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杜紅美 江陰愛眼城
在驗光中實現銷售
文 杜紅美 江陰愛眼城
本期欄目收集了來自眼鏡店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對于驗光、配鏡以及銷售方面感悟,尤其是在驗光與銷售的工作角色轉換中的一些熱點話題進行了討論。同時,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眼鏡從業(yè)人員向本欄目投稿,來稿郵箱:103154594@qq.com,郵件標題注明“舒曼故事”即可。請附上單位名稱、地址、手機號等作者信息,還可以附上近照一張,工作、生活照均可。
“靈活”是我這兩年多在眼鏡店工作的最大體會,要想提高一個單店的營業(yè)額,如果還按照以往的傳統(tǒng)模式、理念進行銷售的話,就難以有所突破。隨著如今眼鏡店越開越多,真正能做出特色來的并不多,所以我們要尋找突破口,建立自己的專業(yè)特色。
我剛從學校畢業(yè)去眼鏡店實習的時候,對自己充滿信心,總覺得自己在專業(yè)方面不會比別人弱,可是在實習單位呆了整整大半年后,經理才開始放手讓我給顧客驗光,而之前就一直讓我做銷售,并接受了解鏡片的功能、鏡架的品牌等一系列培訓。說實話,我當時并不是很情愿,對此也感到很費解。后來我忍不住跑去問經理這是為什么呢?經理說:“如果一開始就讓你驗光,你會怎樣操作?是不是把學校所學的流程按部就班地套用?如果在驗光過程中顧客問你關于鏡片產品的特性時,你能很自然地說出它們的賣點嗎?對于漸進、抗疲勞等功能性鏡片的銷售,你了解得透徹嗎?那些過多的專業(yè)術語顧客又能理解多少呢?你覺得顧客是更信賴驗光師還是銷售員?”
聽到經理的這番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忽略了一個基本的工作要點,那就是要在充分了解產品的特性及賣點的基礎上,再給顧客驗光時才會能更好地與顧客進行溝通,才能更多地從顧客身上得到反饋信息,從而根據他們的需求,在驗光的同時推薦更適合他們的產商品,明確目標,引導消費。
正是在公司的這樣栽培下我不斷學習產品知識、驗光技巧,現在當我給顧客驗光時,或者有些顧客在做眼部按摩、霧視的時候,我都會陪他們聊天,耐心詢問他們的戴鏡情況,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跑去做別的事情。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其就職演說中曾經說過:“這個時代不是逃避責任,而是要擁抱責任?!庇掠诔袚熑问敲恳晃粌?yōu)秀員工邁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