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賈玲珠
黑龍江 賈玲珠
二類油層由于本身發(fā)育不好,油層非均質性嚴重,層間及平面矛盾突出。本文以北二西西塊二類油層為例,根據(jù)二類油層不同注聚時期存在的問題,采取了有針對性的綜合調整方法:注聚前深度調剖緩解油層層內矛盾,分層注入緩解油層層間矛盾,措施改造提高油層滲流能力,注聚過程中及時進行方案調整使聚驅效果達到最佳。通過這一系列的綜合調整,使得二類油層聚合物驅油取得了較好的開發(fā)效果,同時也為其他注聚區(qū)塊的注聚開發(fā)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從沉積類型可以看出,北二西西塊二類油層70%以上的沉積單元屬三角洲前緣相沉積,其特點是河道砂發(fā)育規(guī)模小,河道寬度明顯變窄,多呈條帶狀;河道與河間砂交錯分布,井間連通關系復雜,油層非均質性嚴重。
從平面上看,二類油層油水井間河道與河道的連通比例小,僅為30.5%,較葡I組低24.7%,而且河道內連通方向以單、雙向為主,多向連通比例只有32.9%,較葡I組低36.2個百分點。河道砂與非河道砂的連通比例較高,為40.3%,平面矛盾較為突出。
從縱向上看,二類油層平均單井射開層數(shù)5.9個,砂巖厚度19.7m,有效厚度14.8m,滲透率0.447μm2。射開油層層數(shù)多,各小層發(fā)育厚度及滲透率存在較大差異,層間矛盾突出。
全區(qū)的平均有效滲透率為0.429μm2,滲透率比較集中分布在0.1μm2~0.40μm2區(qū)間上,有效厚度比例達到50.1%,中低滲透層厚度比例大,低未水淹厚度比例占全井的50.2%。
聚合物溶液注入地層后,地層中的阻力系數(shù)隨著注入量的增加而不斷增加,使得油層滲流能力下降,特別是中低滲透層,容易發(fā)生堵塞,從而使聚合物溶液延高滲透層注入,聚驅效果差。從16口井產液剖面資料看,中低滲透層產液能力低:滲透大于0.8μm2的油層,產液厚度比例達到28.5%;滲透小于0.3μm2的低滲透油層,產液厚度比例僅為8.2%。
在注聚過程中,我們根據(jù)不同時期存在的問題,采取了針對性調整:
在層間滲透率級差大且存在高滲透層的井區(qū),聚合物驅調整注入剖面的作用較小,聚合物擴大波及體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fā)揮,聚合物驅油效果差。因此在注聚前采取深度調剖是解決聚合物延高滲透層注入的有效辦法。從注聚前實施深度調剖13口井的注入剖面看,滲透率大于0.5μm2的吸水厚度及相對吸水量下降,滲透率小于0.5μm2的吸水厚度及相對吸水量增加,由此可見調剖能有效地堵塞高滲透油層,提高低滲透油層的動用程度,擴大注入液波及體積,起到改善層內矛盾的效果。
根據(jù)數(shù)值模擬及一類油層注聚經驗,分注好于籠統(tǒng)注入,而且分注時機越早越好,據(jù)此在空白水驅階段實施分注16口井,注聚初期實施分注8口井,注聚見效初期實施分層注入63口井,在低值期及含水回升期,根據(jù)剖面情況及時對層間矛盾大的注入井實施分層以及進一步細分和重組,從吸入剖面可以看出,分層調整后,聚合物溶液擴大了波及體積,層間矛盾得到緩解。
注聚過程中,隨著滲流阻力的增加,采出井產液量不斷下降,注入井注入壓力上升。為彌補產油下降,我們對產液能力低、產液量下降幅度大及油層堵塞的采出井實施壓裂;為改善注入井注入狀況,對注入壓力高注入困難的注入井實施增注措施改善注入狀況。
截止目前,共對22口采出井實施壓裂,平均單井日增液40t,日增油9.1t。通過壓裂提液,不僅能夠提高采出井的產油量,而且能夠增加低滲透油層的動用程度,降低其阻力系數(shù),從而緩解周圍注入井注入困難的問題;對注入井實施措施改造41口井,其中實施壓裂11口井,解堵30口,通過這兩種措施,注入井的注入狀況得到改善,注入質量變好,同時由于注入壓力的下降,有了很大的方案調整空間,聚驅效果得到改善。
在注聚過程中,方案調整是整個注聚過程中最常采用的調整方法,在不同注聚時期采取不同的調整思路,能夠促進采出井見效、延長低值期、最大限度的提高聚驅驅油效果。
在注聚初期,為了促進聚合物溶液注入地層,擴大波及體積,方案調整以提高注入井注入強度及濃度為主,這樣做不但可以加快油井見效速度,還可以減小采出井產液量下降幅度,增大增油幅度,提高聚合物驅采收率。注入井方案調整84井次,日實注增加771m3,配比由1:3.9調整為1:3.5。
進入低值穩(wěn)定期后,為了延長含水低值期,一般不會對注入井的配注強度進行上調這樣做容易使聚合物在地層中推進速度過快,造成油井的含水回升期提前,縮短含水低值期,而是采取提高注入濃度的做法,促進采出井進一步見效。注入井方案調整155井次,日配注減少236m3,日實注減少 8m3,配比由 1:3.6 調整為 1:3.1。
進入含水回升期后,為了控制含水回升,一般對注入井上提注入濃度,同時下調注入強度,以緩解聚合物推進速度,延長聚驅見效時間。注入井方案調整759井次,日配注減少2430m3,日實注減少2630m3,配比由1:3.2 調整為 1:1.7。
通過一系列的針對性綜合調整,取得了較好的聚驅開發(fā)效果,該區(qū)塊在注聚三個月后開始見效,低值期保持15個月,含水回升期,含水回升速度較數(shù)模預測慢3.04個百分點。
3.1 針對二類油層存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綜合調整可以提高聚合物驅油效果。
3.2 深度調剖可以改善油層層內矛盾,分層注入改善油層層間矛盾。
3.3 措施改造能夠改善油層的滲流能力,提高采出井產液能力及注入井注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