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劉傳勤
(牡丹江師范學院 體育科學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及體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計算機網絡應用于學校體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是提高工作效率與管理質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同時也標志著學校體育管理工作向著科學化、規(guī)范化、自動化方向發(fā)展。計算機網絡輔助學校體育教學和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和總結,為高校體育教學科學的管理、實效的管理,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
據2012年0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的發(fā)布中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互聯網普及率較2010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域名總數為775萬個,其中,CN域名總數為353萬個,中國網站總數為230萬個。網絡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為在線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建設好基于網絡的高校教學資源,對未來的人才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的發(fā)展中需要豐富的以圍繞知識和信息為中心組成的信息資源。隨著網絡科技及多媒體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高校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的獲取知識的途徑已遠遠不僅限于校園范圍內的課堂授課和圖書館的藏書,還不斷更新網絡精品課程、影音電子資源的整理和匯總等工作。自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之后,國家教育部在2003年發(fā)布的《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其中對學生的主體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開放式和探究式教學,結合利用多媒體充實和更新課程等做出了明確要求[1]。在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的文件中對教學信息化以及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網絡共享平臺和多媒體教學輔助等對教學效果不斷提高的意見要求做出了明確說明[2]。2007年發(fā)布了進行“教育質量工程”的通知以來把高校教育改革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峰。為此,高校的從事體育科學學科教學的教師在現代的教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得到了不斷深化,體育相關課程資源的整合以及教學方法和內容的不斷的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進等方面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發(fā)展。
信息化作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重點,信息化建設在我國的各個領域全面展開快速發(fā)展,信息化已經全面滲透到體育領域的各個方面.基于網絡的體育信息獲取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國際奧委會和世界單項體育協(xié)會的信息都是通過門戶網站發(fā)布的,網絡已經成為國際體育組織間聯系的重要的渠道。國家體育總局建立的體育總局電子政務系統(tǒng)已經成為體育總局信息發(fā)布、公文流轉和電子政務的重要辦公形式和手段。同時,各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開發(fā)了許多應用軟件,用于國家隊訓練、競賽和科研等方面管理。國家體育總局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和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推進,已將全國體育系統(tǒng)帶人到信息化時代。
以高校網絡教學資源為例,美國的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有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研究人員和教育家所研究開發(fā)的TFU(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網絡課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設的開放課程項目(Open Course Ware)、紐約大學建立的全資機構 NYU Online 網絡課程、英國開放大學等。國外高校網絡教學資源現狀進行分析發(fā)現: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在國外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各國高校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了建設[3]。
在我國,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www.jingpinke.com)是全國高校網絡精品課程資源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最真實的寫照。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網絡教學資源截止到2011年初發(fā)現我國在建設精品課程過程中,現已擁有教學錄像已經超過3萬個,本科課程 1萬多門,我國在建設網絡教學資源過程中的大量投入,充分說明了建設網絡教學資源的重要性。
在信息社會中由于知識的爆炸式增長使得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效率過低。與此同時體育科學領域內的不斷更新的有價值信息也不能及時得到獲取。從而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中相對落后的體育教學方法使得部分知識理論及方法在教授時相對過時的現狀。
轉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在教育學系統(tǒng)中體育教育學與其他的教育學學科的共性之外,還存在著許多不同[4]。其中,在教學內容及教材上大多以競技體育的內容為主,而傳統(tǒng)模式的體育教學,教學過程中方法過于單一,多數是以體育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來進行技能動作的傳。同時由于其中動作幾乎全部是動態(tài)的,以及示范者的技術水平及身體素質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使得教學過程中效果規(guī)范化難以保障,甚至大打折扣[5]。
以上現象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中是難以克服的,利用網絡技術可以直接選取國際上著名的經典賽事的數據影音材料進行分析,從而使教學的示范對象及教學統(tǒng)一化和標準化。此外結合教學軟件進行課件制作技術分析,使得教學中的技術動作從空間軌跡及位置距離得到系統(tǒng)的剖析,特別是高難度的復雜技術動作得到分解分析,使其可以以各種動態(tài)及速度的展示給學生以直觀系統(tǒng)的教學,相比傳統(tǒng)模式的體育教學有著質的飛躍,結合多媒體教學將使學生更加直觀和清晰的理解所學動作的技術要領和特點。在精品課程高速建設的背景下結合網絡教學相輔相成的,將形成綜合一體的系統(tǒng)服務于高校的體育教學[6]。
網絡具有交互、共享等特性,用戶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自由的交流,信息可以快速、低成本的進行傳遞,同時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網絡上豐富的體育信息資源中體育教育學科的科研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的動態(tài)和趨勢,以及查看體育教學的相關文獻等信息可以及時了解獲取,這將為教學以及體育科學的科研提供大量寶貴的信息資源和數據,方便快捷的優(yōu)勢相比傳統(tǒng)模式將節(jié)約大量成本[7]。
在教學管理的應用中交互、共享的特性可以實現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選擇的個性化教學,這在課程安排上以及教學計劃大綱編寫的過程中都能做到相互參與,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對于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成績信息都有第一時間的系統(tǒng)分析和數據統(tǒng)計,其中對成績進行分析,也可及時用于指導教學工作。從而實現教師、學生、選課、資源的綜合管理。不僅可以節(jié)省時間還可以降低教學成本。同時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傳統(tǒng)教育過程中的許多弊端。
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中高校對當前信息資源的建設以及通過教育使其實現最大的應用價值最大化顯得尤為重要。網絡技術在體育教學中應用,使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得以改進。同時學生可以獲得更為豐富多元化的知識。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把教學系統(tǒng)數據相互連接,網絡化的教學系統(tǒng)體系完整的服務使教學管理的效率及質量得到充分的提高。
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傳統(tǒng)模式的體育教學中起到良好的輔助以及充分的拓展作用。隨著網絡技術、多媒體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完善,體育教學與網絡技術將更好的結合,將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的引入體育教學中,是高校體育教育不容忽視的問題。
[1]阿英嘎,孫久喜.“211工程”大學體育網絡平臺建設現狀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7):111~113.
[2]陳妍妍.普通高校體育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0.
[3]伊向超.基于網絡的高效化立體教學資源設計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
[4]王昀博.基于CDIO“做中學”教育模式下的大學體育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24).
[5]張有明.“領會教學法”在網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1):75~77.
[6]汪開壽.高校體育網絡教學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4):121~124.
[7]張輝,馬德云.德國“體育計算機應用”學科的發(fā)展與我國體育高等院校開設“體育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課程的構想[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6(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