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健 傅愛紅 易 婷 江 乾 張笑紅
宜春市人民醫(yī)院,江西宜春 336000
在我國,胃癌早期發(fā)現(xiàn)率低,5年總生存率約40%。高效而低毒、特異性強的分子靶向治療是近年來用于胃腺癌治療的新方法。尋找胃腺癌特異靶點,對于及早發(fā)現(xiàn)胃腺癌從而提高胃腺癌的療效和延長患者生存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膜聯(lián)蛋白(A NX)A10基因位于人4號染色體長臂33區(qū),是這個家族的新成員,其生理功能尚不清楚。
收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行胃腺癌手術的57對胃腺癌患者的術后癌組織蠟塊及臨床病理資料,術后病理均已明確每例患者腫瘤的位置、大小、浸潤深度,作為對比,每例均有距癌組織至少5cm以上的正常胰腺組織蠟塊。每位患者術前均未行介入治療及放化療。
將58對患者的術后蠟塊,采用MaxVisionTM2/HRP法檢測胃腺癌及正常胃組織中的 ANXA10和MMP-9。石蠟切片先脫蠟、水化,再加熱,然后用流水冷卻。滴加過氧化物酶阻斷試劑,加一抗置濕盒內(nèi),再滴加MaxVisionTM2/HRP試劑,室溫下孵育15min。顯色、蘇木素復染1min,樹膠封固。用PBS代替一抗作為染色的切片標本作陰性對照,采用美國Sigma-Aldrich公司提供的陽性病理切片作為陽性對照。
胞漿內(nèi)或者細胞胞核出現(xiàn)淡或者棕黃色、棕褐色顆粒為陽性細胞。根據(jù)陽性細胞陽性百分比和染色強弱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①無色為0分;淡黃著色為1分;棕黃著色為2分;棕褐著色為3分②無陽性細胞為0分;百分比≤25%為1分;百分比26%~50% 為2分;百分比51%~75% 為3分;百分比≥76%為4分。兩種評分相加后,按 0~1 分為(-),2~3 分為(+),4~5 分為(++),6~7 分為(++)標準判斷結果。 而(+)~(3+)均判為組織染色陽性。
使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組間采用卡方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檢測水準取雙側。
①在在配對的57例正常胃粘膜中有48例表達ANXA10,陽性率為83%(48/57),57例胃腺癌切片中,有 34例ANXA10表達陽性,為 57%(34/57);后者明顯低于前者,P=0.001,兩組 ANXA10表達有顯著差異。
②在胃腺癌組織中ANXA10表達與組織學分級、浸潤深度、有無區(qū)域淋巴結轉移、有無遠處轉移和臨床分期有相關(P<0.05)。而與患者的年齡、性別、腫瘤位置、腫瘤直徑無相關(P>0.05)。
ANXA10在腫瘤產(chǎn)生、發(fā)展中所起得作用不確定。在人類的成人組織中,它僅大量表現(xiàn)在正常胃粘膜及十二指腸的Brunner氏腺體上皮的細胞核中。對于癌組織而言,它常表現(xiàn)在起源于腹腔前腸器官的腺癌。包括胃癌、十二指腸癌、胰腺癌、膽總管癌、膽囊癌、肝內(nèi)膽管癌。
莫萍等[1]研究了40例食管鱗癌及其癌旁組織,發(fā)現(xiàn)它在人食管鱗癌中表達上調(diào),并隨淋巴結轉移而表達增高,隨腫瘤分化程度降低。相反,肖恭衛(wèi)等[2]發(fā)現(xiàn)它在肝細胞癌中表達的強度和陽性率與正常肝組織相比,均有顯著下調(diào),并與分化程度相關。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正常胃粘膜的陽性率85%相比,在胃腺癌中ANXA10表達的陽性率為57%,癌組織中表達顯著減少(P=0.001)。與Liu SH、Kim J等的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證實,胃腺癌中的ANXA10表達是下調(diào)的。這種下調(diào)或者失活與浸潤深度、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和有無區(qū)域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有相關(P<0.05)。浸潤粘膜下的、組織分化低的、有區(qū)域或者遠處淋巴結轉移的、臨床分期較晚的胃腺癌患者,它的陽性表達率更低,而它與患者的年齡、性別、腫瘤位置、腫瘤直徑無相關(P>0.05),與Kim J等的研究結果相似。
本研究顯示ANXA10表達減少和失活是胃腺癌的重要特點之一。提示它可能促進胃腺癌的產(chǎn)生、發(fā)展;可能是胃腺癌產(chǎn)生和其惡性程度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基因可能本身是抑癌基因,也可能本身不是抑癌基因,而是通過別的抑癌基因起作用。
[1]莫萍,施瑞華,張紅杰.膜聯(lián)蛋白A10在人食管鱗癌及其癌旁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8(5):658-661.
[2]肖恭衛(wèi).ANXA-10、MMP-9和VEGF在人HCC中表達的相關性、差異性及與臨床病理特征關系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