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華
(鄭州人民醫(yī)院 醫(yī)???河南鄭州 450003)
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FESS)是臨床上治療慢性鼻竇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患者既往病程較長、病情反復,曾采取過多種治療方法,因此,對手術療效、安全性、術后恢復等顧慮較多,心理問題較為突出。2011年以來,鄭州人民醫(yī)院共收治慢性鼻竇炎病人131例,經實施積極的心理護理,對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起到了重要作用?,F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131例,男93例,女38例,年齡17~61歲,平均年齡42歲,其中單側病變42例,雙側病變89例,按照1997年??跇藴剩?],Ⅰ型Ⅰ期8例,Ⅱ期26例,Ⅲ期26例;Ⅱ型Ⅰ期32例,Ⅱ期22例,Ⅲ期9例,Ⅲ型8例,CT檢查采用冠狀位和水平位掃描。
本組患者Ⅰ型60例,治愈15例,占85%,好轉9例,占15%。Ⅱ型63例,治愈49例,占77.8%,好轉14例,占22.2%。Ⅲ型8例,治愈4例,占50%,好轉4例,占50%。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術中過程平穩(wěn),術后恢復良好,未出現嚴重術后并發(fā)癥。
3.1 不良心理反應 長時間的求醫(yī)問藥,使患者缺乏治療疾病的信心,對手術的渴望和對療效的疑慮使他們表現出許多不良心理問題。根據統(tǒng)計,術前患者害怕手術后恢復不良、達不到理想效果占92.1%,懷疑醫(yī)生技術者占80.4%,害怕手術疼痛者占50.3%,其中“治療效果”成為患者最為關注也是造成心理反應的首要問題。
3.2 術前心理護理
3.2.1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患者的密切配合是有效實施心理護理的基礎。因此,患者住院后,護理人員熱情、主動,盡快幫助患者做好術前各項檢查,積極與主管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盡快安排手術,縮短住院周期,減少住院費用,以取得患者對醫(yī)務人員的信任。
3.2.2 科學規(guī)范的健康教育:鼻竇內窺鏡手術多為擇期手術,如果對病人術后狀態(tài)估計不足,術后可能出現耐受力差、過度緊張等情況。因此,護士進行健康教育時應有效評價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依照患者的具體情況詳細為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如術前各項檢查和注意事項,術前準備,手術過程和術中配合要點,手術并發(fā)癥、術后切口持續(xù)疼痛和少量滲血以及對呼吸、睡眠的影響等。介紹術者醫(yī)術醫(yī)德和護理的相對措施,以及同類手術病友現身說法,加強對家屬的宣教,提供疾病的完整信息,提高患者對手術的依從性,使患者主動接受手術,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同時,指導患者經口呼吸,以適應術后雙鼻腔填塞情況,預防感冒,禁煙酒,保證手術如期進行。
3.3 術后心理護理
3.3.1 及時反饋手術情況:患者術后回到病房,護士應及時反饋手術情況,告知手術已順利完成,達到了手術的目的,請患者及家屬放心。積極向患者傳達有利的信息,給予其鼓勵與支持,減輕患者術后的心理顧慮。
3.3.2 心理指導:由于術后切口疼痛、呼吸不暢、睡眠質量差,患者常常表現出焦慮不安、煩躁等心理反應,護士巡視時及時觀察、了解患者心理變化,注意加強心理引導。如手術創(chuàng)傷和經口呼吸引起的頭昏、頭疼、口干、鼻塞、額部脹痛及傷口痛,告知患者1~2 d后逐漸減輕,給予詳細說明。抽紗條或鼻腔沖洗時可邊操作邊與患者交談,以分散其注意力,減少對疼痛的關注。傷口疼痛難忍時適當給予止痛劑,以緩和緊張的情緒。
3.3.3 傾聽病人訴說:親近患者,了解其思想、心理、認知水平,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傾聽他們訴說身心痛苦,捕捉各種信息,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理解他們表現出的不良情緒,讓其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把情緒發(fā)泄出來,減輕心理負擔,以利于術后的恢復。
鼻竇內窺鏡手術被認為是痛苦小、創(chuàng)傷小的手術,患者術后多能自理、飲食、活動影響較小,因此,容易造成對此類患者的心理護理認識不足。加強心理護理,可有效地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有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提高醫(yī)療質量。
[1]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學分會,中華耳鼻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內窺鏡鼻竇手術療效標準(1997海口)[J].中華耳鼻喉科雜志,1998,33(6):134.
[2]柏興華,于風娟.鼻內鏡術后呼吸性堿中毒的護理2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