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林忠梅 整理/羅 萍
秋日的一個午后,我陪老公去本市一家有名的眼鏡連鎖企業(yè)的旗艦店配眼鏡。老公是本地另一家老字號眼鏡店的???,這次他看中了同事新配眼鏡的鏡架,聽同事說,這個鏡架品牌是設計師品牌,很低調(diào)又極具個性,而且這個品牌的眼鏡只在本市這家以走高檔時尚路線為主的眼鏡店獨家銷售,于是我們選擇了這家店。
因為是周日,我們兩口子打扮得很隨意。老公穿著一條洗得發(fā)白的牛仔褲和一件有些褪色的紅色套頭運動服,我也素面朝天,穿了一件針織衫和休閑褲,背了一個帆布大挎包。一進眼鏡店大門,便有一位著裝整潔的帥哥導購員迎上來,熱情地問我們有什么需要?!芭溲坨R?!崩瞎喍痰卣f。
我們先在一樓逛了一下,沒有看見老公同事戴的那個品牌。我們朝二樓走去,這時導購馬上對我們說:“二樓全是國際大品牌喲!”這話怎么聽著那么刺耳呢?我心里有些不舒服,心里嘟噥:“國際品牌怎么啦?國際品牌不讓人看啦?”帶著幾分不快,我們兩口子上了樓。
剛出樓梯口,另一位導購迎過來,臉上露出一個僵硬的笑容,同樣問我們有什么需要,“配眼鏡選鏡架?!边@次是我出聲。二樓的裝修比一樓更加富麗堂皇。這時老公已經(jīng)看見了他同事戴的那個品牌,這個品牌和卡地亞眼鏡等高端品牌陳列在一個奢侈豪華的小廳里。我們直接向那個柜臺走去。產(chǎn)品的陳列十分獨特,幾副形態(tài)各異的眼鏡在明亮的柜臺燈光照耀下,散發(fā)出迷人的光澤。我們在柜臺前指指點點了一會兒,才有一位營業(yè)員姍姍來遲。她盯著老公看了幾眼,估計在辨認他戴的眼鏡品牌。老公現(xiàn)在佩戴的這副眼鏡是兩年前配的,鏡架當時售價800多元。營業(yè)員戴上白手套,開始為我們服務。老公試戴了幾副,我在一旁參謀,營業(yè)員卻在旁邊默不作聲,似乎事不關己,沒有給出任何建議。
我問營業(yè)員:“這是個什么品牌?怎么沒有聽說過呢?全是英文,這個名稱怎么念哦?”
營業(yè)員生硬地回答:“這是個國際品牌?!睂τ诤竺娴膬蓚€問題干脆直接省略掉了。
“與古琦、阿瑪尼和卡地亞這些國際品牌比起來,有何區(qū)別?”我如此問,是因為知道這些品牌是國外奢侈品牌。
營業(yè)員淡淡地回答:“都是國外的大品牌呀,不過在設計上更個性化一點?!?/p>
“那我試試這副鏡架?!崩瞎钢桓睒藘r為7800元的鏡架對營業(yè)員說。
“這副不打折喲,是今年才出的最新款?!睜I業(yè)員說。
我一下火了,不悅的心情馬上在口氣里表現(xiàn)出來:“我們現(xiàn)在要試這副眼鏡,管你打不打折,不能試一試嗎?”
估計營業(yè)員也聽出我的口氣有些重,態(tài)度終于熱情了一些,她拿出那副鏡架讓老公試戴,并從柜臺的一邊拿過了鏡子。
“這副鏡架很輕,什么材質(zhì)的?”老公問道。
“環(huán)保材料做成的?!?營業(yè)員回答說。
“哪種環(huán)保材料呢?”老公追問。
“就是沒有污染的材料呀!”營業(yè)員解釋說。
好脾氣的老公這下徹底無語了,他摘下了眼鏡,無奈地搖了搖頭,叫上我離開了。
我好氣又好笑,不是說這家店的服務挺好的嗎?為什么讓我們有受歧視的感覺?是因為我們的穿著,還是老公戴的那副眼鏡讓內(nèi)行的他們推斷我們不是目標顧客?我們是誠心誠意來配鏡的,卻未感受到半分的熱情服務,連一杯普通的白開水都未喝到。接待我們的營業(yè)員自始至終都沒有告訴我們那個設計師品牌到底叫什么名字,雖然我們中意那副眼鏡,我們不可能掏錢去買一副自己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鏡架吧!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