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商順強 郭偉
大學生交往與人際關系倫理
河南 商順強 郭偉
分析了人際關系對于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性,給出了人際關系倫理的一般概念,并以此為基礎,針對大學生交往中如何做到公平公正交往、如何正確處理異性同學關系、如何進行網(wǎng)絡交往進行了討論與分析。
人際關系;倫理;大學生;交往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主席雅克德洛爾將“學會與人相處”視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美國著名學者戴爾、卡耐基也曾說:“一個人的成功,15%靠他的專業(yè)知識,而85%取決于人際關系”。大量的實踐也證明,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順利度過大學生活、成功走向社會的重要保證。
然而,影響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人際關系倫理”是當代大學生交往的一個主要障礙,同時也是一個往往容易被年輕學子忽視的因素。人際關系倫理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來說,它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處于道德最底線的一種普遍自然法則的行為規(guī)范。這種行為規(guī)范是不便于被明文規(guī)定,而是約定俗成的,并隨著道德標準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趨勢。它是符合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是對人們交際行為的柔性約束,它不同于法律對人類行為的剛性約束。
正因為人際關系倫理是對人們交往規(guī)范的一種柔性約束,所以往往不會引起當代大學生的重視,從而也造成了當代大學生在交往中出現(xiàn)尷尬、困難,甚至違犯道德、觸犯法律的局面。
下面結合作者多年來從事教育工作的體會,就大學生交往中常涉及人際關系倫理的幾種現(xiàn)象談一談。
在當代社會中,特別是在當代大學校園中,非常流行“AA制”這個詞。但是,在大學生的交往中,真正做到“AA制”,卻是件較難的事情。交往雙方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AA制”,從而會常常引起一方對另一方的不滿,也使得雙方的交往出現(xiàn)不愉快的現(xiàn)場。例如,在宿舍內,一位同學常常買水果吃,不可避免會有其他人也參與進來“吃”,即使他人也買過,但永遠不會出現(xiàn)絕對公平。隨著時間的持續(xù),總有人覺得“吃虧”,從而導致同宿舍同學間的交往出現(xiàn)危機。
事實上,類似的這種現(xiàn)象在同學交往中非常普遍。然而要做到絕對的公平,又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事情的表面現(xiàn)象來看,“吃虧”是宿舍同學間交往出現(xiàn)危機的原因。但從人際關系倫理來分析,看似很小的行為,實際上已經(jīng)突破了當代人類交往的道德底線——在公平中交往、在奉獻中交往、用誠心交往。當然,一味“吃虧”的同學,會認為他人沒有誠心和自己交往,自己奉獻多,索取少,交往是不公平的。也正因如此,當代大學生在交往中,應自覺地、有意識地遵守當代人際交往行為規(guī)范,注重人際交往倫理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應用。
大學校園對于任何學生來說,都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挑戰(zhàn),大學生活又都是緊張而枯燥的。因此,在人員密集的大學校園,同學之間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也是必要的。但是,對于交往目的,不同的個體卻大相徑庭。在一項調查中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多以豐富大學生活為最主要目的。由于自身閱歷較淺,或其它的原因,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常常被扭曲,有意、無意發(fā)展為“情人”,甚至同居。
顯然,對于絕大多數(shù)年輕的大學生來說,大學生活的根本就是學習,在現(xiàn)代社會,學習之余應當學會交際,這種交際不是沉迷于男女之情,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大學生更是如此。
當然,就法律角度而言,“從2005年9月新學年開始,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在校期間結婚不再需要獲得學校同意,只要達到國家相關法律規(guī)定即可登記”。但是,當前大學校園中出現(xiàn)的“同居族”現(xiàn)象,又有幾個登記過呢?法律規(guī)定可以登記,并非提倡,更不是說同居合法。
從人際交往倫理角度而言,“同居族”現(xiàn)象或多或少會對學業(yè)有影響,同居后彼此都會多了一種責任,大學生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的,更何況大多數(shù)“同居族”的行為具有盲目性,是突破人類道德底線——自尊、自重、自愛的表現(xiàn)。
造成當代大學生異性交往進入異區(qū)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僅從大學生自身角度看。從整個社會環(huán)境看,改革開放在帶來許多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觀念以及洋垃圾,如性自由、黃色文化,給校園帶來強烈的沖擊波;從歷史背景看,自宋明以后,對于女子來說,貞操重于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同居表明性觀念的開放,好似具有進步的一面;從媒體方面說,越來越多有關性的報道、廣告,尤其是那些淫穢書刊,還有難以控制的網(wǎng)絡上的色情網(wǎng)頁、廣告等,時時沖擊著大學生的眼球。因此,當代大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上、交際中都要時時加強人文道德的教育和修養(yǎng),深入學習馬克思倫理學;在異性交往中,時時、事事都要符合道德行為規(guī)范,不要突破人類社會所約定俗成的道德行為底線。
在當今社會,網(wǎng)絡交往明顯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隨著網(wǎng)絡的不斷普及,在網(wǎng)絡中交往的對象也變得形形色色;第二,網(wǎng)絡交往的低成本與大規(guī)模協(xié)作改變了人與人交往的模式,同時也引發(fā)了人與人交往心態(tài)的變化;第三,網(wǎng)絡特有的虛擬性、自由性、開放性和全球性等特點,對當代大學生產(chǎn)生了巨大的誘惑。
因此,網(wǎng)絡交往給大學生交往帶來方便、快捷、廣泛的同時,也帶來了難以克服的諸多問題。他們在“虛擬朋友”、“虛擬夫妻”、“虛擬父母”的關系中迷失了自我,自以為找到了“精神家園”。終日沉迷于其中,從而導致眾多問題的產(chǎn)生——道德情感淡漠、道德人格虛偽、交往心理障礙。更有甚者,在虛擬的空間中肆無忌憚、無所顧忌,無視人類交往的道德標準,置人際交往倫理于不顧。也因而引發(fā)種種有違道德甚至違反法律的事件,或自殘自傷等現(xiàn)象。
在法律上,目前對網(wǎng)站的內容有明確的規(guī)定,也有專門的網(wǎng)監(jiān)部門。至于如何上網(wǎng),在網(wǎng)絡中應遵守哪些規(guī)定,至今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因此,大學生在網(wǎng)絡交往中,不能被網(wǎng)絡虛擬的表象所迷惑,使自己生活在虛擬的空間內,更不能將自己虛擬化,喪失道德標準。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無論在心理上,還是在行為上,始終都要有人際交往倫理的概念。無論在現(xiàn)實中交往,還是在網(wǎng)絡中交往,都應當遵守人際交往倫理,正當交往,正當上網(wǎng)。
文章結合作者的工作經(jīng)驗就公平、公正交往,異性同學關系,網(wǎng)絡交往等方面論述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常遇到的幾個問題及應遵循的倫理原則。在實際生活中,大學生交往涉及的方面、層次還很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只要依據(jù)正確的人際交往倫理,本著尊重和平等、團結和互利、真誠和守信、相容和諒解的原則,就能夠正確處理人際關系,養(yǎng)成健康心態(tài),順利地完成學業(yè),成為合格的人才走向社會。
[1]劉素娟,李鴻雁.女大學生交往能力之現(xiàn)實解構.教育與職業(yè),2008(3).
[2]王瑩.大學生網(wǎng)絡交往若干問題的思考.職業(yè)技術,2008(3).
[3]王軍江.改善交往狀況,提高交往能力——大學生交往咨詢實踐思考.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4]余展洪.新時期大學生交往困惑解析.當代青年研究,2005(4).
Analysis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growth,Given the general concept of interpersonal ethics,And on this basis,According to the college students'Association,What is fair,How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terosexual students,How to network communication,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is giv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Ethics;College student;Contact
(作者單位:河南工程技術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