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試論中國古代小說“雅”觀“通俗”的讀法——以《水滸傳》“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細節(jié)為據

        2012-08-15 00:43:36杜貴晨
        東岳論叢 2012年3期
        關鍵詞:黑旋風李逵通俗

        杜貴晨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山東濟南250014)

        試論中國古代小說“雅”觀“通俗”的讀法
        ——以《水滸傳》“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細節(jié)為據

        杜貴晨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山東濟南250014)

        《水滸傳》“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故事框架本于《夷堅志·舒民殺四虎》,但細節(jié)脫化自《金樓子》“孔子游舍于山”故事和《老子》“上士聞道”云云的名言。這表明古代通俗小說雖源于說話,流傳至今的文本卻是“雅”人做的,而“通俗”之本義之一即化“雅”為“俗”。因此,通俗小說不是俗文學,而是以“俗”傳“雅”、“俗”中有“雅”、貌“俗”而神“雅”之文學,適用一種帶有“治經”特點的“雅”觀“通俗”的小說讀法。這種讀法有利于揭蔽古代“雅”、“俗”文化之間歷史地存在著的內部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其中與矛盾對立并存的和諧統(tǒng)一的一面,更加深入解讀文本。

        《水滸傳》;李逵;殺四虎;“雅”觀“通俗”

        有關古代通俗小說的代表作之一《水滸傳》中“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故事的考論已經是很小的題目了,至于又僅關注其“細節(jié)”,則屬小之又小。但這一方面因為這個故事的框架淵源早已經人揭出,僅余細節(jié)似可以考論;另一方面研究者管窺蠡測,努力于“窄”而“深”的探求,既是一種不可偏廢的角度與路徑,也似乎可以引出通俗小說文本閱讀考據之必要性與重要性的認識,建立一種我所稱之謂“雅”觀“通俗”的小說讀法。所以仍不避瑣屑之嫌,以此一故事之細節(jié)的考證為據,試論如下。

        一、“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細節(jié)溯源

        《水滸傳》百回本第四十三回寫“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故事大略如下:

        1、李逵背娘上沂嶺,“捱得到嶺上松樹邊一塊大青石上,把娘放下”,自己去尋水;

        2、“李逵聽得溪澗里水響,聞聲尋路去,盤過了兩三處山腳”,就溪中取水而回,已不見娘;

        3、李逵尋娘“尋到一處大洞口,只見兩個小虎兒在那里一條人腿”,知道娘是被老虎吃了,先于洞外殺一小虎,后追入洞中又殺一小虎和刺中一母虎,追母虎出洞后又殺一公虎,“一時間殺了母子四虎”①。

        對此,魯迅先生《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支日記》考證云:

        宋洪邁《夷堅甲志》十四云:“紹興二十五年,吳傅朋說除守安豐軍,自番陽遣一卒往呼吏士。行至舒州境,見村民穰穰,十百相聚,因弛擔觀之。其人曰,吾村有婦人為虎銜去,其夫不勝憤,獨攜刀往探虎穴,移時不反。今謀往救也。久之,民負死妻歸,云,初尋跡至穴,虎牝牡皆不在,有兩子戲巖竇下,即殺之,而隱其中以俟。少頃,望牝者銜一人至,倒身入穴,不知人藏其中也。吾急持尾,斷其一足,虎棄所銜人,踉蹌而竄;徐出視之,果吾妻也,死矣。虎曳足行數(shù)十步,墜澗中。吾復入竇伺,牡者俄咆哮而至,亦以尾先入,又如前法殺之。妻冤已報,無憾矣。乃邀鄰里往視,輿四虎以歸,分烹之。”

        并曰:“案《水滸》敘李逵沂嶺殺四虎事,情狀極相類,疑即本如此等傳說作之?!兑膱约字尽烦蓵谇莱?1165),此條題云《舒民殺四虎》?!雹?/p>

        魯迅此說甚是,但猶有未盡。因為二者“情狀極相類”處,主要在上列妻子或母親為虎所害和于洞里洞外殺四虎報仇的故事架構;而在細節(jié)上,比較“如此等傳說”《舒民殺四虎》的大體只是“粗陳梗概”③,“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的描寫顯然更加具體細致,內涵豐富,從而殺虎人形象有了重大變化,主要有三:

        1、李逵負母至嶺頭一塊大青石上坐等,自己奉母命尋水;

        2、李逵自山腳下溪中以石頭香爐取水而回;

        3、李逵“殺四虎”過程中以刀刺“母大蟲尾底下”之“糞門”而殺之。

        這些由全知角度出發(fā)的細節(jié)描寫使行動中的殺虎人李逵形象,比較其自述殺虎經歷的原型舒民,無疑是更加立體和豐滿了。同時“殺四虎”故事的內蘊也由前者的比較單純而變得豐富復雜,情理備至,實現(xiàn)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的超越。

        一般說來,我們以這一超越為《水滸傳》作者的獨創(chuàng),應該是不錯的。然而實際的情形卻不然,細考之竟也如其故事架構一樣,是從前代文記中“情狀極相類”者挪移變化而來。按南朝梁蕭繹《金樓子》卷六《雜記十三上》載:

        孔子游舍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與戰(zhàn),攬尾,得之,內于懷中。取水遠,問孔子曰:“上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殺虎持虎頭?!薄爸惺繗⒒⑷缰?”子曰:“中士殺虎持虎耳?!庇謫?“下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殺虎捉虎尾?!弊勇烦鑫矖壷?,復懷石盤曰:“夫子知虎在水,而使我取水,是欲殺我也?!蹦擞麣⒎蜃?。問:“上士殺人如之何?”曰:“用筆端。”“中士殺人如之何?”曰:“用語言?!薄跋率繗⑷巳缰?”曰:“用石盤。”子路乃棄盤而去。④

        以此與上列“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之細節(jié)相對照,二者“情狀極相類處”有三:

        1、“孔子游舍于山,使子路取水”,與李逵奉母命取水,都是奉長者之命,從山上往山下為其取水;

        2、子路殺虎“持虎尾”,而李逵殺虎以刀刺“母大蟲尾底下”之“糞門”,都是從“虎尾”或“虎尾”處得之; 3、子路銜恨,欲殺孔子,而“復懷石盤”,與李逵為取水而“雙手擎來”石頭香爐,所用均石頭器物。

        盡管這些“情狀極相類處”基于各自不同的事理,但其相類若此卻不像是出于偶然,從而可以認為這些相類處就是“黑旋風沂嶺殺四虎”從“孔子游舍于山”挪移變化來的。理由亦有三:

        一是從能夠想像的作者生平與學養(yǎng)看可信如此?!端疂G傳》作者或作者之一的羅貫中生平事跡固然不詳⑤,但他生當元明尊孔讀經的時代,又作為小說家,必是雜學旁收,應是熟知《金樓子》“孔子游舍于山”的故事,順手拈來化用到“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的描寫中去。而以孔子“好勇過我”(《論語·公冶長》)的學生子路比李逵,在元代東平文學中已有先例。如應是比《水滸傳》較早的高文秀《黑旋風雙獻功雜劇》中形容李逵,就說“恰便似那煙薰的子路,墨染的金剛”⑥。高文秀是元初東平人,可知說李逵而擬于子路,是元初東平文學中就有了的。從而“東原羅貫中”⑦比較其他作家更為熟悉,運用也更加得心應手。

        二是“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敘事中已隱約點出以子路殺虎為原型的謎底。即書中在寫李逵殺虎后眾獵戶見了,齊叫道“不信你一個人如何殺得四個虎?便是李存孝和子路,也只打得一個”云云,雖然以李存孝與子路并提而又以子路殿后,但寫李存孝打虎的《殘?zhí)莆宕费萘x傳》也署名羅貫中所作,可知除《舒民殺四虎》之類傳說是“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故事的原型之外,還應該看到“孔子游舍于山”故事中的子路殺虎所給予“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描寫精神上的啟迪;而除卻“四虎”之數(shù)外,可以認為“孔子游舍于山”故事中的子路殺虎是羅貫中筆下包括李存孝打虎、李逵殺虎乃至武松打虎故事共同的原型。這也就是說,《水滸傳》的作者或作者之一同時是《殘?zhí)莆宕费萘x傳》的作者羅貫中⑧,雖然在寫“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時受《舒民殺四虎》的影響,但他無論寫李存孝、李逵或武松打虎,都是沿襲借鑒了元初水滸戲以李逵擬于子路的流行做法,溯源則是他所熟悉的《金樓子》“孔子游舍于山”的故事。

        三是明人評點也認可其如此。對《水滸傳》寫李逵打虎祖擬于子路打虎一點,明人曾于上引“也只打得一個”句下評曰:“博學君子亦知子路打虎故事么!”僅舉“子路打虎故事”而不提存孝打虎,可知評者意中正是以“子路打虎故事”而不是存孝打虎故事為李逵打虎故事所本;而且這樣以問句略一提點出之的做法,似也顯示在評點者看來,這一謎底雖未至于盡人皆知,但在那時讀者中也并非很深的秘密。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認為,“黑旋風沂嶺殺四虎”寫李逵從山上往山下去取水以及用石器等與上引“孔子游舍于山”故事“情狀極相類”處,乃直接或間接地從后者模擬脫化而來,與其故事構架同屬事有所本,乃因故為新。

        二、“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細節(jié)釋義

        比較《夷堅志·舒民殺四虎》之類“傳說”的影響主要是使《水滸傳》“黑旋風沂嶺殺四虎”成為了一個驚險的“故事”,《金樓子》“孔子游舍于山”所給“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細節(jié)描寫的影響,才是使這一偶然的恐怖的虎害故事有了充足的泛詞余韻,上升到了真正藝術的“有意味的形式”⑨,既驚險動人,又情味雋永,有了折光人物性格的藝術效果。

        這一效果可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從李逵雖性質粗鈍,但能不厭母親之絮叨,費盡周折,下山取水,可見其純孝之心;二是從李逵奉母命取水,把已經年邁失明的母親孤身一人安頓在嶺上坐等,而完全沒有慮及嶺上有野獸出沒的危險,以致母親死于虎吻,且后來亦不曾有半點后悔與自責,又可見其性質確屬粗鈍。宜乎第十四回《吳學究說三阮撞籌,公孫勝應七星聚義》寫“阮小二叫道:‘老娘’”下金圣嘆夾批評曰:“突然叫聲老娘,令人卻憶王進母子也。試觀王進母子,而后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門,斯言為不誣也。三阮之母,獨非母乎?如之何而至于有三阮也?積漸既成。而至于為黑旋風之母,益又甚矣。其死于虎,不亦宜乎!凡此等,皆作者特特安排處,讀者宜細求之?!币詾橛许矩熇铄又?三是通過取水、殺虎刺“糞門”和用石器等,總體上以與“孔子游舍于山”中的子路作比,隱譏李逵之為人,實是比“下士”還等而下之才。這就層層遞進,凸顯或深化了李逵形象的性格。

        但如上第三點效果的產生,并非相關描寫自身直接的結果,而是由于其因故為新中帶有了“春秋筆法”的特點。所謂“春秋筆法”,又稱“書法”,是指孔子作《春秋》為“避當時之害”,而故意“微其文,隱其義”⑩的一種文章寫法。這種寫法就是史家可以在不便“直書”的地方,采用或隱諱,或含糊,或側面,或委婉,或暗射等手法,使史書盡管不歪曲歷史,卻不露或只是有分寸地顯露事實與本意,達到“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左傳·成公十四年》)的目的。這種筆法的極致,就是晉人杜預所謂“一字為褒貶”[11],即不是通過議論說明,而是通過遣詞用句的這樣或那樣的特別方式,暗寓史家對所寫人與事或褒或貶的看法。這種筆法的運用自然主要體現(xiàn)在寫人敘事的細節(jié)上。古代小說仰攀史部,作為“史之余”,有時也不免承襲了這古老的“春秋筆法”傳統(tǒng)。在筆者看來,“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中的某些細節(jié)描寫正是運用了“春秋筆法”以見作者之寓意與褒貶的,分述如下:

        首先,寫李逵以刀入“糞門”殺虎暗含貶義?!昂谛L沂嶺殺四虎”的描寫中也曾提及“母大蟲尾”,倘使寫李逵如舒民那樣“急持尾,斷其一足”而趕殺之,則其在士殺虎的品級中就一如子路為“殺虎捉虎尾”的“下士”了。但李逵甚至未能如舒民那般,而是從老虎“尾底下……糞門”用刀,把老虎刺殺了。雖然這在一般看來已與“下士殺虎捉虎尾”沒有什么相干,但深細辨之,則從作者特別點出“把刀朝母大蟲尾底下”可知,作者不僅仍是在借“捉虎尾”做文章,而且更下至“母大蟲尾底下”的“糞門”,以極寫李逵尚且不如“殺虎捉虎尾”之“下士”,乃更等而下之人。這是作者對李逵欲盡孝心,卻因粗蠢誤了母親性命的貶斥之筆。

        寫李逵以刀入“糞門”殺虎暗含貶義,還可以從與同書寫武松打虎相對照看得出來?!端疂G傳》作者以武松為書中“第一人”[12],我們看“景陽崗武松打虎”,是將“半截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第二十三回),然后拳打腳踢,把老虎打死,是只在“虎頭”上用力,而全然不及于“虎尾”,更無論“糞門”!以此核之以孔子“士殺虎”之論,豈不是《水滸傳》明確以武松為“殺虎持虎頭”之“上士”,而相比之下,李逵豈非連“殺虎捉虎尾”的“下士”也還不如了嗎?

        其次,寫李逵取水用石頭香爐,似擬子路“懷石盤”欲殺孔子,亦暗含貶義。上述李逵與子路的同用石器,雖居心善惡迥異,但作為李逵為孝敬母親取水而實際是害了母親情節(jié)中的一個突出細節(jié),寫以石頭香爐盛水而回,看似體現(xiàn)了他的聰明能干,但客觀的效果卻是作為取水中的一個曲折,加重了這一樁蠢事的惡果,與子路“懷石盤”的實際取向沒有什么兩樣。這正近乎《春秋》書“趙盾弒君”(《左傳·宣公二年》),乃所謂趙盾雖不親弒君,而君卻因趙盾未救而死,應該視作《水滸傳》作者曲擬“孔子游舍于山”故事中子路“懷石盤”的“春秋筆法”,也有深切貶責之意存焉。

        最后,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作為“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余波的李逵回到山寨與眾人相見一段描寫所暗含對李逵的貶義。但這必須結合了“孔子游舍于山”中士分三等之論的由來才容易明白。按《老子》曰: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為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對照可知,“孔子游舍于山”中士分三等的對話形式正是來源于上引《老子》有關“士聞道”的名言。在此基礎上,“黑旋風沂嶺殺四虎”寫李逵回山之后一段文字的奧義就容易明白了。第四十四回寫李逵回到山寨:

        李逵訴說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因此殺了四虎。又說假李逵剪徑被殺一事。眾人大笑;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的兩個活虎上山,正宜作慶?!北姸嗪脻h大喜,便教殺牛宰馬,做筵席慶賀。

        這里寫“李逵訴說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等事,固然有值得“大笑”“作慶”的成分,但畢竟李逵此行是為了“取娘”,李逵的娘“被虎吃了”,卻得不到包括晁、宋(宋江尚且以“孝義”著稱)在內眾人的半點同情與安慰,這至少從發(fā)生在以“孝義”聞名天下的宋江身上來說,著實令人費解!對此,明人評點說:“他的娘被老虎吃了,倒都大笑起來,絕無一些道學氣。妙,妙!”實乃不明就里而曲為之說;近人薩孟武著《水滸與中國社會》一書中則解為“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道德,乃是因為他們的倫理觀念與紳士的倫理觀念不同”[13]。這固然可備一說,但筆者認為,聯(lián)系上述“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以“孔子游舍于山”為本事的實際,與其從今天“意識形態(tài)”或“階級分析”的角度作解,也許還不如從“孔子游舍于山”中的“士殺虎”之論的框架擬于《老子》的“士聞道”作想,以為上引“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中寫“眾人大笑;晁、宋二人笑道”云云,是又并《老子》“士聞道”的具體內容一起沿襲化用了。

        具體說來,就是此節(jié)描寫實乃《水滸傳》作者擬《老子》“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的戲筆。這一戲筆所顯示之“道”,一面是暗譏李逵之“孝”道非“道”,即包括晁、宋在內“眾人”的“大笑”,不在于表現(xiàn)“眾人”的似無心肝,而在于以晁、宋等眾人的不屑一顧,顯示李逵粗蠢誤母之行的不值得同情,從而貶責愈深。另一面作為全書表現(xiàn)主題的有機成分,所體現(xiàn)的是百零八個“妖魔”乘時下世“替天行道”之“道”。具體說是作者寫李逵此番下山,根本用心不在“取娘”,也不在“殺四虎”,而在于引朱富、李云“兩個活虎上山”,以湊合“一會之人……數(shù)足”(第七十一回)。所以,李逵“取娘”不成固然是世俗人情上的遺憾,值得同情,但在《水滸傳》寫“眾虎同心歸水泊”來說,不過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內容,只有李逵此行的“替天行道”,促進了梁山“一會之人……數(shù)足”才是重要的。此目標既然已經達到,作為由頭的李逵取娘之事自然不必再說,從而僅以“眾人大笑”一笑了之,而于朱富、李云“兩個活虎上山”,卻以“晁、宋二人笑道……正宜作慶”,給以特筆強調和突出。其用筆輕重,一以全書敘事的主要目標為裁量。讀者不當作一味揣摩情景的刻板寫實之文粗漫看待,而應視為胸有全局、匠心獨運的神來之筆深味其奧義。

        總之,從文本淵源于“孔子游舍于山”和遠祖《老子》“士聞道”名言以及所用“春秋筆法”暗寓的意義看,“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的細節(jié)描寫中包含對李逵形象的具體而微的評價,總體上對當下李逵的為人行事貶過于褒,是全書寫李逵作為“天殺星”雖好人卻不完全是好的一個方面。至于其因故為新和采用“春秋筆法”,則是《水滸傳》作者以才學為通俗小說的精彩表現(xiàn)。讀者于此等描寫處,似當全神貫注,用些“治經”式考據的功夫,才有可能得故事之奧義與作者之深心。

        三、“雅”觀“通俗”的小說讀法

        以上考論表明,作為古代通俗小說名著《水滸傳》的“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一節(jié),除卻其故事框架疑從《夷堅志》所載《舒民殺四虎》“此等傳說”作之之外,其細節(jié)描寫還從蕭繹《金樓子·孔子游舍于山》進而《老子》“上士聞道”云云的哲人文士之作脫化而來。加以近年來筆者已曾考論《三國演義》“玄德學圃”、“聞雷失箸”等化用《論語》之例[14],考論《水滸傳》書名與《詩經·大雅·綿》[15]、宋元話本《錯斬崔寧》與《詩經·衛(wèi)風·氓》[16]的聯(lián)系等,積累至本文的探索乃逐漸意識到,古代通俗小說的考索,自然不能不往“傳說”與“話本”的方向上求其下層社會俗文學的源頭,但同時也要看到其與上層社會雅文化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必要時做“俗”中求“雅”,“雅”觀“通俗”的探討。這也許不失為通俗小說的一種解讀之法,有關思考具體如下:

        (一)古代通俗小說其實都是“雅”人做的。今天所見古代通俗小說如《水滸傳》,溯源雖然可以到宋元市井勾欄瓦舍的說話藝術,但那畢竟只是“源”而已,流傳到今天的文本,卻基本上都是由羅貫中那樣的飽學之士創(chuàng)作或加工寫定的。雖然羅貫中等早期通俗小說作者的身世生平至今大都是謎,但就時代與所著書懸想其人,也當是讀書做官不成,百無聊賴,退而為小說以抒其憤的天才文藝家。他們創(chuàng)作的意圖,不排除有把從飽讀經典所接受上層社會的“雅”化為下層社會的“俗”的可能。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小說創(chuàng)作不免熔經鑄史和化用典故,而且為了無礙于“通俗”的緣故,這種熔鑄化用還當力求無跡可求,使其寄思甚深,托情甚隱。這個結果就是通俗小說無不有經史等雅文化復雜而深細的羼混滲入,讀者須“雅”觀“通俗”,才能真正了解其有關描寫的內蘊與指向。

        (二)古代通俗小說本質上不是俗文學,而是以“俗”傳“雅”、“俗”中有“雅”、貌“俗”而神“雅”之文學。古代“通俗”之義本就重在化“雅”為“俗”和以“雅”化“俗”。漢服虔有《通俗文》已佚,清翟灝有《通俗編》,都是學者文人為俗人所作;而《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中有詩句云:“話須通俗方傳遠,語必關風始動人?!泵鞔_認為“話”雖然要“通俗”,但“語”即“話”的具體內容卻必須“關風”。而《毛詩序》云:“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薄瓣P風”的內容當然是從經典主要是儒家經典來的。這就決定了“通俗”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以化“雅”為“俗”的手段,達到以“雅”化“俗”的目的。從而古代通俗小說無論內容與形式,都不免有經史典籍雅文化內容的大量滲透與制約,實際是“俗”中有“雅”、貌“俗”而神“雅”之文學。古代通俗小說的這一特點,正體現(xiàn)了歷來統(tǒng)治階級主導一代思想文化潮流的一般規(guī)律性?!把拧庇^“通俗”首先是要認識到通俗小說之俗,雖然有其題材內容手法上來自民間的本然之俗,但也有為量不小的化“雅”為“俗”之俗即“俗”中之“雅”,把“通俗”小說作“俗”中有“雅”的研究對象看待,自覺從通俗小說文本與“雅”文化密切聯(lián)系的角度深入鉆研,考論結合,庶幾能有意外的收獲。

        (三)“雅”觀“通俗”的目的是深入解讀文本,揭蔽古代“雅”、“俗”文化之間歷史地存在著的內部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中與矛盾對立并存的和諧統(tǒng)一的一面,以更深入解讀文本。學界長期以來,一般認為《水滸傳》等通俗小說源自宋元說話藝術,敘述與描寫唯求逼真與生動,不可能有什么值得深求的微言大義,當然也就不需要如本文“治經”式考據的態(tài)度與做法。這種認識養(yǎng)成并助長了通俗小說文本解讀偏重作品整體思想內容與藝術的特色的概論式批評,阻礙了“雅”觀“通俗”研究態(tài)度與方法的形成,長時期中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古代通俗小說研究的深入發(fā)展,乃至近一二十年來,致力于通俗小說特別是名著文本解讀的學者越來越少,是很可令人憂慮的現(xiàn)象。而本文所謂“雅”觀“通俗”的小說讀法,與過去直觀故事情節(jié)與人物形象的概論式批評相比,更注重通俗小說文本內在細微處所受雅文化影響的一面,力求通過對文本細節(jié)所受雅文化影響的探考,深窺其上、下層文化互滲互涵、交織交融的特點,進而從通俗小說的視角還原中華古代文化既異彩紛呈又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本質,加深對中國乃至人類歷史文化統(tǒng)一性的認識。

        (四)“雅”觀“通俗”是“窄”而“深”研究,需要更沉潛的鉆研和更廣博的知識。作為帶有“治經”特點的“雅”觀“通俗”的小說讀法,理論上雖然不排斥對文本的宏觀把握,但顯然更偏重文本細節(jié)所脫化自雅文化淵源的推考與研討,從而多要自小觀大,就具體而微的現(xiàn)象下判斷,著眼點雖小,而關懷甚深,“從極狹的范圍內生出極博來”[17],則必然難度較大。這就要求研究者不僅要有“雅”觀“通俗”的自覺性,更要有傳統(tǒng)文化的廣博知識;不僅能對作者一般地知人論世,更要能夠讀作者所可能讀過之書,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創(chuàng)作的原生態(tài),在近乎“體驗”的狀態(tài)下還原文本產生的可能情景而易于洞幽燭隱。這對于今天去古已遠的學者來說,除本文識小之例或可能偶得之外,即使僅就一書全部文本會通內外,遍察幽隱,恐亦非多年沉潛而難得有大的收獲。因為即使前代讀者去古為近,或又兼以博學多才,也未必不有見不到處。例如清初金圣嘆是何等才情,其評《水滸傳》雖于“武松打虎一篇”與“李逵取娘文中……一夜連殺四虎一篇”(金批本第四十二回)贊不絕口,多能見微知著,可謂心細如發(fā),目光如電,但由于其全副精神,專注文法,而于如上故事構造之本事源流、情韻神理,竟全無感受,更不曾說到孔子、老子等。這就很可能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而古代通俗小說之與其前代典籍文化間盤根錯節(jié)、騎驛暗通之復雜深刻的聯(lián)系,以及通俗小說經典的似易讀而實難明,都于此可見一斑。

        當然,諸如“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細節(jié)化用經史文獻、采用“春秋筆法”之類,在通俗小說中既非絕無僅有,所以有必要提出所謂“雅”觀“通俗”的小說讀法;但是,畢竟古代通俗小說作者作為“雅”士也不至于完全脫俗,又其為此類小說本是寫給俗人看的,其“俗”中含“雅”不會也不應該是處處設伏,讀者雖須隨時警惕,但更要實事求是,可疑處有疑,實有處說有,而不應該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況且我們所謂“雅”觀“通俗”,本是一種欲求甚解的研究態(tài)度與做法,而讀書特別是小說卻是可以不求甚解的,如《水滸傳》等通俗小說名著的一大優(yōu)越處,又是可以淺讀得淺,深求得深,并非一定做到“雅”觀“通俗”的地步才可。所以“雅”觀“通俗”雖可以為小說閱讀之一助,但主要是為研究者試說法。因為研究者務求甚解,則非有“雅”觀“通俗”之心,又于可觀之處隨時以觀,才有可能洞悉幽隱,發(fā)現(xiàn)伏藏,不辜負作者之心,而真得古代通俗小說文本之深義。

        [注釋]

        ①李永祜點校,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570頁。本文如無特別說明,凡引此書均據此本,僅隨文說明或括注回次。

        ②《魯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頁。

        ③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版,第54頁。

        ④梁元帝:《金樓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01頁。

        ⑤《水滸傳》的成書與作者向存爭議,筆者相信羅貫中為《水滸傳》的作者或主要作者,故本文以下涉及《水滸傳》作者只提羅貫中一人。

        ⑥臧晉叔編:《元曲選》(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重排版,第688頁。

        ⑦庸愚子:《三國志通俗演義序》,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⑧在羅貫中對兩書著作權的問題上,學術界尚無共識,但兩書寫打虎的相似性,有可能加強羅貫中是兩書作者的認識。

        ⑨克萊夫·貝爾:《藝術》,周金環(huán)等譯,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頁。

        ⑩杜預:《春秋左傳序》,《春秋左傳正義》卷首,阮元??獭妒涀⑹琛废聝?,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第1707頁。

        [11]《春秋左傳正義》卷首,阮元??獭妒涀⑹琛废聝?,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第1707頁。

        [12]陳曦鐘,侯忠義,魯玉川輯校:《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86頁。

        [13]薩孟武:《水滸與中國社會》,長沙:岳麓書社,1987年版,第12頁。

        [14]參見拙著《齊魯文化與明清小說》,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版,第81頁。

        [5116]參見拙著《傳統(tǒng)文化與古典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252頁,第415頁。

        [17]梁啟超語,轉引自謝桃坊:《回顧梁啟超與胡適在東南大學的國學講演》,《古典文學知識》,2011年第1期。

        杜貴晨,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I207.41

        A

        1003-8353(2012)03-0079-06

        [責任編輯:曹振華]

        猜你喜歡
        黑旋風李逵通俗
        黑旋風鋸業(yè)榮獲“單一產品冠軍”和“科技小巨人”稱號
        石材(2022年4期)2022-06-15 08:54:48
        Sumo Wrestling
        黑旋風
        論《水滸傳》中李逵悲劇命運的成因
        名家名作(2019年7期)2019-09-19 07:39:13
        我的“黑旋風”
        不打不相識
        快樂語文(2017年26期)2017-11-15 06:13:24
        青春飛揚(女通俗合唱)
        心聲歌刊(2017年4期)2017-09-20 11:43:50
        水滸新傳
        當代教育(2017年2期)2017-06-24 23:36:01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快樂語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43
        宋江給李逵的一封信
        小說月刊(2015年12期)2015-12-17 01:08:17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麻豆| 9丨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 国产丝袜长腿在线看片网站|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机版| 在线精品国内视频秒播|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偷拍|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4hu四虎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 高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一区三区蜜桃| 免费看黄色电影| 亚洲AV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亚洲综合网 | av片在线观看免费| 202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婷婷开心五月亚洲综合| 乱码av麻豆丝袜熟女系列|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偷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37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张筱雨| 色yeye免费视频免费看| 人妖系列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本无码网站|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成AV人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精品在线| 久久不见久久见中文字幕免费| 夜夜春精品视频| 白白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美女高潮无遮挡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专区| 91精品国产92久久久| 免费看泡妞视频app| 亚洲日韩成人无码不卡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性瑜伽| 成 人免费va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