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彩芳,許日波
艾滋病和肺結核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流行最嚴重的傳染病,艾滋病與肺結核雙重感染已成為這兩種傳染病的流行特征之一[1]。艾滋病合并結核?。ˋIDS/TB)病人心理異常發(fā)生率高,問題復雜多樣,病人通常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且發(fā)生幾率顯著高于一般人群[2,3]。為改善AIDS/TB雙重感染病人心理狀態(tài),我科給予病人提供信息支持,收到滿意效果,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艾滋病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120例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病人,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艾滋病診療指南標準[4]。其中男111例,女9例,年齡18歲~56歲(31.5歲±0.5歲)。城鎮(zhèn)居民85例,農村居民35例。已婚94例,未婚26例。文化程度:初中54例,高中62例,??萍耙陨?例。入選標準:①18歲及以上成年人;②愿意參加本項目研究者;③認知功能正常,有閱讀能力者。將120例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兩組均給予同樣的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除常規(guī)護理外,根據病人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預后情況、身心狀態(tài)等給予針對性的信息支持。
1.2.1.1 健康教育 ①相關常識:AIDS/TB雙重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和護理、預后等。②康復期間注意事項:包括預防感染、飲食調理、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等。采取口頭宣教、宣傳手冊、視頻等多種方式,將相關知識點逐項整理出來,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落實,由護理人員先講解,然后由病人復述。宣教中做到態(tài)度親切,語言準確,根據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接受程度選擇合適的宣教方式,盡量通俗易懂。對于病人的疑問給予客觀得體的解答,讓病人明白自身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1.2.1.2 心理疏導 仔細觀察病人的表現(xiàn),如語言、眼色、表情、肢體動作等,從中把握病人的情緒變化,并給予針對性疏導。病人主要的負性情緒有悲觀、沮喪、焦慮、抗拒等,不良情緒的產生主要來自以下方面:①對康復擔心,對此類病人主要以健康教育為主,通過相關常識介紹以及介紹成功的病例,讓病人逐漸恢復信心。②對康復程度擔心,對于此類病人,首先要讓病人接受事實,知道不規(guī)范服藥會逐漸加重病情,終生服藥才能治療成功[5]。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正常的社會交往如一起吃飯、握手等是不會傳播的。同時請病人家屬、朋友加強對病人的關心和理解,支持病人勇敢面對現(xiàn)實,以便病人明白逃避不是辦法。其次是積極寬慰病人,培養(yǎng)一定的興趣愛好,多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加強與病人的溝通和交流,傾聽病人的聲音,尊重病人的意見。由于病人病情的特殊性,因此一定要注意尊重病人,切不可諷刺、譏笑病人,讓病人感受到尊重。為病人建立信息系統(tǒng),出院時發(fā)放聯(lián)系卡,以便病人隨時能與醫(yī)務人員聯(lián)系,及時解決問題。
1.2.2 評價方法 干預前后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病人進行心理評估,得分越高,表示負面心理越嚴重。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相關數據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SCL-90總分干預前為(134.7±17.9)分,干預后為(107.5±13.6)分;對照組干預前為(135.6±18.4)分,干預后為(118.5±15.1)分,兩組干預后均有改善(P<0.05),但觀察組改善程度更顯著(P<0.05)。
信息支持是當某人處于壓力狀態(tài)時被給予的一些信息,包括提供信息、給予建議或意見并給予指導[6,7]。社會上恐懼艾滋病、歧視病人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力低下合并肺結核感染,本來已不幸的病人雪上加霜,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視、偏見會帶來嚴重的社會不安定問題。因此,大多數艾滋病與肺結核雙重感染病人都默默地生活在人群中,獨自承受著悲觀、絕望和病痛的折磨,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社會壓力。病人的這些不良心理狀態(tài)和消極情緒會使其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導致免疫力降低,加劇病情惡化的程度和速度。采取針對性的信息支持,主動為病人提供各種信息服務,讓病人有足夠的信息知情權,引導病人逐步面對現(xiàn)實,接受現(xiàn)實,樹立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Churtn等發(fā)現(xiàn),心理應激會導致胸腺T細胞分化增殖能力下降,T細胞的功能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外周血總T細胞(CD3)降低,T輔助細胞(CD4+)降低,而 T 抑制細胞(CD8+)升高,CD4+/CD8+比值明顯下降。高應激狀態(tài)下,高焦慮組CD4+細胞數顯著減少,CD4+/CD8+比值明顯下降。心理應激通過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靶腺系統(tǒng)影響胸腺及免疫功能,即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胸腺軸功能紊亂[8-10]。對AIDS/TB雙重感染病人提供信息支持,改善心理狀態(tài)使應激性激素(去甲腎上腺素及氫化考的松)水平下降,可降低機體的應激狀態(tài),減輕病人的焦慮和抑郁癥狀,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使機體免疫力得到提高,從而提高AIDS/TB雙重感染病人生存質量。
AIDS/TB雙重感染病人由于自身疾病的痛苦,擔心疾病的預后以及長期治療給家庭帶來的經濟困難或者由于住院期間缺乏娛樂活動、感官刺激等因素,因此病人很容易產生心理應激反應。常規(guī)信息支持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心理狀態(tài),但是AIDL/TB雙重感染病人在社會、家庭方面也遭遇壓力和困難,以及治療帶來的不適,自我調節(jié)能力總是有限的,需要給予針對性的信息支持才可以改善病人心理狀態(tài)。
[1]張定林,景巧珍.HIV/AIDS合并肺結核42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11(2):2688.
[2]李樂之,姚樹橋.艾滋病及其病毒攜帶者的信息環(huán)境與社會支持[J].護理學雜志,2006,21(13):71-73.
[3]Orlando M,Burnam MA,Beckman R,et al.Re-estimating the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persons receiving care for HIV:Results from the HIV cost and services utilization study[J].Int J Methods Psychiatr Res,2002,11(2):75-82.
[4]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會艾滋病學組.艾滋病診療指南[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1,29(10):629-640.
[5]韓揚揚,嚴謹.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中艾滋病歧視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8,23(11):77-78.
[6]賀敬,張瑞蘭.多元化信息支持系統(tǒng)在新生兒肺炎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6):84-85.
[7]張巧林,趙承芳.信息支持對改善長期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2B):420.
[8]Kariagtna A,Romanenko D,Ren SG,et al.Hypothalamic-pituitary cytokine network[J].Endocrino Logy,2004,145(1):104-112.
[9]嚴燦,吳麗麗,徐志偉.應用心理應激理論和方法開展中醫(yī)藥實驗研究的思路[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1(4):325-328.
[10]Blackburvmunro G.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dysfunction as a contributory factor to chronic pain and depression[J].Curr Pain Headache Rep,2004,8(2):1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