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婕,王衛(wèi)星
(湖北省人民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60)
脾破裂是常見的腹部損傷之一?,F(xiàn)回顧分析我院22例外傷性脾破裂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腹腔鏡脾切除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的療效及可行性。
2009~2010年咸寧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收治脾破裂患者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齡15~56歲。刀刺傷3例,交通事故傷19例。均有腹部外傷史。體格檢查:有腹膜刺激征,叩診移動性濁音,腹腔穿刺有不凝血。腹部CT及B超提示脾破裂,腹腔積液。18例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有4例經補液和輸血后,血壓穩(wěn)定。脾損傷程度分級I級: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實質輕度損傷,手術所見損傷長度≤5.0cm,深度≤1.0cm;Ⅱ級:裂傷總長度≥5.0cm,深度≥1.0cm,脾門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損;III級:傷及脾門或脾臟部分離段,或脾葉血管受損;IV級:脾廣泛破裂,或脾蒂、脾動靜脈主干受損。本組損傷程度III級17例,II級5例。
患者行氣管插管靜吸復合全麻,右側斜臥位,建立氣腹,腹壓10~15mmHg。臍上緣10mm為觀察孔,劍突下、左腋前線肋緣下做輔助操作孔,左腋中線肋緣下做主操作孔,30°腹腔鏡行腹腔探查。向上托起脾臟,用超聲刀離斷脾結腸韌帶,向上依次處理脾腎韌帶、脾膈韌帶、脾胃韌帶,暴露脾蒂,自下而上分離脾動靜脈的分支血管,靜端用血管夾夾閉后,超聲刀切斷,將脾臟裝入標本袋中粉碎后取出,檢查創(chuàng)面有無滲血,放置引流管,縫合。
本組22例腹腔鏡脾切除術均順利完成,無中轉開腹,術后無死亡、胰漏、胃漏、出血等并發(fā)癥,平均手術時間為136.7min,平均術中出血300ml,術后平均住院天數(shù)12d,平均術后的排氣時間38.6h,排氣后進食流質飲食。
腹腔鏡脾切除術與傳統(tǒng)脾切除術相比,具有安全、痛苦輕、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但其難度較大。應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其適應證為:①患者生命體征相對穩(wěn)定;②無嚴重低血壓;③無其他器官和系統(tǒng)的嚴重合并癥;④無嚴重的胸部外傷,無脊柱四肢骨盆骨折,不影響術中體位的選擇和變換。術中應注意脾周韌帶的處理,吸引器托起脾臟后,超聲刀應靠近脾臟,以免損傷胃底及結腸。另外,操作過程中應注意脾蒂的處理和防止術中大出血。脾蒂的處理是手術成敗的關鍵,現(xiàn)多采用二級脾蒂離斷法。小心解剖出脾動靜脈的二級血管分支,用血管夾夾閉后用超聲刀切斷。在腹腔鏡的放大作用下,分離脾蒂的二級血管分支比較容易,可減少內膜損傷和血管牽拉,亦可降低門靜脈及脾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做好圍手術期的準備,擁有熟練的腹腔鏡操作技術,腹腔鏡脾切除術治療外傷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