《索隱》曰劉向別錄宋之蒙人也,《正義》曰為漆園吏。即(長)江南通志,以今潁州所屬之蒙為之,考唐書地理志,亳州蒙城縣本山桑,唐天寶元年更名,與梁國之蒙實無輿也。”其一它說的是“蒙人莊周”而非“邑人莊周”,其二它的引述比較客觀,即承認“蒙城縣本山桑,唐天寶元年更名,與梁國之蒙”不相干。

        從古今專家的考證看,莊子不是蒙城人。因為早在清代,乾隆《江南通志》卷200所載的《蒙城非莊周故里辨》就有過定論:“蒙邑,前漢《地理志》屬梁國,今歸德府地。而江南之蒙城在漢為山桑縣,屬沛郡,至五代時始置蒙城。《史記》以莊周為蒙人,應在梁國,而非五代所置之蒙城矣?!卑不帐∩鐣茖W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安徽史學》雜志總編朱玉龍研究員在《安徽大學學報》上發(fā)表《莊子蒙城人說質(zhì)疑》的文章,指出:“近年一些學者提出莊子應為安徽蒙城縣人,提出的論據(jù)大抵有十二條。本文對其十二條論據(jù)逐條考察,認為沒有一條能站得住腳?!睆拇?,莊子研究在安徽省即落入低潮。華東師范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葉蓓卿博士在他的《莊子故里考辨》一文中,重點批駁了“莊子故里安徽蒙城說”。陜西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生良教授撰文指出:“近年來頗為盛行的‘安徽蒙城’說,乃集學術(shù)史上因異代異地同名據(jù)后為說、蒙前假冒、歪曲誤解、斷章取義乃至‘指鹿為馬’等錯誤之大成,根本不能成立?!比A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方勇也強調(diào):“蒙城縣為莊子故里之蒙,實在屬于無稽之談”、“安徽蒙城縣為莊子故里之蒙,無疑是大錯特錯的”。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莊子現(xiàn)代版》作者流沙河等皆斷言“莊子故里不在蒙城”。蒙城空有一個莊周鄉(xiāng),而沒有莊姓人,甚至連為避漢明帝劉莊之諱,改莊為“嚴”的“嚴”姓也沒有。通常情況下,莊子故里應當有莊姓族人。

        二、河南省商丘說

        商丘說的主要依據(jù)集中在“宋”和“蒙”上。春秋時左丘明《國語·楚語》云:“宋有蕭、蒙?!睎|漢高誘注《淮南子·修務訓》時說:“莊子,名周,宋蒙縣人。”他還在《呂氏春秋·必己》注中說“莊子,名周,宋之蒙人。”《漢書·藝文志》在“莊子”條下班固自注:“名周,宋人?!睆埡狻恩求t賦》:“吾宋人也,姓莊名周?!彼螛肥贰短藉居钣洝?“蒙澤在縣(宋城縣)北三十五里?!蓬A注曰:蒙澤,宋地蒙縣也?!薄妒酚洝と易ⅰ?“《集解》:地理志蒙縣屬梁國?!端麟[》:地理志蒙縣屬梁國。劉向《別錄》云:宋之蒙人也。《正義》:郭緣生《述征記》云:蒙縣,莊周之本邑也?!?戰(zhàn)國時的宋國在漢時屬梁國,故“宋”和“梁”是一國或一地不同時期的不同稱呼,二者實際是一個地方),又有閻若璩認為“蒙漆園吏”當為“宋漆園吏”之字偽。宋國為殷商后裔,商丘曾是宋國之都。所以商丘說:“宋”和“蒙”都在商丘,漢代以來就有人認為莊子是宋之蒙人,無論怎么講莊子都是商丘人。對此,河南省歷史學會會長、河南大學教授朱紹侯先生和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高敏教授在兩次莊子研討會上的發(fā)言中都給予了否定。這在我主編的《“南華真人”在南華》一書中有詳細記載??滴跛氖哪甑摹渡糖鹂h志》把莊子列入“仙釋”條下?!跋舍尅?,猶言仙佛也,就是“道教與佛教”,等于沒有說他是哪里人,更無具體村落的記載。該志在“古跡”條下說“小蒙城,在城南二十五里,中有漆園,莊周嘗吏于此為園吏,亦名漆丘?!庇州d“莊子祠:在小蒙城南,祀周漆園吏莊周,今廢,宋蘇軾有記?!边€在《官師志·睢陽令》下作了“王兢,官至秘書丞”的記載。而這些與蒙城的蘇軾《莊子祠堂記》“縣令秘書丞王兢始作祠堂,求文以為記”,又何其相似乃而!乾隆十九年陳錫輅、查岐昌《歸德府志·人物略》,雖然把莊子列入了“鄉(xiāng)賢”下老子之后,但又說“謹按漢書地理志,蒙縣屬梁國,又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漆園故城在曹州冤句縣,竊疑周非宋人”,是因為說“今府南二十里有小蒙城,舊志云即莊周本邑”,才“姑聽之”??梢娋幷卟⒉恢С智f子是歸德府(即商丘)人,因為他連莊子的宋人身份都是懷疑的,而宋國故城即位于商丘市睢陽區(qū)歸德府城西南隅,是周初封微子于宋國都城的遺址。這也就是說,在清代以前,商丘并沒有認定莊子是商丘人,他只是在商丘一帶活動過?,F(xiàn)在,商丘有“梁園”遺跡,但無“漆園”和“莊子祠”遺跡等。

        三、河南省民權(quán)說

        “民權(quán)說”的主要史料依據(jù)是南宋羅泌的《路史》、元代劉應李的《大元混一方輿勝覽》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等。《路史》說:“蒙即考城,為莊子生處,莊子故里必有所據(jù)。”《國名記》:“‘蒙’下注:六國,楚為蒙縣。蒙,澤也。生莊子,為漆園吏,今宋之考城。”《方輿勝覽》有“考城東名蒙澤,乃莊周之故里也”之說?!端?jīng)注》也說:“莊子生于蒙,亦考城人?!泵駲?quán)縣建縣很晚,民國十七年(1928年),馮玉祥將軍執(zhí)政河南期間,析睢縣北七里、杞縣北五社取三民主義之“民權(quán)”置民權(quán)縣。1945年蘭封、考城合并為蘭考縣。1956年7月,又將原考城的順河、老顏集、北關(guān)、褚廟等鄉(xiāng)劃歸民權(quán)縣,“民權(quán)說”亦可稱之為“考城說”。1995年的《民權(quán)縣志·大事記》說:“周:烈王七年(前369),莊周生于蒙(今民權(quán)縣順河鄉(xiāng)清涼寺村內(nèi)有莊子胡同、莊子井,村南有莊周墓)?!睹駲?quán)縣志·人物》傳略:莊周(約前369-286),即莊子,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其故里在今順河鄉(xiāng)清涼寺。”從此可以看出,民權(quán)縣的實證是今民權(quán)縣順河鄉(xiāng)青蓮寺村的“莊子胡同”、“莊子井”,距青蓮寺村南5公里的老顏集鄉(xiāng)唐莊村東的莊子墓(墓前石碑上刻有“莊周之墓——清乾隆五十四年冬日立”的字樣)。民權(quán)縣楊惠民先生在《文哲大師——莊子》一文中說:“據(jù)歷史資料記載,莊子是‘宋國蒙人’。當時莊子所住的地方屬于蒙地。青蓮寺系佛教圣地,系前唐所建,傳說為優(yōu)婆舌吐青蓮之處,后村以寺而易名為青蓮寺,傳為莊子故里?!蔽覀冎溃澜淌侵袊辽灵L的宗教,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而佛教是外傳的宗教。道教與佛教的沖突,歷漢、魏、晉、南北朝迄于隋唐一直未衰。從南北朝至五代,就先后發(fā)生過四次較大規(guī)模的滅佛運動,佛教稱之為“三武一宗法難”?,F(xiàn)在,說道教尊崇的《南華經(jīng)》的作者莊子的故里在佛教圣地,有滑稽之嫌。實際上,“傳為莊子故里”的“傳”字本身也已經(jīng)說明了問題。再說,《路史》的參考資料多來自緯書和道書,神話色彩強烈,多有怪誕不經(jīng)之事,向來不為史學家采用?!端膸烊珪偰刻嵋氛f它:“皇古之事,本為茫昧。泌多采緯書,已不足據(jù)”,又稱它“皆道家依托之言”,“殊不免龐雜之譏”?!掇o源》對《路史》評價說:“依據(jù)緯書即道書,多不經(jīng)之談,喜出新意,好用僻詞古語?!比绱?,引《路史》為據(jù)就不免打了些折扣。清康熙三十七年陳德敏編纂的《考城縣志·人物·名賢》把莊周列為“流寓”之首,曰:“莊周,戰(zhàn)國蒙人,嘗為蒙漆園吏……”?!傲髟ⅰ?,《辭源》釋義為“寄居他鄉(xiāng)”,《辭?!窞椤凹木釉诋愢l(xiāng)”。地方志中設《流寓》卷,記述寄居在本地的名士。清代康熙時的《考城縣志》,尚無“莊周故里”之說,即那時考城并沒有把莊子看作是考城人,他只是在考城寄居過。民國十七年和民國三十七年的《考城縣志·人物》“列傳十·釋老”莊周均排在第一位,“釋老”是釋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稱,亦指佛教和道教,這等于沒有明確莊子是哪里人。盡管民國《考城縣志》中也有“考城在古……尤為莊周所生地”、“蒙在縣東北。按《路史》(《路史》原文:今宋之考城,古蒙城,東魏為蒙郡),以蒙即考城。為莊周生處”和“莊子故里在順流方”的記載,但這與清代縣志的記載是不一致的、顯為后來新增,或為羅泌誤記。再說,整個民權(quán)縣也沒有一個莊姓人。稱莊子故里卻沒有一個莊姓人,是違背常理的。許多教科書上說莊子為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人,但都沒有指出比較確切的地址,而民權(quán)縣是在商丘偏西北方向的。

        四、山東省東明說

        1.《史記》說莊子是蒙人,嘗為蒙漆園吏,東明有漆園遺址,屬蒙地。①關(guān)于漆園。史載:東明屬兗、豫二州之域?!渡袝び碡暋?“兗州、豫州貢漆。”可知古代的菏澤地區(qū)包括東明,確實是產(chǎn)漆的地方,產(chǎn)漆就可能有漆園。明代的東明歸大名府管轄,明正德《大名府志》記載得明白:“漆園城在舊縣(指東明舊縣城—筆者注)東北二十里,今名漆園村,有莊周廟,以其嘗吏于此也?!睎|明現(xiàn)已出土的明、清、民國16通碑刻及明代史籍中也多有東明為古“漆園”的字樣,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知縣常澄修《東明縣志》(未刻)的序中也說:“……劉心田先生夙擅三長,著聲珥筆,頃頤神,漆園世味淡如也……”。萬歷四十年(1612)知縣李遇知修《東明縣志》序也說“且漆園、畿輔、戶牖,冠裳玉帛甲于宇內(nèi),而究令世代實錄湮滅弗彰……”,李遇知在《裴子巖創(chuàng)建明陽寺記》中說的更加明白“萬歷辛亥歲夏,余奉來牧東明,夫明邑,在周時為漆園,即莊周為吏處,漢初為陽武縣戶牖鄉(xiāng)”。成化壬辰科進士劉輔在《興智寺記》的開頭,便說“漆園之興智寺,在縣志離方三十里許……”。這種記載是其他任何稱莊子故里的地方全都沒有的?!兑唤y(tǒng)志》稱莊子墓在今東明縣東北之漆園城?!短藉居钣洝贰ⅰ锻ǖ洹ぶ菘ぁ肪涊d“漆園城在故冤句北”,清代《曹州志》、《曹州府志》也作了相似的記載,都反映了東明有漆園的史實。②關(guān)于蒙地?!懊伞焙汀捌釄@”是分不開的,即蒙地有漆園,漆園所在地屬蒙管轄。唐《括地志》記載:“漆園故城在曹州冤句縣北十七里(《曹州府志》記為七十里——筆者注)。莊周為漆園吏,即此?!睋?jù)考證,冤句故城在今曹縣西北、東明縣東南、菏澤市西南三地交界處,亦即此處向北七十里仍屬蒙地。菏澤學院杜長印先生考證:“《濮州志》和《續(xù)山東考古錄》的記載,與《漢書·地理志》、司馬貞《史記·索引》、裴骃《史記·集解》‘蒙’詞條相吻合。先秦至清末,南起蒙澤(商丘)、北至殷(今河南安陽),包括曹、濮之間黃河流域、濮水流域的廣大區(qū)域,統(tǒng)稱為北亳、北蒙”。那么“漆園”在何處呢?1995年出席《全國莊子研討會》的專家考證,漆園遺址就在東明縣陸圈鎮(zhèn)的裕州屯村,那里現(xiàn)存有“莊子為吏處”石碑,明代《濮州志》,清代《讀史方輿紀要》、《山東通志》亦均有此類記載。所謂“蒙漆園”,有漆園的地方當然是蒙地,所以說東明屬于蒙是有確證的。

        2.《莊子》中說莊子曾“貸粟于監(jiān)河侯”,這個“河”就是黃河,是古代的專指,《漢書·溝洫志》“中國川源以百數(shù),莫著于四瀆,而河為宗”,指的就是黃河。清人王念孫在《讀書雜志·漢書第二》中考證:“西漢以前,無謂河為黃河者。”黃河就在東明附近,這和《漢書·王莽傳》、清初閻若璩《四書釋地續(xù)》、清胡渭《禹貢錐指》、岑仲勉《黃河變遷史》及水利部《黃河水利史述要》中的“黃河在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進入濮陽境內(nèi)”的記載均相一致,且直到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以前黃河都屬“北流”,完全符合《莊子》一書的記述。

        3.《莊子》中說“莊子釣于濮水”,濮水就從東明地界流過?!掇o源》:濮水,又名濮河、濮渠、普河,為古黃河濟水分流?!对姟ばl(wèi)風》所云:“‘桑間濮上’,《左傳》哀公二七年齊師救鄭及濮,莊周垂釣于濮,均指此?!卞谀睦?《漢書·地理志》:“濮水自濮陽南入巨野?!薄端?jīng)注》:“濮水上乘濟水于封丘縣”、“濮水又東逕濟陰離狐縣故城南?!彪x狐縣又在何處?《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離狐縣,西漢置,屬東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陽縣東南?!对椭尽肪硎徊苤菽先A縣:‘舊傳初置縣在濮水南,嘗為神狐所穿穴,遂移城濮水北,故曰離狐?!薄吨袊糯孛笤~典》:“離狐縣,漢置,舊傳初置縣在濮水南,嘗為神狐所穿穴,遂移城濮水北,故曰離狐,……唐改曰南華,故城在今河北東明縣(東明縣1928年至1948年歸河北省管轄——筆者注)東南?!蹦纤瓮鯌搿对姷乩砜肌?“孔氏曰:《譜》云‘東及兗州,桑土之野’,今濮水之上,地有桑間。濮陽在濮水之北,……注:桑間在濮陽南?!犊たh志》:濮水在曹州南華縣南五里?!碧啤独ǖ刂尽?“濮水,在曹州離狐縣界。”《新唐書·地理志》:“南華,本離狐,天寶元年更名?!薄对涂たh圖志》:南華縣“故曰離狐?!薄稓v代郡縣地名考》:東明,“今縣,漢離狐縣,唐南華縣?!笨梢娔先A縣即今東明縣。北宋《輿地廣記》,明代《一統(tǒng)志》、《開州志》、《長垣縣志》,清代《山東通志》、《曹州府志》、《東明縣志》等地方志中都有此類記載,東明就是濮水流經(jīng)之地,這還有眾多碑刻和文獻資料和現(xiàn)存的地名如濮陽、臨濮、濮州等作支撐。

        4.《莊子》又稱《南華經(jīng)》,東明有南華系列。自從唐玄宗詔奉莊周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為《南華真經(jīng)》,同時詔改當時的離狐縣為“南華縣”開始,到1949年南華縣被撤銷,南華縣名在菏澤斷斷續(xù)續(xù)長達1200余年之久?!杜f唐書·地理志》:曹州有“南華縣,即漢代之離狐縣,累代不改,天寶元年改為南華”?!缎绿茣さ乩碇尽芬嘣?“南華本離狐,天寶元年更名?!泵鳌渡綎|通志》卷二十二:“曹有南華山,世傳為莊子棲隱之地?!本砣?“(莊周)隱于曹州之南華山,因名其經(jīng)曰《南華》?!薄稄V輿記》、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和清代宣穎撰《南華經(jīng)解》等也有此類記載。明代進士盧學禮在《南關(guān)石橋記》中說:“大東明古陳留郡之戶牖鄉(xiāng)也,漢為東昏,新室為東明。嗣是皆緣,河決沖沒,茲邑東則南華,北則冤句,西南則外黃,歷晉魏隋唐五季一地而異名?!彼Q東明的東部曾是南華地,這與眾多史料相吻合。據(jù)菏澤市李村鎮(zhèn)李莊集村北出土的《臨清法師義玄修寺紀念碑》記載,由此往東南十余里即為南華山。據(jù)明萬歷《兗州府志》、清《讀史方輿紀要》、《曹州志》、《曹州府志》、《曹州府菏澤縣鄉(xiāng)土志》記載,南華故城在曹州西北40里李二莊,李二莊即今菏澤市西北李莊集,距東明縣菜園集的莊寨村15里左右。杜長印先生考證說,南華山遺址就壓在現(xiàn)東明縣菜園集鄉(xiāng)莊寨村北的黃河大堤之下。雖然陳攖寧先生對曹州南華山的存在提出過懷疑,但他也沒有根據(jù)去否定曹州確實存在過南華山,只可稱為是一家之言。與此同時,許多專家卻認為,“南華山”、“南華真人”、“南華真經(jīng)”、“南華縣”、“南華觀”這個“南華系列”是東明獨有的,唐玄宗對莊子其書、其人、其家的詔封、詔改,應當是確認東明縣為莊子故里的極其有說服力的證據(jù)。

        5.東明縣有莊周墓及南、北莊子觀遺址和莊子的嫡系后裔,有《莊氏族譜》,東明有關(guān)莊子的傳說已進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清代康熙、乾隆、宣統(tǒng)年間的《東明縣志》和民國《東明縣新志》均有“莊周墓,在縣東北十里漆園城內(nèi),墓前有廟”的記載,大名府志(咸豐四年,即1854年)也說:“莊周墓,在東明縣東北十里漆園城,墓前有廟?!贝蠹夜J,判斷一個人的籍貫,除了他的本傳是否記載外,再就是了解其墓葬、祠廟及祭祀情況。莊子祠觀、墓葬應是對其故里進行認定的一個重要佐證。東明莊子觀,建于唐貞觀二年(628年),有史料記載的已重修過八次,比建于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的鄄城縣的莊子廟早114年,比蒙城建于元豐元年(1078年)的莊子祠堂早450年,更比民權(quán)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樹起的莊子墓碑早了1161年。莊子的嫡系后裔世代在這里生息繁衍,現(xiàn)在莊周已經(jīng)有了79代孫。按照我國的傳統(tǒng),30年為一世,今年是莊子誕辰2381年,這也是比較吻合的。而且東明的莊寨村得到了3省(山東、河南、黑龍江)7縣29村5400余莊姓族人的承認。2011年9月,世界莊嚴宗親總會的會長、名譽會長、秘書長、副會長等近40人,高調(diào)出席東明縣第三屆全國弘揚莊子文化座談會并捐款,到東明縣來拜謁先人,尋根祭祖。他們說,尋尋覓覓多少年,唯有東明是莊氏之根可信。世界莊嚴宗親總會的認祖歸宗,使莊氏宗親增加了180余萬人,這對莊子故里在東明的觀點是一個非常有力的支持和加強。因為沒有哪個人會隨便找一個什么地方就認祖歸宗的。

        6.對莊周“二月祭生,八月祭逝”的堅持是東明獨有的習俗。莊子的生卒年代許多專家作過考證,經(jīng)過千辛萬苦才大致統(tǒng)一到了馬敘倫的公元前369年—前286年,莊子的生卒月日更無史冊記載,但東明縣菜園集鄉(xiāng)莊寨村的莊氏族人世代相傳:莊周生于農(nóng)歷二月九日,卒于農(nóng)歷八月二十四日(《唐會要》卷七十“曹州”:“離狐縣,天寶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為南華縣。”目前還不清楚兩者有無聯(lián)系)。這也是莊子南華觀建成以來歷代官民春、秋祭奠莊周的日子。一個家族口耳相傳、并且“五年小祭,十年大祭”的信息應當是可靠的,因為這個家族不可能集體失去記憶,忘記自己祖先的生辰忌日。應當說,這是東明縣莊氏族人對莊子研究做出的一個重要貢獻。

        認真考究,“籍貫”、“故里”和“出生地”的概念是有區(qū)別的,很多情況下,一個人的籍貫、故里跟出生地并不是一回事,籍貫、故里不一定是唯一的,而出生地是唯一的、不可變的,如在飛機、輪船、火車上等都有可能出生,所以不能僅僅將“出生地”等同于故里。春秋戰(zhàn)國以降,此類現(xiàn)象并不鮮見,如陶淵明祖籍從鄱陽遷潯陽,故里是江西宜豐。因此,一個人長期居住生活過的地方即可稱為故里。莊子一生的大部分時間為吏、隱居、著述、授徒、死葬,以及子孫繁衍之地均在東明,且時間很長、影響很大,又有碑刻、遺址、古籍、子孫、族譜等為確證,莊子故里在東明應更接近歷史真實。

        但從清代和民國的《東明縣志》和東明所存的《莊氏族譜》看,莊周的祖籍、他的出生地并不在東明。一是《東明縣志》稱莊子不是東明的原住民。目前能夠見到的最早的《東明縣志》是清康熙十一年版,它是把莊子列入僑寓卷去介紹的,即東明說莊子是僑住在東明的。志曰:“……遂隱于曹州南華山,因名其經(jīng)曰南華經(jīng)。唐天寶元年賜號南華真人?!币院蟮臇|明縣志,無論乾隆版或是宣統(tǒng)版《東明縣志》也都作了如是的記載。民國版《東明縣新志》更說莊周為“楚之蒙城人”,即編者任傳藻(時任東明縣長)贊成“莊周為楚人”的觀點。1992年《東明縣志》說“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河南商丘東北)人”,均未提及莊周是東明人。我想,這也是東明人一貫實事求是的一個證明。二是1950年的《莊氏族譜》說莊子是“北游漆園”?!肚f氏族譜·序》指出“楚王聞其閑,聘為國相,子休公辭而不就,北游漆園,漆園任為吏,而漆民至今頌其德……”。前面已經(jīng)論及,專家們認為古“漆園”就在今天東明縣城東的陸圈鎮(zhèn)的裕州屯村,既然是“北游漆園”,其家肯定是在南邊。這個“北游漆園”與《曹縣志·人物志》(2000年版)記載的“莊子晚年,北游南華”相吻合。三是1985年的《東明縣地名志》也未說莊子是東明人。這部《東明縣地名志》在“莊寨”下說“據(jù)《莊氏族譜》記載,我國著名思想家莊周的58世孫莊全曾住此,村名莊寨。據(jù)考證:該村北原有莊廟,莊廟后有莊子墓,廟中佛龕橫批:‘漆園舊澤’。對聯(lián):‘生于蒙城地,逍遙漆園村’。概括了莊周一生的主要經(jīng)歷?!碑斎唬恕懊沙恰笨隙ǚ墙癜不罩沙?。

        雖然莊子有可能并不出生在東明,或者說支持莊子出生在東明的文獻目前還不夠充分,但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以及子孫繁衍之地均在東明,做官在東明的古漆園(也有觀點稱“漆園”因東明的古漆水而得名),退隱、著述、授徒、終老在東明的南華山,墓葬在今東明縣菜園集鄉(xiāng)的莊寨村,所以并不影響莊周故里在東明的判斷。

        五、山東省曹縣說

        在整理出版《“南華真人”在南華》一書的過程中,筆者參閱了大量的古代典籍、方志和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資料,認為司馬遷說莊子為蒙人,符合這個條件、證據(jù)最多的是山東曹縣,雖然東明也占有“蒙”字。

        一是《曹縣志》把莊周當作曹縣人記載。清乾隆五十四年、光緒十年《曹縣志·人物志》“歷代名賢”條:“莊周字子休,蒙人,嘗為漆園吏?!痹撝揪碇南隆皻v代游寓”和“仙釋”條中均沒有莊周之名。因此可以說,至少在清代,曹縣是把莊周當作本籍人看待的。而《曹縣志·大事記》(2000年版)明確地把“莊周生于宋國蒙邑”作為一件大事給予記錄?!恫芸h地名志》(1999年版)明確地把莊周列入“曹縣籍古近代名人選”,說“莊周故里在今曹縣城東南黃河故道北某村”。而且,《曹縣志·人物志》(2000年版)還記載:“莊周(前369-前286)字子休,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今曹縣南)人,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f子晚年,離開家鄉(xiāng),北游南華(今菏澤、東明間),釣于濮水(今鄄城),授徒講道。”這也是其它縣的縣志中所沒有記述的。

        二是曹縣與“宋”、“蒙”、“梁國”皆有關(guān)系。《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碧拼抉R貞《史記·索隱》引班固《漢書·地理志》謂蒙縣在梁國,又引劉向《別錄》謂莊子為“宋之蒙人”?!妒酚洝ぜ狻?“地理志蒙縣屬梁國?!薄墩x》曰:“郭緣生《述征記》云蒙縣,莊周之本邑也。”根據(jù)曹縣的歷史沿革,“宋”、“蒙”和“梁國”都與其有關(guān)聯(lián)。1.清光緒十年《曹縣志》卷之一“沿革”條:“魯周武王:哀公八年,宋人滅之,地入宋”。2.2000年版《曹縣志》“大事記”載:春秋,周莊王十二年(前685年)秋,宋國南宮牛弒閔公于蒙澤,宋國大亂。戰(zhàn)國,周烈王七年(前369年),莊周生于宋國蒙邑。周曾為漆園吏,著書十余萬言。秦,秦王政二十七年(前220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今曹縣地“南為碭郡蒙縣境”。西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今曹縣,“中為薄縣地”;“西北屬濟陰郡冤句縣;南屬梁國蒙縣、己氏縣?!比龂?,廢薄縣入蒙縣。舊薄縣稱為大蒙城,蒙縣稱為小蒙城。隋“開皇十八年(598)改為蒙縣?!碧莆涞滤哪?621)復置蒙澤縣。3.2000年版《曹縣志》的記載在《菏澤地區(qū)志》“曹縣”條中可以得到印證:“商,亳為商朝第一個國都,亦即后世的薄縣故址,在今曹縣城南。西周,今境北部為曹國境,南部為宋國境,西南有衛(wèi)國貫邑。公元前487年宋滅曹,其地入宋。戰(zhàn)國初期,今境全部屬宋。公元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齊、魏、楚滅宋,今境北部屬齊,西與西南部屬魏。秦,今境東南部已氏邑,南部有蒙縣,屬碭郡;西北、東北部分屬東郡的宛朐(即后世的冤句、宛句,宛亭)。西漢,西北與北部分別屬濟陰郡的冤句、定陶;東北、東、南部,分別屬山陽郡的成武、單父、薄縣;東南部屬梁國的己氏縣。東漢,今境所屬縣全同西漢,唯郡區(qū)劃分較西漢略有變化,成武、單父、己氏三縣均改屬濟陰郡,薄縣改屬梁國。三國,除南部改屬梁國蒙縣外,其他全同東漢。”即從春秋(前685)到三國,這900多年中曹縣沒有離開過“宋”、“蒙”。這與《史記》中的記載十分吻合。劉向《別錄》說莊子“宋之蒙人”,《史記·索引》說:《地理志》蒙縣屬梁國。這里的“宋”與“梁國”實指一處,“宋”即春秋戰(zhàn)國時的宋國,“梁國”則是指西漢建立后的地理概念。即“宋”或“梁”是一國或一地的不同稱呼,故唐代學者同漢代學者一樣,承認莊子為宋人。“宋”、“蒙”和“梁國”可以稱作是三個名稱一個地區(qū),這個地區(qū)就是曹縣周邊。

        三是蒙縣、蒙澤、蒙邑皆在曹縣。司馬遷是西漢人,他說莊子是蒙人,蒙的地理位置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詳細考證,但可以確信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唯中原的宋國有蒙邑,所以才稱莊子為“宋之蒙人”。這也是劉向、班固、張衡、高誘等漢代學者的共識,而“蒙”在宋國何地,他們沒說。東晉郭緣生《述征記》說:西漢梁國蒙縣,“即莊周之本邑?!逼浜?,裴松之、酈道元、張守節(jié)、司馬貞等,皆從郭說?,F(xiàn)代歷史學家錢穆《莊老通辨》:“莊周是宋之蒙縣人,這是一小地名,在今河南省商丘附近,向北四十里處便是了。”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蒙為宋地,莊子為宋人”,又說:“莊子,姓莊,名周,宋國蒙(今山東曹縣,一說河南商丘)人”。秦漢史研究專家安作璋,也認為莊子生于曹縣。那么宋的地域有多大呢?宋國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都城睢陽(今河南商丘有睢陽區(qū))。據(jù)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宋之疆域涉及菏澤市今曹縣、定陶、成武、單縣、巨野、牡丹區(qū)等縣區(qū)。山東省情網(wǎng)《莊子在山東的行歷》:“戰(zhàn)國時的宋地,西漢時為梁國,是異姓王彭越的封地,都城在今定陶,西北至今東明、濮陽。不久西漢又改為同姓王諸侯封國,其都城移至睢陽?!薄敖穸ㄌ?,西北至今東明、濮陽”這個區(qū)域自然就包括了如今的曹縣。唐代《括地志》“曹州·濟陰縣”下云:“故貫城即古貫國,今名蒙澤城,在曹州濟陰縣南五十六里也。在今商丘縣西北。”濟陰縣即今山東定陶縣西10公里的力本屯鄉(xiāng)五里長寨一帶,從這里向南五十六里,即至今曹縣西的邵莊村,此地又在商丘縣西北,應是蒙澤所在地。這恰如《春秋大事表》所云:“貫城在曹縣西十里,是其地也。宋城之蒙澤,春秋之蒙澤也。大蒙城在宋城北四十一里?!鼻宄躅欁嬗怼蹲x史方輿紀要》:“漢置蒙縣,屬梁國?!蓖砬逍炖^孺《曹南文獻錄》:“‘貫’與‘亳’皆在蒙縣西北,疑縣為大蒙城,而小蒙城即貫城,不然,以古蒙邑,漢蒙縣,不應反得小蒙之名。貫城近蒙,因名小蒙。隋初,貫城名蒙澤,疑貫本有蒙稱,滄州葉氏《考古錄》辨之極確。按《寰宇記·濟陰縣》云:‘貫城,即古貫國也,今名蒙澤城。’”徐繼孺的結(jié)論是:“小蒙、大蒙俱隸曹縣,莊子當為曹縣人矣。”

        四是蒙在曹縣的參照系很多。前文已經(jīng)提到蒙縣、蒙澤、蒙邑、蒙澤城、大蒙城、小蒙城皆與曹縣有關(guān)聯(lián),現(xiàn)在看蒙在曹縣的參照系也很多?!端?jīng)注疏》(酈道元撰,民國楊守敬纂疏、熊會貞疏):“杜預曰:梁國蒙縣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湯冢,其西有箕子冢(會貞按:《釋例》宋地內(nèi)文,作西北有毫城。莊十二年《注》同?!独m(xù)漢志》薄縣《注》引杜亦同,此脫西字,衍伐字。又《續(xù)漢志》注其西有微子冢,當是。”又說“《環(huán)宇記》云,箕子冢在宋城縣北四十一里二十步,古蒙城內(nèi)。又引晉伏滔《北征記》,望亳、蒙間,成湯、伊尹、箕子之冢,皆為邱墟。”這是說成湯、箕子、微子冢都是梁國蒙縣的參照系。1.湯陵在曹縣。商湯是商朝的建立者。據(jù)明于慎行《兗州府志》:“湯陵,在縣(曹縣)南十八里土山之顛,陵前有廟,中祀成湯。”乾隆五十四年、光緒十年《曹縣志》皆曰:“湯王陵,在縣南二十里。舊志以為即亳城?!薄肚逡唤y(tǒng)志》:“古之言湯陵者凡三,皇覽謂在濟陰亳縣,括地志謂在薄城,又云在洛州偃師縣?!薄百瘛币嘣槐?,實際是在一個地方。據(jù)考,湯王陵即坐落在今曹縣城南10公里的土山集村西,陵前現(xiàn)存有明、清兩代的“重修湯陵碑”?!恫芸h志·藝文志》有清代宋基業(yè)《重修湯陵祠碑》、孫星衍《湯陵考》存世。2.微子冢在曹縣。徐繼孺《曹南文獻錄·古跡考》:“微子冢在曹縣?!恫苤尽肥лd。又《寰宇記》:‘宋城縣西南十二里有微子墓。又沛縣微山上有微子冢?!帧端?jīng)注》:‘東平壽張縣西北三十里有故微鄉(xiāng),杜預曰:有微子冢?!俏⒆于S兴?,然以近湯陵者為是?!?.箕子冢在曹縣?!端?jīng)注》引杜預曰:“薄城中有湯冢,其西有箕子冢?!薄跺居钣洝?“箕子冢在宋城縣北四十一里二十步古蒙城內(nèi)?!薄恫苣衔墨I錄》:“箕子冢在曹縣西南二十里盤庚里,湯陵之西?!币嗉闯蓽?、箕子冢和微子冢皆在曹縣地,故曹縣屬蒙地,或蒙在曹縣。

        此外,“亳城”也是蒙縣的參照系。杜預說:“蒙縣西北有亳城?!鼻孱欁嬗怼蹲x史方輿紀要·歸德府》:“亳城在府西北?!毙炖^孺《曹南文獻錄·古跡考》:“亳,在曹縣”,“亳有三,故《商書》曰‘三亳阪尹’……西亳,在河南偃師縣?!腺?,在河南考城縣?!辟窦淳百?,因其地有景山,故名。又稱蒙亳,即漢薄縣。薄縣故城在今曹縣南二十五里,其北五里即湯陵也?!睏钍鼐?、熊會貞《水經(jīng)·汳水注》曰:“汳水又東逕貰城南,俗謂之薄城,非也。闞骃《十三州志》以為貫城也,在蒙縣西北?!笔鼐窗?《括地志》,故貫城今名蒙澤城,在濟陰縣南五十六里。”段長基《歷代疆域表》:“今歸德府東北四十里即莊周故里?!笔Y廷錫《尚書地理今釋》:“今河南歸德商丘縣北四十里有大蒙城。”古代的1里等于今天的0.4158公里,40里約17公里,曹縣與商丘的分界是今天的太行堤,太行堤以南到商丘不到17公里,因此這個“歸德府東北”、“歸德商丘縣北”的“四十里”應屬曹縣地界。因此,莊周的出生地應在曹縣東南境的某村。

        但令人疑惑的是,歷年國家教委審定的教科書,皆認定莊子是商丘東北人。以商丘來標注,可能是因為商丘比較古老、在歷史上太出名的緣故,而今天的曹縣與商丘相比建縣較晚相對較弱,如果說“莊子是曹縣東南人”也是可以的。然而,明于慎行的《兗州府志》(明萬歷二十四年刻本)卻把莊子列入了“流寓”條下,說“莊周,戰(zhàn)國蒙人,少嘗為漆園吏……遂隱于曹州南華山,因名其經(jīng)曰南華經(jīng)。唐天寶元年賜號南華真人?!倍蹇滴跏?1674)佟企圣的《曹州志》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劉藻的《曹州府志》均把莊子列入“隱逸”條下,說“莊周,字子休,睢陽蒙人?!K身不仕,隱于曹之南華。著書數(shù)萬言,后人稱為《南華真經(jīng)》。……唐貞觀二年,建祠州北,名南華觀。”“隱逸”是什么意思呢?《辭?!返慕忉屖恰半[居的人”,《辭源》釋為“隱居,遠遁”。即《曹州志》和《曹州府志》都沒有明說莊子的具體籍貫在哪里。

        故,雖然莊子的出生地在曹縣的史料文獻多一些,但仍然有不少地方無據(jù)可證,甚至是證與愿違的也不少,故本文仍然不敢下結(jié)論,期待更早的文獻與先秦史料的發(fā)現(xiàn)予以支持,并企盼著歷史文物的進一步發(fā)掘去證明。畢竟,莊周的里籍在哪里,不是今天活著的人說了算,而是死了的人而且死得越早的人說了才可信成分大。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葉沄.商丘縣志(清康熙四十四年)[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3]樂史.太平寰宇記[M].王文楚,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

        [4]陳錫輅,查岐昌.歸德府志(清乾隆十九年)[M].欒星,審定.楊子建,莫振麟,點校.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5]東明縣地名辦公室.東明縣地名志[Z].內(nèi)部資料.1985.

        [6]劉應李.大元混一方輿勝覽[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7]辭海[M].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8]辭源[M].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9]考城縣志(民國十三年版)[G]//河南省蘭考縣縣志編輯委員會.蘭考舊志匯編.

        [10]酈道元.水經(jīng)注[M].陳橋驛,注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11]蒙城縣地方志辦公室.蒙城縣志[M].合肥:黃山書社,1994.

        [12]汪篪修,黃與綬.重修蒙城縣志(民國四年)[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13]朱玉龍.莊子蒙城人說質(zhì)疑[J].安徽大學學報,2001,(4).

        [14]劉生良.莊子籍貫故里問題考辨[J].國學研究輯刊,2004,(13).

        [15]葉蓓卿.莊子故里考辨[D].華東師范大學,2005.

        [16]清劉藻.曹州府志[M].濟南:齊魯書社,1988.

        [17]李先芳.濮州志(明萬歷九年)[Z].鄄城縣地方志編撰辦公室2005年再版。

        [18]胡渭.禹貢錐指[M].鄒逸麟,整理.上海:上海古跡出版社,2006.

        [19]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編寫組.黃河水利史述要[M].黃河水利出版社,2003.

        [20]岑仲勉.黃河變遷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4.

        [21]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M].上海:商務印書館,1982.

        [22]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

        [23]韓湘亭.歷代郡縣地名考[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24]開州志(明嘉靖)[M].寧波天一閣藏刻本.上海:古籍書店,1964.

        [25]長垣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明清民國長垣縣志(整理本)[Z].1993.

        [26]馮夢龍.警世通言[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7]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M].上海:上海古跡出版社,1986.

        [28]宣穎.南華經(jīng)解[M].曹礎(chǔ)基,校點.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

        [29]于慎行.兗州府志(明萬歷二十四年)[M].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84.

        [30]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5.

        [31]杜長印.莊周故里新探[J].中國歷史文物,2006,(2).

        [32]東明縣志(康熙十一年、乾隆二十一年、宣統(tǒng)三年)[Z].東明縣地方志辦公室2005年重印本。

        [33]任傳藻.東明縣新志(民國三十三年)[Z].東明縣政協(xié)2002年重印本.

        [34]曹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曹縣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0.

        [35]郭道生.兗州府曹縣志(康熙五十五年)[Z].中國大書房督印。

        [36]陳嗣良.曹縣志(光緒十年)[M].曹縣檔案局、曹縣檔案館1981年重印本.

        [37]蕭若然.“南華真人”在南華[G].濟南:黃河出版社,2009.

        [38]民權(quán)縣地方志辦公室.民權(quán)縣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39]閻召棠.民權(quán)縣志(民國三十二年)[M].陶景云,等,校點.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40]菏澤地區(qū)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菏澤地區(qū)志[M].濟南:齊魯書社,1998.

        [41]徐繼孺.曹南文獻錄[M].馬存軒,點.曹縣政協(xié)文史委員會,1997.

        [42]錢穆.史記地名考[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1.

        [43]王均林.莊子故里辨[J].齊魯學刊,2007,(5).

        [44]蘭考縣縣志編輯委員會.蘭考縣志[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45]考城縣志(康熙年間、民國十三年)[M]//蘭考舊志匯編:下.蘭考縣志總編室1981年版.

        [46]周尚質(zhì).曹州府志(清乾隆二十一年)[M].劉藻,纂.濟南:齊魯書社,1988.

        [47]凌壽柏,葉道源.菏澤縣志[M].清光緒十年刻本.

        [48]佟企圣.曹州志(清康熙十三年)[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49]章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0]謝祥皓,李思樂.莊子序跋論評輯要[G].上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a级福利毛片| 麻豆精品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无套露脸| 国产特黄1区2区3区4区|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黄| 日产一区一区三区区别|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午夜玫瑰园|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日韩a级精品一区二区| 激情第一区仑乱| 欧美色色视频| 北岛玲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人妖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mba|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无码免费| 丰满少妇棚拍无码视频| 久久综合激情的五月天|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5区| 在线国人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 国产真实露脸4p视频| 一区二区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尤物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a级特黄的片子| 91视频爱爱|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久久hd高清| 加勒比一本heyzo高清视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无码啪啪熟妇人妻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性色| 蜜桃久久精品成人无码av|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综合网| 亚洲精品大全中文字幕| 末成年人av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