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佳
(浙江財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杭州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及對策
繆 佳
(浙江財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杭州方言作為漢語的一種地方方言,其語音特征與英語也有著很大的差別。正因為如此,杭州地區(qū)的學生學習英語語音時也往往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其方言的影響,或多或少地把杭州方言的發(fā)音習慣搬到英語中去,卻忽略了兩者語音系統(tǒng)的差異,從而導致了不少發(fā)音錯誤。因此,調查研究杭州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對幫助杭州方言區(qū)的學生學會正確的英語發(fā)音,提高英語口語和聽力水平,增強英語交際能力,都將是非常有益的。
杭州方言;英語語音;負遷移
浙江省屬于我國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其省會杭州又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對外交流顯得日益重要。但是浙江地區(qū)的方言本來就紛繁復雜,而杭州話更是有別于其他的地區(qū)方言,有著顯著的自身特點,因而歷來都是方言學家感興趣的研究課題。操著杭州方言的英語學習者當然也難免會把母語的特殊音色頑強的保留下來,帶到被習得的英語中去,輕者產生外國腔調,重者影響交流和理解,因此,在世界科學技術、政治、經濟交流越來越頻繁的今天,有必要對我們說杭州方言的英語學習者的英語語音進行實證研究,以期區(qū)分不影響理解及交流的外國腔和影響理解的錯誤發(fā)音模式,更好地為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服務。
認知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認為遷移是一種認知活動,體現(xiàn)了個體主動的加工過程。遷移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為以前所學的知識阻礙了新習慣的形成。遷移存在于各種內容、各種形式的學習中,同樣也存在于語言學習中。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遷移指的是學習者先前所掌握的任何語言對目的語學習的影響。語言遷移既包含不同語言之間的遷移,即語間遷移(inter-language transfer),如漢語和英語之間的遷移,也包含同一語言內部的遷移(intra-1anguage transfer),如英語聽力學習對詞匯、閱讀理解、英文寫作學習的遷移。無論是語間遷移還是語內遷移,都存在著正的或負的同化性遷移。所謂母語遷移(the transfer of native language),就是指第一語言對第二語言產生遷移,即已有母語知識或技能對外語學習的影響。當?shù)谝徽Z言與第二語言有相同的形式時,就會產生對學習有利的語言習慣遷移,這種第一語言對第二語言習得的積極促進作用,就是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當?shù)谝徽Z言對第二語言習得起阻礙消極作用時,就是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也叫干擾。
其實,任何人在學習一種外語的語音系統(tǒng)時都會受到母語的語音遷移。每種語言都有其自身的語音系統(tǒng),人們在學第二語言之前已經熟練地掌握了母語的語音系統(tǒng)(包括本族語的地方方言),母語發(fā)音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當母語和第二語言語音系統(tǒng)相去甚遠時,其母語對第二語言語音學習負遷移的影響尤其明顯。負遷移是由兩種語言的不同習慣造成的,這給第二語言學習增加了難度,并會時常引起不當套用母語知識的錯誤。
杭州話是吳語的一種方言,屬于吳語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吳語的一般特征,但受官話的影響很大,其人稱代詞、名詞等中的官話成分相當大,成為吳語中的“異類”。杭州話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區(qū)和杭州近郊,不包括杭州遠郊以及新近并入的蕭山、余杭兩區(qū)。保守估計,中國以杭州話為母語的人口在120萬~150萬之間。
杭州話聲母共27個,保留中古音系的7個全濁聲母,不分平翹舌。杭州話中的清濁概念,是音韻學上的清濁音位,而在語音學中屬于緊松范疇,形象地說,就是硬軟概念。聲母從唇部開始,到喉部結束,一共6個發(fā)音部位,每個部位都有清不送氣、清送氣以及濁的三者對立。清音的表現(xiàn)特征為,念單字時,清音字發(fā)音清脆,響亮,配合陰聲調使用,送氣音有明顯氣流送出。在句子以及詞語中,清音保持發(fā)音清脆的特征,聽感較硬。濁音發(fā)音低沉,配合陽聲調,同時伴隨有噪氣音。在句或詞語中濁音發(fā)音模糊,聽感較軟,并且聲帶持續(xù)保持震動。
杭州話韻母分為三大類,陰聲韻,陽聲韻和入聲韻。陽聲韻指帶鼻音的元音,而入聲韻指發(fā)音短促的閉音節(jié)結構。杭州話的鼻音分為-?和-n兩種,-?配合ɑ和o使用,-n配合i和e使用,因此-?和-n沒有對立條件,所以杭州話不分前后鼻音。入聲韻在念單字的時候,以喉塞音-?結尾,其表現(xiàn)為發(fā)音的快速截止,同時喉嚨有一緊縮。而在句子或者詞語中時,入聲被下一個字的聲母所截斷,所以入聲的表現(xiàn)就是發(fā)音短促。杭州話的不帶介音的陰聲韻共8個,用國際音標表示分別為ɑ、o、?、?、ei、i(?)、u、y,還有一個輕聲韻?。不帶介音的陽聲韻為ɑ?、?n、o?、in四個,而不帶介音的入聲韻為 ??、o?,可見杭州話的陰聲韻、陽聲韻以及入聲韻是不對稱分布的。
杭州話的聲調共有7個,稱作單字調。古平上去入四聲,按照聲母的“清濁”,分為陰陽兩類。濁聲母配合陽調,清聲母配合陰調。同時,入聲只和入聲韻搭配,平上去三聲只和舒聲韻搭配。杭州話有吳語特有的廣用式連續(xù)變調這一聲調特征,即在詞語、短語和句子中,除了第一個字以及重讀的字以外,其他所有的字的原有的聲調均喪失,按照句子的類型(陳述句、疑問句等等),以及之前不變調的字的聲調,發(fā)新的聲調。比在詞語“西湖”中,湖的聲調就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杭州話中,說話時起主導的情感、語氣表述作用的是重音的分布,而非聲調的高低。
漢語和英語分屬兩種不同的語系,在發(fā)音的特征與規(guī)律、音位的數(shù)量與性質等方面存在異同,而且差異性遠遠大于相似性。杭州方言作為漢語的一種地方方言,其語音特征與英語也有著很大的差別。正因為如此,杭州地區(qū)的學生學習英語語音時也往往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其方言的影響,或多或少地把杭州方言的發(fā)音習慣搬到英語中去,卻忽略了兩者語音系統(tǒng)的差異,從而導致了不少發(fā)音錯誤。顯然,調查研究杭州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對幫助杭州方言區(qū)的學生學會正確的英語發(fā)音,提高英語口語和聽力水平,增強英語交際能力,都將是非常有益的。那么,杭州方言究竟對英語語音學習者產生怎樣的負遷移影響呢?
1.杭州方言中沒有卷舌音造成發(fā)英語中/?,?/、/t?,d?/、/r/的發(fā)音困難
由于在杭州方言中沒有普通話中的聲母zh、ch、sh、r等卷舌音,所以許多杭州方言區(qū)的英語學習者對于英語輔音/?,?/、/t?,d?/、/r/的發(fā)音有很大困難,往往卷舌過高或不到位。如英語中/r/音素發(fā)音時,舌端抬高,舌身向后縮,氣流經舌端和上齒齦后背部之間形成摩擦,由口腔而出,雙唇稍圓,略微突出。而杭州方言區(qū)的英語學習者容易將摩擦音/r/發(fā)成舌側音/l/,那是因為舌面與上顎有了摩擦。
2.杭州方言中沒有舌齒音/θ,e /
英語中摩擦音/θ,e /是一對清、濁輔音,發(fā)音時,舌端靠近上齒背面,形成一條縫隙,氣流經舌端和上齒背面之間的空隙,摩擦成音,由口腔而出,吐氣較強。杭州方言中沒有舌齒音/θ,e /,這使得杭州地區(qū)英語學習者容易將這兩個音發(fā)成摩擦音/s, z/。
3.杭州方言中前后鼻音混用造成英語中前后鼻音/n,?/混淆
杭州方言的前后鼻音混用有兩種情況。一是普通話中的韻母en和eng、on和ong這兩組前后鼻音在杭州方言中完全混用,導致許多杭州方言區(qū)的英語學習者對英語中的前后鼻音/n,?/的發(fā)音位置把握不準。二是杭州方言中沒有普通話中的復韻母an音,部分字的an音發(fā)成e音,造成一些字音無法分清,如安與哀、殘與財、關與乖,還有一部分字的an音按o發(fā)入聲,如冠、歡等,因此許多杭州方言區(qū)的英語學習者發(fā)英語/ɑ:n/音時,多少有點偏向前元音/en/的音位。
4.杭州方言中沒有雙元音,導致發(fā)英語雙元音時沒有由第一音向第二音的滑動
英語雙元音時由兩個音合二為一,由第一個音向第二個音滑動過程中,第一個音長而響亮,并自然而連貫地向第二個音滑動,第二個音短而含糊。杭州方言中沒有雙元音。如存字,在杭州方言中念為cen;飛字,杭州方言念作fi。于是,杭州方言區(qū)的英語學習者在發(fā)英語雙元音時,嘴形的滑動不明顯念。如發(fā)英語雙元音/?u/時,傾向于漢語中“噢”的發(fā)音。原因就是雙元音發(fā)音不到位,沒有從第一個音到第二個音的滑動過程。
以上我們分析了杭州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負遷移影響,那么為了盡量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我們該采取怎樣的策略呢?
首先,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二語習得的學生受其啟蒙老師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如果在學習語言的最佳習得期未能得到語音基礎訓練,該生日后的彌補會困難許多。所以不管對于中小學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樹立學好語音的意識,重視這方面的培養(yǎng)。筆者建議制定和實施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計劃,使我國的英語教師具備較好的英語語音基礎,從而盡可能地從源頭上避免學生不良發(fā)音習慣的產生。
其次,要重視母語對二語習得的影響。對于這種客觀存在的影響,與其“堵”不如“疏”,通過比較母語和第二語言的語音特點,歸納其相似性,充分利用母語的正遷移作用。同時,通過比較,學習語音器官圖,弄清發(fā)音部位。學生在口語中發(fā)生音段音位錯誤,大多是沒有把握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習慣性的把母語中的發(fā)音代替目的語的發(fā)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又針對性。通過分析他們的語音錯誤和母語對他們的影響,幫助學生找出容易讀錯的音,找準發(fā)音部位,掌握發(fā)音方法。
再次,在教授和學習英語語音的過程中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通過人機對話,跟讀模仿。學習者可以從模仿單個的英語音素開始,最傳統(tǒng)的方法就是對著小鏡子觀察自己的口形是否正確。對于那些由于受到母語負遷移影響而不容易發(fā)音正確的英語音素,學習者要加倍下功夫,通過有效的練習反復揣摩。比如可以大聲朗讀下面的單詞,比較最小對立體的讀音:/loose, lose/、 /thin, thing/、/pressure, pleasure/、/thief, these/,通過模仿、朗讀、比較和琢磨,這些音素之間的區(qū)別也就日益明朗了。
[1] 汪文珍. 英語語音[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 戴敏. 方言對英語學習的影響研究綜述[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8,9.
[3] 徐越. 新杭州話韻母系統(tǒng)的演變[J].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
Negative Transfer of Hang zhou Dialect in English Phonology Learning
MIAO Jia
As a native dialect of Chinese, Hangzhou dialect is very different with English in its pronunciation. When learning English, the local students of Hangzhou city can never be free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ir dialect. Therefore, to study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Hangzhou dialect in learning English will be helpful in correcting their English pronunciation, improving their English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Hangzhou dialect;English phonology;Negative transfer
H01
A
1008-7427(2012)06-0096-02
2012-03-31
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杭州地區(qū)英語學習者口音問題的聲學特征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201016464。作者系浙江財經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