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 仁懷市水利局,貴州 仁懷564500)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騰飛,各行各業(yè)都展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勢頭,而水利水電方面亦有著長足的發(fā)展。但是,盡管如此,在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在水利水電施工方面的技術力量還是比較薄弱。在工程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少施工技術方面的問題。因此,對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的探討是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的。本文主要針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在傳統(tǒng)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主要有預應力錨固施工技術、圍堰技術與施工導流以及大體積碾壓混凝土技術。
1.1.1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預應力錨固技術的應用
預應力錨固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是一項非常有潛力的施工技術,在施工中表現(xiàn)出具有適應面較廣,效益顯著的優(yōu)點,既可在新建的工程中表現(xiàn)出它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功能,又可對原有建筑物進行補強和加固。此外,由于能傳遞拉應力這一優(yōu)異的特點,使得預應力錨固不僅僅在國內的業(yè)界受到各部門各施工單位的關注,即使是國外的相關部門對這一技術也相當青睞。預應力錨固( prestress anchoraging) 是用施加預應力的錨桿或高強鋼絲束加固基巖或建筑物的技術措施,是在預應力混凝土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項錨固技術。結合GPS 定位技術等新興科技,這項傳統(tǒng)技術可以更加有效的按照大小、錨固深度以及設計要求的方向,預先對建筑物或基巖施加主動的預壓應力,從而達到改善或加固其受力條件的目的。
1.1.2 圍堰技術與施工導流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
在解決導流問題時,經常會使用到圍堰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如果施工場是位于河流的上游,那么水工建筑建設時需要在干燥并且土體穩(wěn)定的岸坡上進行,這時一般都會采用圍堰技術以達到將水體引向預定的下游位置從而起到疏導河流的作用。所以,在水利樞紐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綜合考慮施工場地內的氣溫條件、地質結構、水文特點等自然因素。如果在流水量較小或枯水季節(jié)的時段進行施工,能夠大幅降低導流工程的作業(yè)難度與作業(yè)量,從而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節(jié)約施工成本。關于施工導流,應嚴格依據(jù)我國有關規(guī)范和標準,要充分顧及到河流在1 a 內的周期性變化,明確安排、合理組織生產活動,優(yōu)化配置項目的物質資源、財力、人力,擬定具體的導流措施和設計方案,詳細劃分導流時段,以河流周期、施工進度為核心內容,對施工進度進行嚴格控制。一般在場地條件允許并且在自然條件良好的的情況下,最為適用、最為經濟的技術方案便是分期圍堰導流了。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增設的圍堰,主要是為水利樞紐建筑結構的施工建設打下基礎、創(chuàng)造條件的,在設計水利樞紐建筑結構的過程中以及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時,首先應開展水工模型的試驗,對結構物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以及實施效果與圍堰的性能進行驗證,在此基礎上合理規(guī)劃和設計圍堰結構的平面布置,使其有效減輕航運排水的困難與壓力、河道沖刷進而能夠保證圍堰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1.1.3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大體積碾壓混凝土技術的應用
在筑壩技術中,碾壓混凝土技術是一項比較新的技術,其蓬勃發(fā)展的時間也不過20 a 左右,然而卻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越來越多。碾壓混凝土技術使用方法就是使用填筑土石壩的振動碾壓機械、大型運輸,采用大體積,壓實非常干硬的混凝土拌和物,薄層碾壓上升的澆筑方法。而且,碾壓混凝土技術具有經濟效益高、速度快,投資省的特點。在水利水電工程中,這項技術具有明顯優(yōu)勢,能夠為工程節(jié)約開支,縮短工期,以達到大大提高效益的效果。
1.2.1 GPS 定位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
GPS 定位技術是一項高科技,其在水利水電施工主要用途在于為工程測量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并且使測繪定位技術發(fā)生了徹底的變革。實踐證明,在幾十km 范圍內的點位誤差只有2 cm 左右,達到了常規(guī)方法難以實現(xiàn)的精度,同時也大大提前了工期。
1.2.2 AtuoCAD 輔助設計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
20 世紀80年代初發(fā)展起來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Computer Aid Design 簡寫CAD) 是一門新興技術型應用軟件。對AtuoCAD的認識,相信大家都已經相當熟悉,這項技術也成為大學中大部分工科學生必修科目之一。這項技術,如今已經被熟練的應用于各個領域。而在水利水電工程領域的使用,促進了工程技術人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AutoCAD 的特性提供了測量內業(yè)資料計算的另外一種全新直觀明了的圖形計算方法。另一方面是各種工程縱斷面圖、橫斷面的繪制,以及斷面面積的計算和其它一些需要的圖紙的繪制,從而大大減輕工程測量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
1.2.3 水利水電施工中數(shù)據(jù)庫技術與GIS 技術的應用
數(shù)據(jù)庫技術與GIS 技術開發(fā),使得水利水電施工更加高效。以信息的可視化、數(shù)字化和直觀化為出發(fā)點,直觀清晰地描述復雜工程建設的施工動態(tài)過程。
只有通過加強管理水利水電工程的經濟運行和生產考核制度,才可以避免由于工程建筑自身的復雜生產過程帶來的影響??梢酝ㄟ^建立相應的能反映各項設備管理維護工作成效的生產運行指標,來維護水利水電工程正常建設的生產秩序。只有這樣,才可以很好的從制度層面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經濟運行和安全生產。
有效地管理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安全生產在水利水電建筑施工過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不斷健全法制規(guī)則,在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中,我們需要通過各種規(guī)章制度來規(guī)范工作人員的行為。只有有了強有力的組織制度,才能起到很好的技術監(jiān)督效果。在工程施工前,可以通過總結以前的施工實際案例對生產人員進行教育,保證工程的安全生產。
目前,水利水電工程有很龐大的工程規(guī)模,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多種技術協(xié)同合作。對整個水利水電施工來說,技術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優(yōu)良的技術管理不但可以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還可以加快施工進度,進而起到提高施工企業(yè)經濟效益的目的。
1) 完善管理制度,加強運行管理。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目的是為了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如《安全生產管理崗位責任制》、《生產事故調查實施細則》、《反事故措施計劃》、《工作票、操作票簽發(fā)制度和工作許可制度》、《生產管理辦法》等。
2) 加強技術監(jiān)督,加強維護檢修管理。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要按照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操作,來加強對設備的維修維護管理,保證工程在“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施工前提下順利完成。當然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從而為企業(yè)帶來經濟效益。
3) 建立健全技術組織管理制度。項目的技術管理人員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技術組織管理制度,同時需要及時明確和處理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技術問題。相關技術負責人要對車間、廠站、班組的所有技術人員進行責任分配,實行責任到人的管理制度。
綜上所述,我國的水電資源豐富,對于建設水利水電工程來說,使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是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是進行項目工程的基礎,關系著工程本身的整體質量。水利水電工程的建筑施工是一項比較系統(tǒng)且復雜的工程,工程的質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只有同時控制好施工時的質量要求和對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要求,再加上管理人員有效適當?shù)氖┕す芾?,才能有效的保障水利水電工程的工程質量。
[1]薛廣鵬.淺談混凝土在水利水電工程上的技術應用[J].四川建材,2010(04) :32 -35.
[2]劉永安.水利水電工程水工設計方案對比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14) :228,234.
[3]王祖印,吳優(yōu),王樹海.水利水電企業(yè)現(xiàn)代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06) :62 -63.
[4]張建鐸,魏寶柱.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分析[J]. 丹東海工,2006(12) :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