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應華,桂賢亮,沙 軼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一醫(yī)院麻醉科,江西 九江332000)
由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快,麻醉處理不當常造成嚴重后果,而對顱腦外傷的患者,處理好降低顱內壓與擴容之間的關系又有特殊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一醫(yī)院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對2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顱腦損傷患者進行麻醉處理,取得了一些臨床經驗。報告如下。
2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顱腦損傷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齡18~69歲。致傷原因有車禍﹑摔傷或斗毆。術前明確診斷腦外傷合并內臟損傷12例,其中顱骨凹陷性骨折8例,2例合并有脾破裂,2例合并有腸破裂,內臟損傷有8例,經剖腹探查證實顱內血腫合并肝破裂和腸破裂各1例。本組病例中,有8例患者進入手術室時 SBP<12 kPa,HR>100次·min-1。
1)持續(xù)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暢,盡量置入胃管行胃腸減壓,其中插胃管10例,呼吸頻率低于8次·min-1者,給予輔助呼吸或插管后控制呼吸。2)所有病例術前肌內注射西米替丁300 mg。淺昏迷﹑HR<100次·min-1者肌注魯米那0.1 g,阿托品0.5mg;深昏迷或HR>100次·min-1者僅肌注東莨菪堿0.3 mg。對醉酒發(fā)生譫妄、興奮的患者,禁止使用巴比妥鈉藥,否則有誘發(fā)嚴重中樞抑制的危險,肌內注射維生素 B1 100 mg、煙酰胺(NAA)100 mg、維生素B6 100mg,加速乙醇在體內氧化過程,迅速降低乙醇血濃度。 3)監(jiān)測 SBP、DBP、MAP、HR、SpO2、尿量及血球壓積,并快速監(jiān)測血糖,根據血糖結果輸注液體。SBP<12 kPa,有休克表現者,開放2—3路靜脈以利擴容。
本組20例患者均選擇靜吸復合麻醉,在保留自主呼吸狀態(tài)下行氣管插管(6例躁動患者輔用咪達唑侖鎮(zhèn)靜后進行操作),氣管插管成功后行序貫麻醉誘導,接麻醉機調整好各參數。麻醉維持順式阿曲庫銨,芬太尼,咪達唑侖靶控輸注,間斷吸入異氟醚。術中有5例顱骨瓣打開后血壓下降3.25~6.33 kPa,經加快補液輸血或少量血管活性藥后血壓恢復平穩(wěn)。本組20例中有17例出現的心律失常,其中竇性心動過速8例﹑早搏4例﹑T波改變5例,在合理補液、抗休克治療、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失常后均得以改善,其余麻醉過程平順。
本組病例麻醉過程中無死亡。術畢13例呼吸恢復良好,拔除氣管導管送回病房,4例呼吸恢復欠佳帶管回病房,接呼吸機輔助呼吸,3例氣管切開后送回病房。
患者傷前都有過量飲酒和飽食。酒精本身可引起意識障礙,顱腦外傷后腦功能受損,合并內臟損傷者如有休克或處于休克前期又進一步加重腦功能障礙?;颊呖捎泻粑鼫\慢甚至呼吸道梗阻,故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常規(guī)吸氧,輔助呼吸。飽食和酒精刺激可導致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要特別注意防止反流誤吸,最好術前常規(guī)插管。術前并給予西咪替丁對防止嘔吐、反流、誤吸有一定預防作用[1]。
有休克或處于休克前期者應積極擴容,對于無休克者,由于顱骨骨瓣掀開可引起血壓驟降,也需適當加快補液速度。而顱腦外傷患者為降低顱內壓常須使用脫水和利尿藥,故須正確處理好降低顱內壓與擴容之間的關系。氣管插管后即保持頭高位,適當過度通氣,給地塞米松和脫水、利尿藥,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擴容時以膠體液為主,如血漿代用品、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血液,輔以一定晶體液,如平衡液、10%葡萄糖。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雖然對各種麻醉藥的耐受性都無特異性,但酒精本身的麻醉作用可使巴比妥類、神經安定類、嗎啡類和全身麻醉需要量減少,故須嚴防逾量[2]。對休克者硫噴妥鈉、異丙酚及強效吸入麻醉藥應慎用,確保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羥丁酸鈉可使咽喉及氣管反射減弱,淺麻下可減輕插管對顱內壓和循環(huán)的不良影響,又可使收縮壓增高,脈壓增大,脈搏有力且減慢,增加心肌對缺氧的耐受力,改善末梢循環(huán)[3],這對休克患者是有利的。
納洛酮是阿片樣物質的特異性拮抗劑,能促使乙醇在體內轉化,有催醒作用,靜脈注射0.4~0.8mg后1~2 min血濃度達高峰,清除半衰期1 h,可重復使用[4]。本組患者應用納洛酮作為催醒劑,解救酒精中毒引起的意識障礙收到滿意療效。
[1]盛卓人,況銑,李文碩.臨床麻醉學[M].上海:上??萍嘉墨I出版社,1997:121.
[2]應詩達.疑難合并癥麻醉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8:209-210.
[3]段世明,鄭斯聚.麻醉藥理學[M].上海:上??萍嘉墨I出版社,1997:62.
[4]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83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