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彬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五)在注釋《歸去來兮辭》一文中“審容膝之易安”時所言如是:“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適。審,明白、知道。容膝,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極言居室狹小。易安,容易安樂?!惫P者對此處注釋頗有疑問。
首先,對其中“容膝”一詞之釋,未免囿于詞義,有膠柱鼓瑟之嫌。試想,古今中外再貧窮的人,誰蓋的屋子會“僅能容納雙膝”?蓋成這樣,屋子的主人又如何入內(nèi)居住呢?筆者愚見,此處之“膝”應(yīng)視為借代修辭手法,“容膝”當釋為“僅能容身的屋子,極言其狹仄”,庶幾方能令人理喻。
其次,釋“易安”中“易”為“容易”,無疑為以今度古,望文生義,與文章之背景、作者之心境相去甚遠。
權(quán)威性的漢語辭典釋“易”時有一義項:“和悅?!比纭对娊?jīng)·小雅·何人斯》有言“我心易也”,即“我心和悅暢快”之意?!皩徣菹ブ装病敝小耙住闭秊榇肆x,“易”與“安”構(gòu)成同義復詞,全句并非勉強地說住在這樣狹小的屋子里反而感到“容易安適”,而是肯定地說住在這樣狹小的屋子里反而一定會感到“和悅舒適”。這樣,才會和詩人訣別黑暗官場、提筆疾書此文時的心意相輔相成。
眾所周知,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據(jù)孫貴頌先生《李清照在青州》一文(見《濰坊重大歷史事件》,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考證,李清照此號為其早年自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文特別是“審容膝之易安”一句為其直接的淵源。李清照18歲與時為太學生的山東諸城人趙明誠結(jié)為夫婦,后二人于宋徽宗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回到趙氏第二故鄉(xiāng)青州(趙明誠之父趙挺之之岳父為青州人,趙挺之很早在青州即置有房產(chǎn),故趙氏較之山東諸城視青州為第二故鄉(xiāng))生活,是年李清照25歲,趙明誠28歲。他們在青州度過了十幾年的美好時光。李清照對這一時期的鄉(xiāng)居生活非常滿意自足,自謂“甘心老是鄉(xiāng)矣”。他們?nèi)√諟Y明“歸去來兮”之意,名其書齋為“歸來堂”,清照則自號“易安居士”。李清照還于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請人為自己畫了一幅肖像,掛在室中,趙明誠為畫像題詞:“佳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甚堪偕隱?!崩钋逭沾颂柷∈侨∥辶壬?“審容膝之易安”中“易安”之“和悅安適”之含義,反映了她沉醉于鄉(xiāng)野古樸、寧靜之環(huán)境的自足之心態(tài),表現(xiàn)了夫婦志同道合而又相敬如賓、身心無比和悅安適的情狀。若將其釋為“容易安樂”,顯然詞意、情意兩相齟齬。應(yīng)當說,李清照夫婦對陶淵明“審容膝之易安”中“易安”的理解中肯允當,這亦可作為筆者拙見的一個有力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