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春(渭南市杜橋中學體育組 陜西 渭南 714000)
乒乓球運動技術名詞。指比賽時每一個回合中的第一次擊球。運動員將球拋起,光擊中本方臺面一次,并越網(wǎng)或擦網(wǎng)落在對方臺面。雙打時須將球先擊中本方右半?yún)^(qū)臺面一次,并越網(wǎng)落在對方的右半?yún)^(qū)臺面。每方都有輪換發(fā)2分球的權利,如雙方均得10分時,每方輪換發(fā)1分球,直至比賽結束。按身體方位有正手發(fā)球、反手發(fā)球之分;按身體姿勢有站立式發(fā)球和下蹲式發(fā)球之分;按拋球高度有低拋發(fā)球和高拋發(fā)球之分。發(fā)球時靈活多變,常能直接得分或為下一板球的進攻創(chuàng)造條件。
乒乓球運動技術名詞。是以球拍推擊球的一種技術。有擋球、快推、快撥、加力推、減力擋、推下旋、擠推、拱推等。特點是站位近,變化多,速度快,動作小,在相持或防御時使用能起到調動對方和助攻的作用。
乒乓球運動推擋球的一種。動作要點是:擊球前,前臂與臺面平行伸向來球。球拍觸球時,前臂和手腕稍向前移動,借助來球的反彈力將球擋回。拍面接近垂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的中部。特點是力量輕,球速慢,動作簡單易掌握。
乒乓球運動技術名詞。是比賽中爭取主動和得分的重要手段。按身體方位有正手攻球、反手攻球、直拍反面攻球、側身攻球;接站位有近臺快攻、中臺快攻。遠臺快攻;按動作有快抽、拉抽、掃抽、扣殺。特點是種類多,球速快,力量大。
又稱近臺快抽。乒乓球運動攻球的一種。動作要點是:(1)擊球前,左腳稍前站立,身體離臺約50厘米;(2)當來球將落至臺面時,前臂外展將球拍后引至身體右側稍后;(3)當來球從臺面彈起時,上臂帶動前臂向左前上方快速揮動,并配合前臂內(nèi)旋的動作他拍形前傾,在上升期擊球的中上部;(4)擊球過程中,身體重心從右腳移至左腳,擊球后球拍繼續(xù)揮至頭部高度,然后迅速還原成擊球前的準備姿勢。特點是站位近,動作小,球速快。若配合落點變化則可創(chuàng)造更體扣殺機會。
乒乓球運動術語。擊球者在移動過程中依靠下肢完成的各種動作。包括單步、跨步、滑步、交叉步等,有時需要將其中兩種或兩種以上步法結合起來使用。練就起動快,移動及時、到位的步法,能保持合適的擊球位置,提高動作質量,又能擴大控制球的空間。
乒乓球運動步法的一種。指以一腳的前腳掌為軸,另一腳向前、后、左、右某個方向移動一步的步法。特點是移動范圍較小,重心較為穩(wěn)定。多在來球離身體不遠的情況下使用,如上步接近網(wǎng)短球、讓步接追身球等。
乒乓球運動步法的一種。指以一腳向來球方向跨出一大步,另一腳跟著移動的步法。多在米球急、角度大的情況下使用,如“打回頭”、削接左右大角度的來球等。特點是移動范圍較大,身體重心起伏也大,一般適用于打借力球。
乒乓球運動步法的一種。指兩腳幾乎同時向來球方向蹬地,然后以來球異方向的腳先落地、同方向的腳后落地的步法。多在來球角度較大、球速快時采用,如連續(xù)攻(拉)等技術。特點是移動范圍較大,身體重心平穩(wěn),便于發(fā)力。
乒乓球運動步法的一種。指離球遠的腳朝來球方向跨出一大步,并從前面超過另一腳形成交叉狀,另一腳再向來球方向移出一步的步法。多在來球遠離身體的情況下采用,如側身后從球臺左方移至右方大角擊球等技術。特點是移動范圍最大,便于發(fā)力進攻,需要上下肢、腰和髖等部位協(xié)調配合。
總之,在中學生乒乓球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從學生基本技術進行重點培養(yǎng),使大學生對乒乓球基本技術逐步的建立興趣。然后對乒乓球運動進一步的進行升入了解。激發(fā)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積極主動進行學習和鍛煉。通過乒乓球運動是大學生掌握一種鍛煉身體的方法和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使最終打打乒乓球教學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1]許淑萍.乒乓球運動與心理健康[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2.
[2]龔達利,王美春,劉淑玉,等.乒乓球運動對提高靈敏素質的試驗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2.
[3]胡微,張超慧.全民健身路徑管理問題研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1):119-120,112.
[4]孟憲君.大眾流行健身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4.
[5]劉欣華.乒乓球運動使全民健身的優(yōu)勢項目[J].體育函授通訊,1995(3):27-28.
[6]陳毅飛.全民健身運動的十大問題[J].體育學刊.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