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榮 榮春艷 宋瑞榮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術后護理
李成榮 榮春艷 宋瑞榮
重癥急性胰腺炎(SPA)屬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類型,是一種病情險惡,并發(fā)癥多,病死率較多的外科急腹癥,患有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大多需要手術治療,進行清除壞死組織及腹腔引流,術后護理對于疾病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自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出血壞死重癥胰腺炎27例,對15例進行了手術治療,術后我們進行了精心的護理,密切配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15例重癥胰腺炎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年齡28~65歲。平均住院天數(shù)4 d,術后均留置腹腔引流管多枚。術后給予胃腸減壓和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
1.2 臨床表現(xiàn) 15例患者,術后發(fā)熱,體溫達38.5℃以上者8例,術后疼痛劇烈者7例,伴惡心、嘔吐者5例。切口感染者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
1.3 治療結果 治愈13例,占86.7%,死亡2例,占13.3%。
2.1 嚴密監(jiān)測
2.1.1 術后給予重癥監(jiān)護,并持續(xù)低流量吸氧48~72 h。護士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隨時調整護理措施。如詳細記錄每小時尿量,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及時發(fā)現(xiàn)有無腎功能衰竭,體溫過高可物理降溫,鼓勵患者自主排痰,2次/d霧化吸入,必要時人工吸痰,減少肺部感染,預防ARDS發(fā)生。
2.1.2 定期監(jiān)測血糖,離子,生化及肝腎功能等。做好檢驗危急值報告,以便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發(fā)生。
2.2 切口護理
2.2.1 術后患者麻醉清醒后采取半臥位,以利腹腔液體引流,降低切口張力,促進愈合,防止腹腔內感染。切口敷料保持干燥整潔,如有滲出應及時更換敷料,防止切口感染。
2.2.2 術后由于手術情況及胰腺周圍炎癥刺激引起的疼痛,會加劇患者痛苦,應給與止痛治療,征得患者同意可采取術后鎮(zhèn)痛泵止痛,鎮(zhèn)痛效果良好。
2.3 引流管護理
2.3.1 妥善固定引流管,分清每根導管名稱和部位,貼上標識后與相應引流裝置正確連接。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壓,折疊或滑脫,對于術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患者,應加強防范,必要時上約束帶。
2.3.2 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動態(tài)監(jiān)測引流液的胰酶值。引流管留置時間過長,應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引流管周圍皮膚干燥、清潔后涂以氧化鋅軟膏,防止胰液對皮膚的腐蝕。
2.3.3 腹腔沖洗引流 術后灌洗既可將胰腺釋放的毒性酶素稀釋后吸出,又可將殘留的小塊壞死組織排出,我們采取間斷沖洗與持續(xù)引流相結合,保持充分的灌洗和有效的引流。沖洗液采用生理鹽水500 ml+硫酸慶大霉素8萬U+甲硝唑250 ml配置而成,2~3次/d間斷沖洗,2500~3500 ml/d。嚴格記錄腹腔沖洗出入量,沖洗過程中,需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若有呼吸急促,脈搏細速,血壓下降等異常觀察,立即停止沖洗,每日更換引流袋,嚴格無菌技術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2.4 完全腸外營養(yǎng)護理 重癥胰腺炎患者處于高分解代謝狀態(tài),同時由于感染,大量血漿外滲以及手術創(chuàng)傷,如無足夠的熱量補充,患者將處于嚴重負氮平衡和低白蛋白血癥的狀態(tài),而胰腺炎術后必須禁食,留置胃腸減壓,以減少胃液與胰腺的刺激,抑制胰腺分泌。為提高外科營養(yǎng)效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止術后感染,我們采用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將營養(yǎng)物質配入3 L袋,經(jīng)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導管輸入腸外營養(yǎng)液,護理應注意保持輸液通暢,根據(jù)病情調節(jié)補液速度,保證液體在規(guī)定時間內輸完。
2.5 心理護理 患者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機體耐受能力下降,加上切口疼痛等因素,可對患者心理上造成一定影響,具體表現(xiàn)為煩躁,焦慮,壓抑等,護士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針對患者的心理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爭取早日康復。
2.6 健康指導 幫助患者及家屬正確認識胰腺炎易復發(fā)的特性,強調預防復發(fā)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戒煙禁酒,飲食清淡,少量多餐,忌暴飲暴食,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提高術后生存質量。做好出院指導,讓患者及家屬了解胰腺炎的病因、誘因、臨床表現(xiàn)。避免情緒激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重癥胰腺炎的患者起病急,病程長,治療重在強調胰腺休息,減少胰液分泌,避免炎性進展。對于重癥胰腺炎術后患者,主要護理目的在于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提高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整體護理及優(yōu)質護理的廣泛開展,我們真正做到了以患者為中心,因病施治,因人護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34000 吉林通化市中心醫(yī)院護理部(李成榮 宋瑞榮);吉林通化第五人民醫(yī)院(榮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