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俊
(廣西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眾所周知,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給人類文學寶庫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海明威也有很高的造詣,其中《雨中的貓》、《一個明凈的地方》、《暴風雨之后》等短篇小說頗受人們的青睞。近來年,對于《雨中的貓》,我國學者主要從文學的角度加以研究。此外,我國外語界也有不少學者從語言學的角度,對《雨中的貓》做了一些分析。如蔣翃遐從敘述角度、人物對話、重復、象征等對《雨中的貓》進行分析[1];向波陽分析《雨中的貓》的言語功能[2];鄧青運用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語域理論,就《雨中的貓》的及物性結(jié)構(gòu)、語氣結(jié)構(gòu)和主位結(jié)構(gòu)等做了分析[3];胡織女分析《雨中的貓》中的名詞短語、動詞結(jié)構(gòu)、語篇銜接方式、敘事角度等[4];洪牡丹從及物性、語氣、主位結(jié)構(gòu)以及銜接等分析《雨中的貓》[5];王靜依據(jù)系統(tǒng)功能語法理論,對《雨中的貓》做語篇功能分析[6];張鐵軍從語旨和及物性兩方面著手,對小說中景物描寫和人物的對話做了分析[7];陳燕運用語用學的 “合作原則”和語篇分析的理論,解讀《雨中的貓》的底蘊:孤獨和隔閡[8];于麗錦從語場、語氣結(jié)構(gòu)、主位結(jié)構(gòu)等方面分析《雨中的貓》的語篇功能[9];吳悠根據(jù)系統(tǒng)功能語法從三個方面分析小說中的小句:經(jīng)驗功能的及物性系統(tǒng)、人際功能的語氣和情態(tài)以及語篇功能的主位結(jié)構(gòu)和銜接[10];王珺運用功能語法理論的語篇分析方法,探討《雨中的貓》的語篇銜接、連貫[11]。這些研究為人們更好地閱讀、欣賞這篇短篇小說提供一定的參考。然而,學者卻極少分析英語定冠詞the(以下簡稱the)在《雨中的貓》中的語篇銜接功能。有鑒于此,本文擬就此做一些探討。
關(guān)于the的語篇銜接功能,吳俊在《英語定冠詞the的語篇銜接功能分析》(《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年第2期)一文中已做比較全面的分析,the的語篇銜接功能包括替代、照應、指示、限定、處理語篇信息。我們知道,the在各類文體中應用極為廣泛??v觀短篇小說《雨中的貓》,如果省去該小說中所有的the,整篇小說將會體無完膚。換言之,the在《雨中的貓》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語篇銜接功能。那么,the在《雨中的貓》中發(fā)揮了哪些語篇銜接功能?從整篇小說來看,我們認為,the在此短篇小說的語篇銜接功能主要有指示限定功能及語篇照應功能。下面通過具體的例子,做具體的分析。
在語篇中,the具有指示限定的功能。恰當?shù)厥褂胻he,發(fā)揮其所具有指示限定的作用,就能使語篇更為銜接、意義更為連貫、層次更加分明,從而使得語篇更具嚴密性和連貫性[12]。短篇小說《雨中的貓》開頭的第一段描寫了故事發(fā)生所在的旅店、旅店的位置、當時的天氣及其周圍的環(huán)境,其中就包括如詩如畫的海濱、戰(zhàn)爭紀念碑、高大的棕櫚樹以及風景亮麗的公園 (見例 (1)),見例(1)。這一段的描寫極為簡單,但含意深刻,結(jié)構(gòu)嚴謹,顯得非常自然;旅店周圍優(yōu)美的景色與小說主人公 (一對年輕美國的夫婦)的精神空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么,作者是如何使得整個段落結(jié)構(gòu)嚴謹呢?仔細閱讀這個段落,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一共使用了30個the,即使用由the構(gòu)成的名詞短語,對所描寫的樓梯、樓層、海、公園、戰(zhàn)爭紀念碑、棕櫚樹、公園等進行了限定。從而使得整個段落的描寫顯得非常緊湊、錯落有致,別具一格,為故事的發(fā)展夯實基礎(chǔ)。
(1)THERE WERE ONLY TWO AMERICANS stopping at the hotel.They did not know any of the people they passed on the stairs on their way to and from their room.Their room was on the second floor facing the sea.It also faced the public garden and the war monument.There were big palms and green benches in the public garden.In the good weather there was always an artist with his easel.Artists liked the way the palms grew and the bright colors of the hotels facing the gardens and the sea.Italians came from a long way off to look up at the war monument.It was made of bronze and glistened in the rain.It was raining.The rain dripped from the palm trees.Water stood in pools on the gravel paths.The sea broke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 and slipped back down the beach to come up and break again in a long line in the rain.The motor cars were gone from the square by the war monument.Across the square in the doorway of the cafe a waiter stood looking out at the empty square.[13](P129)
關(guān)于照應,韓禮德和哈桑指出,對語篇中一個詞語的解釋,如果不能從詞語本身獲得,而必須從該詞語所指的對象中尋找答案,這就是照應關(guān)系[14](P31)。黃國文認為,照應就是指用代詞等語法手段來表示語義關(guān)系[15](P900)。朱永生及嚴世清也指出,照應指的是語篇中的一個成分用作另一個成分的參照點的現(xiàn)象[16](P460)。國內(nèi)外學者關(guān)于語篇照應的界定表明,語篇照應的功能必須要通過語篇上下文才能得以實現(xiàn)。那么,the在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的具有哪些語篇照應功能?結(jié)合整篇小說含有the的語篇,我們將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the語篇照應功能歸納為:共指鏈、直接照應及間接照應。
1.共指鏈。當the指同一對象的短語在語篇中先后出現(xiàn)的時候,就構(gòu)成一條共指鏈,從而將該語篇前后貫通。通常地,在由the所構(gòu)成的共指鏈,共指鏈中的各詞語項就能同指一個對象。而對于不同的名詞或名詞短語,盡管沒有同義、上下義或概括被概括關(guān)系,通過使用the,也可以同指一個對象。正是這個緣故,由the構(gòu)成的共指鏈在英文小說的語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12]。在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就有2條由the構(gòu)成的共指鏈:A:the American wife—she—the wife—Signora—the American girl—his wife; B:a cat—the cat— a cat—it—a kitty—that kitty。
進一步閱讀短篇小說《雨中的貓》,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共指鏈A中,海明威給女主人公冠以六個不同的稱謂詞,即 “美國人的妻子”、“她”、“女士”、“美國女孩”、“Signora(意大利語,Madam)”、“他的妻子”。作者使用不同稱謂詞來指代短篇小說中女主人公。從整篇小說來看,我們認為,海明威是通過對女主人公變換稱謂,來暗示女主人公與丈夫、與旅店老板、與旅店侍女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女主人公本身所處的地位,進而揭示女主人公非常渴望自由、渴望獨立的女性意識。
盡管對于貓的名稱,海明威使用了兩個不同的名詞,即a cat及a kitty。其實,a cat即a kitty。無論是從語音,還是從語符來看,都可以把the視為指示代詞that的 “弱化形式” (weakened form)[17]。因此,可以把a cat—the cat—a cat—it—a kitty—that kitty視為一條共指鏈?!柏垺笔沁@篇短篇小說非常重要的一條軸,故事都是圍繞這條軸展開,但這條軸卻若隱若現(xiàn)。而由冠詞a及the、指示代詞it及that等構(gòu)成的共指鏈B,正好把這條軸凸現(xiàn)出來,從而使得該短篇小說更具可讀性。
2.直接照應。Quirk等人[18](P267)及黃國文[15](P96)均認為,直接照應就是指照應成分與先行成分存在著明顯的互指關(guān)系。對于the而言,直接照應就是指the后面的詞與前面的所指對象同形 (見例 (2)及例 (3))。在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the起著直接照應功能隨處可見,下面通過兩個具體例子加以分析。
(2)Outside right under their window a cat was crouched under one of the dripping green tables.The cat was trying to make herself so compact that she would not be dripped on.[13](P129)
(3)The table was there,washed bright green in the rain,but the cat was gone.[13](P130)
貓 (a cat)是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角色,上述的兩個語篇均是關(guān)于貓的描寫。那么,這兩個語篇中的貓是指同一只貓,還是兩只不同的貓?從整篇小說來分析,我們知道,海明威自始至終都只描寫一只小貓。顯而易見,(2)的a cat及the cat(3)的the cat與前文出現(xiàn)過的a cat為同形,也就是說,(2)的a cat及the cat與(3)的the cat照應對象并沒有改變中心詞,而只是把不定冠詞換成了the,因而a cat與the cat之間的關(guān)系屬于直接照應。同樣,(4)中的an umbrella與(5)及(6)中的 the umbrella也構(gòu)成直接照應的關(guān)系。
(4)As she stood in the doorway an umbrella opened behind her.[13](P130)
(5)With the maid holding the umbrella over her...[13](P130)
(6)The maid stayed outside to close the umbrella...[13](P130)
3.間接照應。關(guān)于the的間接照應,黃國文指出,the后面的詞語與前面的所指對象不同形,但受話者卻能確定 “the X” 所指的對象[14](P96)。由此可見,the在語篇中間接照應的照應成分和先行成分之間的互指關(guān)系,并不很明顯,必須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進行必要的推理分析,才能得以確認。在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the起著間接照應功能達7、8處之多。下面通過兩個具體例子做一些分析。
(7)The wife went downstairs and the hotel owner stood up and bowed to her as she passed the office.[13](P129)
(8)Someone knocked at the door.[13](P129)
對于 (7)中the的間接照應,也就是the office所指的對象,我們該如何確認?從整篇短篇小說來看,故事是發(fā)生在意大利的一個旅店;再從(7)這個語境來看,這個特定的語境中,涉及到兩個人物,即thewife及the hotel owner;這兩個人物各自的動作不盡相同,這位美國的太太是走過柜臺,而旅店的老板則是站著并向這位美國太太點頭哈腰。一般而言,只有老板才會在柜臺經(jīng)營、打理自家旅店的生意。當時旅店的客人只有這對年輕的美國夫婦,可見,旅店的生意并不是很景氣。因此,當這位美國太太走過柜臺的時候,旅店的老板要點頭哈腰了。所以,柜臺只能是旅店老板的,而不屬于這位美國太太。由此可見,the office與the hotel owner形成了間接照應的關(guān)系。在 (8)這個語篇中,the間接照應所指的對象,即the door所指的對象是什么?換言之,來者敲哪間房的門?來者又是誰?對此,我們需要做一些推理。依據(jù)該小說的下文,我們知道,來者是旅店的女侍者。該女侍者是奉旅店老板之命,給這位美國太太送來一只小貓。由此可見,女侍者敲這對美國夫婦所住房子的門。
本文根據(jù)語言學的相關(guān)理論,分析了the在短篇小說《雨中的貓》所具有的語篇銜接功能,即指示限定功能及語篇照應功能。相對而言,在《雨中的貓》中,the的指示限定功能較為簡單明了,而the的語篇照應功能則是比較復雜,尤其是間接照應功能,對此,必須要結(jié)合特定的語境并加以合乎情理、合乎邏輯的推理論證,方可確定其所指的對象。
[1]蔣翃遐.《雨中的貓》的文體表現(xiàn)方式[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59-62.
[2]向波陽,李桂芳.對《雨中的貓》的言語功能分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43-46.
[3]鄧 青.語域分析理論對語篇《雨中的貓》的文本詮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365-368.
[4]胡織女.失衡突出與小說的主題關(guān)聯(lián)性——《雨中的貓》之文體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194-199.
[5]洪牡丹.《雨中的貓》的功能語法分析[J].池州學院學報,2007,(2):88-91.
[6]王 靜.對《雨中的貓》的語篇功能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7):138-139.
[7]張鐵軍.《雨中的貓》的功能語言學分析[J].中國英語教學(英文版),2007,(3):119-123.
[8]陳 燕,劉開富.論《雨中的貓》的底蘊:一種語用學和語篇分析解讀[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7,(12):29-32.
[9]于麗錦.功能語篇分析理論在《雨中的貓》中的應用[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45-146.
[10]吳 悠.《雨中的貓》功能文體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9.
[11]王 珺.《雨中的貓》——銜接與連貫[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19):220-221.
[12]吳 俊.英語定冠詞the的語篇銜接功能分析[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2,(2):82-85.
[13]Ernest Hemingway.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7.
[14]Halliday,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15]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6]朱永生,嚴世清.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17]吳 俊.論英語定冠詞the的語篇指稱意義及其在翻譯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9):60-62.
[18]Quirk,R.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English Language[M].Longman,1985.
[19]張明杰.概念轉(zhuǎn)喻視域下的英語稱謂名詞動用現(xiàn)象探究[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