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光明
(新疆師范大學 初等教育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3)
雖然是暑假,又是20天的短期培訓班,但是,為了保證培訓效果,新疆師范大學小學語文國培班一切從參訓教師需求出發(fā),聚焦一線課堂,聘請小學一線教學名師上現場觀摩研討課。同時,學科負責教師、班主任以及全體學員一起備課、磨課,把案例教學與參與式、情景式、探究式、驅動式相結合,大大增強了案例教學的吸引力與感染力,發(fā)揮了案例教學應有的功能和效果。參培教師們不僅目睹了一線名師高超的教學藝術,聆聽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從名師、學科專家、同行中學會了備課、探究、鉆研文本。
名師們的課大多賞心悅目,精彩紛呈,除了其扎實的語文基本功,更得益于對課文的鉆研。如何從課文相同的字詞句篇中找尋不一樣的教學設計,是語文教師素養(yǎng)的體現?!肮Ψ蛴迷趥湔n上,本領顯在課堂上”。
第一次在沒有教學參考書、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備課,老師們束手無策,盡管教了幾年或者幾十年的書。
備課就是鉆研文本、思考教學的過程。
第一遍:弄清教材單元要求,尋找編者目的意圖,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
第二遍:梳理課文內容結構,把握文章美點妙點,掃清文章的言語障礙。
第三遍:推敲板塊環(huán)節(jié)流程,把控主次時間分配,落實語文的聽說讀寫。
苦思冥想的老師們似乎找到了路徑,開始嘗試著思考梳理這些問題。時而讀讀,時而寫寫,時而劃劃,緊鎖的眉頭舒展了許多。一節(jié)課,二節(jié)課,終于有老師寫出了屬于自己的教案。
小組討論:前后左右四人小組開始討論。老師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備課思考,開始述說各自的教學設計。集思廣益,集體備課,大家有了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代表發(fā)言:每個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講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流程、練習設計及時間分配。
質疑問難:說完了,還不能坐,必須接受其他小組的質疑提問。問題一個接一個,看誰的問題尖銳有力,一針見血;看誰的回答準確清晰,切中要害。
做為學科教學論的主持專家,不僅是理論工作者,也應該是一個實踐者。因為理論從實踐中來,更應當回到實踐中去。我當場拿出了自己的《北京的春節(jié)》教學設計。
第一板塊:學生說說自己的春節(jié)
關注學生語言表達與興趣
第二板塊:閱讀文本,看看作者老舍筆下的春節(jié)有什么不同?
一是比較探究:內容時代不一樣老北京-新時代。
表達方法不一樣順敘、時間節(jié)點、詳略。
二是細讀文本,梳理作者表達方式特點。
體會感受作者謀篇布局、遣詞造句。
第三板塊:復述、感受作者筆下老北京春節(jié)的內容、氣息
關注學生語言表達與積累運用。
第四板塊:借鑒作者老舍的表達方法,說寫自己的春節(jié)。
首先列提綱,說說自己的春節(jié)。注意順敘、節(jié)點、詳略。
然后寫作、述說、修改自己筆下的春節(jié)。
年輕的班主任馬季老師在跑前忙后地為班級服務的同時,為大家準備了《北京的春節(jié)》說課稿。學員們被馬老師規(guī)范精彩的說課吸引住了。
院長趙建梅博士第一個提問,大家爭先恐后地提問。
“教師只關注了語言文字的表達運用,思想情感教育如何體現落實?三個維度不能少!”
“2011版課程標準,一再提醒我們關注字詞教學,請問讀讀、說說、議議能否解決問題?考試怎么辦?”
“寫作練習的要求和標準是什么?”
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具體。前面講座中的“與課文內容分析說再見”,“語文教學要進行轉身”等等觀點,參訓教師們似乎都忘了。老師們怕考試,關注的是學生成績與班級排名!
再上網查找名師的錄像、教案。
備課、討論、說課、質疑、辯論。
經過這樣的幾個來回反復,名師的課還沒有上,學員們對課文、教案、課標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四)學會學習。
來自浙江湖州的特級教師肖紹國老師的課果然不同凡響。
六年級的《北京的春節(jié)》,課前交流從上網說起,一下就拉近了師生距離,更為主題的展開做了充分的鋪墊。接著從課題入手,展開了老舍筆下的老北京的幾幅畫卷:臘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請同學從入口、入耳、入眼、入鼻處找出京味十足的詞語。
同學讀、說、議、演,充分感受老舍的遣詞造句,以及京腔京韻。個人讀、集體讀、配樂讀,充分感受老舍的京腔京韻。
肖老師棋高一招,抓住重點段落的重點詞句,讓學生充分地比較體會老舍先生的語言魅力,從而歸納出老舍先生的語言風格:重復、簡約、留白、平實。
肖老師把控自如,從容不迫,張弛有度。兩節(jié)課上下來,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情趣融融,笑語盈盈。
聽課老師們?yōu)樾そB國老師扎實的語文素養(yǎng)所嘆服,更被他文本解讀的能力所折服。
因為參訓學員有了先前的一系列活動,聽課倍加認真,特別是課后的交流探討活動,大家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肖老師應接不暇。詩畫語文、表達運用、文本鉆研不再只是理論口號,而是一個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為言語而教,為激發(fā)學生的言語生命而教,成為所有聽課老師們的共識!
學科負責老師為我們準備了兩篇課文,讓我們利用晚自習獨立備課,而后每個人都要上講臺說課。開始聽到這樣的消息,我的頭都大了,這些年無論何時上課都沒有離開過教學參考書,怎么寫???還是每次兩課時的教案?真是叫人抓耳撓腮??!在大家的一片騷動中學科負責老師不停地鼓勵著大家:“試試,寫個簡單的教學思路,看看我們的教學和名師有什么不同!”“靜下心來!靜下心來!”“先讀讀課文,在文章中圈圈畫畫,找找線索?!笨粗覀儫o從提筆的樣子,韓老師不停地給我們提示,漸漸地嘆息聲沒有了,大家的心靜了,開始讀文章,尋找教學的思路,不一會便開始動筆寫了起來,一個半小時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了。第二天晚自習,我們開始說課,寫是硬著頭皮開始,上臺發(fā)言可是要鼓足勇氣的。盡管有諸多的不好意思、膽怯,但我們還是經歷了考驗,說課后還要接受聽者的提問。我覺得韓老師的設計真是別出心裁、層層深入,就如同母雞教小雞如何啄食般的細致。每一位老師的設計都不盡相同,又似乎有著相似之處,有自己對文本的解讀,有自己的設計理念……
班主任老師在讓我們觀摩特級教師的課前,先進行備課、說課活動。我們分成五個小組,獨立寫教案,設計說課稿。激烈的討論交流,切磋質疑,派代表上臺說課。令人感動的是學科負責老師、班主任老師也全程參與,為我們展示自己的教學設計、說課。其中,讓我們“小語班”難忘的是:院長趙建梅博士也親臨班級參與活動,為我們點評指導。
本次國培,理論與實踐并舉。在進行了多天的理論研究之后,學科負責人韓光明老師為我們提供了連續(xù)三天的教育實踐活動——備課、說課、觀課、評課。當我們在說課時,還讓大家共同提出優(yōu)點,以及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他們對課的點評深刻到位,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老師們層出不窮的智慧碰撞,真令我受益匪淺,感覺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就像剛爬出井口的青蛙看到了藍天白云,豁然開朗。雖然說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學員們之間用智慧點燃了智慧,用熱情激發(fā)了熱情,真正形成了探討研究的濃厚氛圍。我真感謝韓光明老師給我們這樣一個鍛煉自己專業(yè)能力的機會。
肖紹國老師的課結束了,孩子們意猶未盡,聽課的老師們也意猶未盡。為什么肖老師的語文課堂有這么大的魅力呢?我想處處體現了“美”。肖老師上的兩節(jié)課處處洋溢著情境的“美”。在《北京的春節(jié)》一課中,是一幅幅美麗的節(jié)日畫面,充滿年味,美不勝收。老師和孩子們在這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中徜徉著,享受著。學生學得快樂、輕松,我們聽得享受、難忘。肖老師上的兩篇課文語言寫得美,肖老師讀得更美。在音樂聲中,肖老師輕輕地、深情地讀,指導孩子們用心體會后再讀,讀出了文字的美,讀出了節(jié)日的美。在課堂上,我還感受到肖老師心靈的“美”?!澳愫冒粞?!”“沒關系,大膽地說?!鳖愃频恼Z言鼓勵著學生。這種尊重學生,真正以學生為本的態(tài)度是多么難得。這些源于肖老師對學生的愛,源于肖老師那美好的心靈。
學院自2010年10月承辦第一期國培置換培訓班開始,前后已開班四期,在學校組織的考核評比中,連續(xù)三屆獲得一等獎。這里有學校成教院的組織協調,學院的服務管理,以及班主任的悉心配合,作為學科項目負責人的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國培的指導思想:從參訓教師需求出發(fā),聚焦一線教師課堂,解決參訓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要確保這一思想落到實處,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課程內容上,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服務于實際需要;課程隊伍上,省域外專家,特別是一線優(yōu)秀教師、教研員不少于三分之一;學習方式上,注重案例學習,關注能力提升。
暑假短期培訓班請教學一線名師上課,通過集體備課、說課、議課,大大提升了參訓教師的教學能力。遺憾的是時間短了點,如果可能,請參訓教師們自己再上面這些課,收獲應該會更大。因為:告訴我,我會遺忘;通過展示,我或許會明白;只有參與,我才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