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杰
(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1483)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之我見
張艷杰
(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1483)
本文在分析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策略。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管理;問題;策略
近年來,高職院校蓬勃發(fā)展,學生干部更是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一支重要隊伍。因此,高職院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對高職教育者而言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
1.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管理者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干部的選拔機制不健全。學生干部管理者特別是學生輔導員,在發(fā)布學生干部選拔信息的環(huán)節(jié)上,多只通知以往學生干部、干事或者班級干部前來應聘,并未做到全面宣傳,廣泛動員;在候選人環(huán)節(jié)上,存在內定和在原學生干部中擬定的情況。
第二,對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力度不足。有的學生管理者對學生干部的認識不足,認為學生干部是由優(yōu)秀的學生組成,自身已經(jīng)具備了工作的基本需求,不需要在他們身上花費太大的力氣來培養(yǎng);有的學生管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干部就是使用學生干部,并且喜歡使用具有顯性能力的學生,不喜歡使用具有隱形能力的學生,或者直接代其行事;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覆蓋率低,部分學生管理者只注重培養(yǎng)團委學生會成員,忽略了對各部門部長及班級干部的培養(yǎng)。
第三,缺乏切實有效的選拔和激勵機制。個別學生管理者對學生干部考核標準執(zhí)行不嚴格,憑借自身印象評選優(yōu)秀干部;忽略了與學生干部的溝通交流,不能想學生干部之所想,急學生干部之所急。
2.高職院校學生干部自身存在的問題
第一,自身定位不準確。學生干部首先是學生,其次才是干部,學生要以學習為己任,有些學生干部以工作為理由,請假、曠課顯現(xiàn)頻繁出現(xiàn),認為自己與老師關系好,無視違紀行為;官僚主義思想嚴重,想辦法投老師所好,不注意團結同學。
第二,思想素質不過關,功利思想嚴重。做學生干部只是為了在入黨、推優(yōu)的時候多一些政治資本,把學生干部這個頭銜當作謀取“個人福利”的工具;缺乏奉獻精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現(xiàn)象時有出現(xiàn),或者只是對活動指手畫腳,不能真正投身到活動中。
第三,個人能力不足。協(xié)調、組織、溝通能力有限,特別是學生會干部,不能很好的協(xié)調好各部門、各班級之間的關系,不能很好的指導學生活動;耐壓能力不足;學習能力有限,“閉關鎖系”,不能放開眼界向兄弟院系學習;缺乏應變能力,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不能很好的應對。
第四,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性。部分學生干部工作方式簡單,只做老師的“傳聲筒”,簡單的重復上一屆的工作,或依賴老師的指導,不能“投學生所好”,使活動空有形式。
1.高職院校學生工作者的自我成長
學生工作是一份充滿著激情和挑戰(zhàn)的工作,常規(guī)工作多如細雨,突發(fā)事件更是不請自來。大家多把學生工作者比喻為“消防員”,但是我們不能只救火不防火,要想防范于未然,“熱情高、方法好、方向對”是最基本的要求。
作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只有真正的做到與學生為友,才能樹立正確的干部觀。如果只是單純的把干部當成是完成各項工作的工具,必然不能發(fā)揮干部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導致事倍功半。要想學生干部成為自己得力的助手,一定要成為他們生活上的朋友、學習上的幫手、工作中的導師,要多與他們進行思想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想學生干部之所想,急學生干部之所急,搭建最牢固的“師生橋”。
2.確立行之有效的選拔、管理機制
事實證明,要選出真正思想進步、樂于奉獻、責任心強的學生干部,即使不能做到對他們百分百的了解,也要通過平時工作中的觀、聽、考等環(huán)節(jié),精心挑選,保證他們在思想上不斷要求進步、能力上堪當大任、工作態(tài)度端正、集體榮譽心強、顧全大局。
3.加大培養(yǎng)力度,完善培養(yǎng)機制
第一,梯度培養(yǎng)。由于我系特殊的生源關系,兩年制和三年制學生并存,有的學生干部大一剛剛學習到一點點工作經(jīng)驗,大二就走馬上任,二年制的學生干部更是面臨著工作和就業(yè)的雙重壓力。我們所謂的梯度培養(yǎng),是為了能順利完成學生干部的新老交替。也即在培養(yǎng)學生會、學社聯(lián)干部的同時,同抓班級干部的管理,對不同崗位的學生干部提出不同的要求,依據(jù)他們的完成情況和在學生中的威信,考慮是否壓更重的擔子。在考察學生會干部的同事,也同樣關注班級干部的發(fā)展,對能力強的班級干部,給他們提供更廣闊的舞臺來組織、協(xié)調學生活動,鼓勵他們參與學生會競選。對經(jīng)過培養(yǎng)和鍛煉,能力有限或者工作態(tài)度有問題的學生干部,在征得其個人意見后,將其調至合適的崗位或者辭退。
第二,幫扶培養(yǎng)。對未來的學生干部,要從基礎抓起,實行“一帶X”的模式進行培養(yǎng),不同的部門,富有工作經(jīng)驗的部長或者副部長來帶領干事開展工作,直接負責其帶領干事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定期向輔導員匯報他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tài)度,并以每年系內品牌活動、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等為平臺,為能力和責任心強、威信高、善于溝通和交流的干事提供學習和鍛煉的機會。
第三,激勵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少批評多鼓勵、多討論少命令。在平時工作中,對取得的成績要及時鼓勵、對出現(xiàn)的問題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總結經(jīng)驗、克服困難。無私奉獻是一種偉大的精神,但是一味的要求學生干部只求付出不求回報,久而久之會影響學生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適當?shù)木窈臀镔|獎勵也是必須的。學生干部首先是學生,除了特殊的評價標準外,對他們的考核,學業(yè)成績依然要排在首位,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在學生中的威信不倒。
總之,高職院校學生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在高職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們要不斷的總結經(jīng)驗、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學生干部隊伍的管理,完善學生干部隊伍建設。
[1] 楊文,程明,胡俊義,揭歡. 談轉型期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干部的管理培養(yǎng)[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刊,2008,(30).
[2] 李琦. 淺談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學理論,2010,(22).
G71
A
1008-7427(2012)05-0021-01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