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瓊
湖北省江陵縣人民醫(yī)院, 湖北江陵 434100
據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妊娠合并心臟病死亡率一直在呈上升的趨勢發(fā)展,已經達到了7.1%,所以已經成為當前臨床醫(yī)療研究的主要課題,妊娠合并心臟病分為多種,我們在臨床治療中常常接觸到的包括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圍生期心肌病以及妊娠期高血壓性心肌病等等[1],由于患者存在多種病癥情況所以妊娠生理出現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人的心臟負荷能力,最終導致心臟病患者在進行分娩時出現了嚴重的安全隱患[2],所以新時期社會發(fā)展狀態(tài)下要求醫(yī)療機構要對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進行相對全面的治療,有效控制相關并發(fā)癥的產生。
該院2011年收治的40位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進行入院的相關檢查工作,其中包含初產婦30人,經產婦10人,年齡范圍在21~40歲,平均年齡為25.5歲,年齡在21~25歲的患者為15例,其余患者年齡都在25~40歲,將妊娠合并心臟病按照總類進行劃分,在這40位患者中包含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8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1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4例,心率失常患者3例,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給予全面性綜合護理,隨時觀察病人的身體變化情況。
所有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在入院治療時都要進行相對全面的診斷治療,要明確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診斷工作。想要對先天性心臟病孕婦進行確診,主要應從幾個方面進行探究,這樣才能保證診斷的科學合理,例如孕婦在妊娠前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呼吸氣短以及胸悶或胸痛;在進行心臟聽診時患者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雜音現象;在進行心電圖測試時患者出現了嚴重的心律失常以及心房撲動情況,在X光照射下個別人員的新腔內部出現擴大狀態(tài)等等,在進行各項檢查結束后對不同程度的患者進行分床治療。
據調查研究發(fā)現對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進行內科治療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以及胎兒的成活情況,傳統(tǒng)治療中我們一貫采用心臟手術治療,但是實踐證明這種處理方式根本無法有效保證患者的安全。同時注意患者在妊娠期間要根據患者自身身體情況進行藥物的選擇以及供給,因為一旦用藥出現誤差很可能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在臨床治療中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因為會對日后新生兒的身體情況造成異常,主要表現為腎功能異常。在進行內科治療時由于華法林對胎兒會造成不同程度上的畸形情況所以要控制此藥物的用量,一般情況下將藥物用量控制在每天0.5 mg以內。對于新衰竭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可以選用洋地黃類藥物,臨床實踐證明吧,此類藥物能夠有效增強患者的心肌收縮力,控制心率的不正常加快情況,同時對于情況相對嚴重的患者可以適當的進行外用藥物的靜脈注射治療,對于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反應作為相關醫(yī)務工作人員要及時探究問題的原因,并予以糾正,同時要適當加強心理安慰,避免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的情緒波動情況,科學合理的控制患者的飲食量以及運動量,可以進行維生素補充營養(yǎng)治療,如果發(fā)現患者的體力下降要及時進行相應處理。
通過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以及后期的及時性處理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加重,減少了患者的恐懼心理,同時保證了胎兒的成活率,但是由于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每個人身體情況的不同,所以出現死亡情況也是無法避免的。
雖然心臟病對于當今臨床治療是極其困難的問題,但是隨著現代醫(yī)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可以支撐到適當生育年齡,所以為了保證孕婦以及胎兒的有效成活率我國臨床治療一直在加大對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診治進展,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到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種類以及特點,當先天性心臟病育齡婦女能否進行妊娠或是分娩要依照每一位患者自身身體的變化情況,而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相對于其她孕婦而言有著自身特點,所以對于孕期治療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進行較為特殊的處理方式,不斷研究合并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體會,為我國妊娠合并心臟病治療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資料。
[1]江雪芳,趙慶國,田豐蓮.妊娠合并心臟病流行病學特征[J].中國婦幼保健,2007,122(6):767-768.
[2]林建華,趙偉秀,蘇或,等.妊娠合并心臟病伴肺動脈高壓患者的妊娠結局[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41(2):99-101.
[3]裘月紅,王芳,王亮英.妊娠合并心臟病5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12):937-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