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軍萍 郝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16)
從學生作弊現(xiàn)象中探究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改革
賀軍萍 郝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16)
大學生作弊現(xiàn)象日益嚴重。作弊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體育教學及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已成為學生作弊的深層次原因。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現(xiàn)行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體育評價體系改革建議,從根本上完善體育教學,杜絕考試作弊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作弊 高校 體育教學 評價 評價體系 改革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是高校體育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教學過程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它具有對體育教學活動及其效果進行判斷,通過信息反饋調控教學過程,保證教學活動朝向和達到預定目標的效能。通過體育教學評價可以評價一個學生學習體育課業(yè)的成績,對體育教學內容、技術、技能、知識的掌握情況,檢查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能和健康狀況的提高和發(fā)育情況。通過體育教學評價,檢查評定體育教師的教學效果,促進教師鉆研教學、教法、認真?zhèn)湔n,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然而,當前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學生作弊現(xiàn)象頻發(fā),嚴重扭曲了體育教學評價的真實意義,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挫傷了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本文通過對學生作弊現(xiàn)象和體育評價體系存在問題的分析,研究評價體系的改革思路,提出體育評價體系改革建議,以期完善體育教學,杜絕考試作弊現(xiàn)象的發(fā)生,為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提供參考。
大學生考試作弊現(xiàn)象已經成為高校嚴重的消極現(xiàn)象之一。近年來,隨著這種消極現(xiàn)象日益突出,各高校的管理力度也越來越大。除了加強日常誠信教育、嚴格考場紀律外,處分也越來越嚴厲??荚囎鞅赚F(xiàn)象卻依舊有禁不止。體育教學考核也不再是一片凈土,體育的重在參與、公平競爭、奮勇拼搏等精神不再是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學習的主導思想,蒙混過關、弄虛做假、不擇手段等許多不正之風存在于高校體育考核中,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是什么原因導致部分學生為了作弊,不惜鋌而走險。
大學生作弊的現(xiàn)象日趨嚴重,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眾多學者也試圖對這一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進行深層次、多方位的分析研究,如美國人David Calldlan提出作弊文化的概念,他的研究中指出,美國現(xiàn)行的價值觀中,人們普遍重視在學業(yè)、事業(yè)等方面做出較大成績、業(yè)績、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成功者,忽視普通人群,從而使人們形成為了達到成功不惜一切的人格特征,并通過研究進一步揭示了這種現(xiàn)象的世界性,他認為大學生的考試作弊現(xiàn)象,是在社會廣泛存在的作弊現(xiàn)象中的一種最直接的表現(xiàn)方式。作弊原因歸納如下。
(1)學生的畸形心態(tài):對優(yōu)秀考試成績的極度渴望導致采取不正常手段,同時別人作弊我不作弊很吃虧的心理擴大了作弊學生數(shù)量。
(2)學校的考試模式畫地為牢:固有的考試形式和強調記誦能力的考試內容利于作弊。
(3)社會的不良風氣推波助瀾:社會上欺騙、造假等不良風氣蔓延,使很多孩子從小就受到影響,并造成大學生誠信的缺失;而由于對作弊的社會認同度大幅增加,使團體監(jiān)督陷于癱瘓,高密度的作弊成為常態(tài)。
(4)互聯(lián)網等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助長了作弊行為:網絡的發(fā)展給作弊者提供了豐富的可利用資源,手機、無線耳機等高科技工具為作弊的發(fā)生提供了便利。[1]
除此之外,對于作弊的原因,很多專家學者從不同的方向(心理學、經濟學等)進行剖析,還有從作弊行為的內外部因素進行總結和歸類,使得解決的對策進一步被提出,例如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嚴格執(zhí)行考場紀律、高校考試改革等。本人認為學生作弊,固然與學生的道德品質,心理素質及社會等負面影響有關,但是,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體育教學及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成為學生在體育評價過程中作弊的深層次原因。這些問題不解決,作弊的現(xiàn)象就得不到有效的解訣。應將高校體育評價體系的改革作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從手段與目標的界定出發(fā),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了體育課程的性質:“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和提高體育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程”。對體育課程的定位應該是:“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2]綱要中明確指出體育課程應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然而在體育考試的現(xiàn)場,經常出現(xiàn)學生頭暈嘔吐痛苦不堪的現(xiàn)象,甚至還有學生出現(xiàn)生命危險的嚴重情況,這即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南轅北轍,又容易使學生對體育運動失去興趣,產生畏懼心理,成為考試作弊的一個動因。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中國大學體育教學的目標:第一,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能和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fā)展;第二,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和意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具有勇敢頑強、團結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3]考試的內容選擇上應著眼于最能代表教學目標的內容。然而現(xiàn)行的體育考試多以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為考核內容,只重視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鍛煉習慣、社會認知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目前的評價體系對一個學生進行評價時,不論他的鍛煉習慣如何好,組織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適應能力如何強,只要某項身體素質或運動技能達不到考試要求,體育課程的評價即為不及格,這就導致個別學生鋌而走險,弄虛作假出現(xiàn)作弊現(xiàn)象。
在教育過程中,考試表現(xiàn)為三大功能:一是診斷性評價;二是總結性評價;三是導向功能。這些都是在這三種功能中,總結性評價功能是人們最為熟悉的一種,應用的也最為普遍。例如學校會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學習情況的總結,對學生進行評價、排序,并作為評優(yōu)、評獎、升學工作的參考和依據,這些都是考試的診斷性功能的表現(xiàn)??荚嚨脑\斷性功能也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功能,通過測驗考試來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制定修改課堂教學內容重點,使教學質量和學生考試成績不斷提高,是診斷性功能的價值所在。與考試的診斷性功能和總結性功能所表現(xiàn)的外顯功能不同,考試的導向功能則是一種隱形功能。由于考試成績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是的學生非常關注考試的內容和方式,從而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也就是說,只有當考試的內容、形式與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相一致時,才能通過考試來準確地評價學生,而當兩者之間存在差距時,考試就很難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地評價。因此,只有使的診斷性評價功能、總結性評價功能和導向功能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到達考試真正的目的。
現(xiàn)行體育評價體系與評價的功能嚴重脫節(jié),不能很好實現(xiàn)考試的基本功能,成為作弊現(xiàn)象日益嚴重的幫兇,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忽視診斷性功能??荚嚨脑\斷性評價功能的形成與教學活動結果過程的形成相輔相成。診斷性功能的體現(xiàn)形式有很多,如教學中的課堂學習考察、課堂提問、教學比賽,模擬考試,階段測試等。當前許多學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除了期末考試外,沒有其他形式的教學過程中的考試手段,并且考一項過一項,除了不及格的學生需要練習參加補考外,其他學生則萬事大吉,教學內容不再安排,教師不再強調,學生也不再練習。更不會有人通過總結考試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和提高。從而使考試喪失了診斷性功能。也就出現(xiàn)了平時不練習,考試拼一下。而對于拼命也過不了關的考試項目則不得不想一些弄虛作假的辦法,成為考試作弊的又一動因。
(2)沒有實現(xiàn)合理的導向功能??荚嚨膶蚬δ苤饕ㄟ^考試的方式和內容來體現(xiàn)。大學體育教學的目標:第一,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技能和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fā)展;第二,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建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和意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具有勇敢頑強、團結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4]教學活動中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全面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并在考試中有所考評和體現(xiàn),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考試的正確導向功能。而目前高校課程學習評價中強調“顯性指標”(時間高度遠度等)很少關注隱性指標(興趣動機、態(tài)度、意識等),以身體素質、運動技能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體育意識、體育興趣、體育精神等情感和社會性發(fā)展這類非體力因素被排除在評價內容之外。[5]注意進行體育教學運動技能的評價是必要的,進行體育教學的人文思想、體育文化的評價,同樣是不可欠缺的。當前體育教學評價導向的錯位使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體能和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學生學習態(tài)度、心理和行為的培養(yǎng)。導致教師學生的教學和學習重點的偏移,對學生評價的片面性,是學生作弊的另一動因。
(3)總結性評價功能的標準單一,有失科學性。由于對考試的診斷性評價的不重視,致使考試的導向功能嚴重的偏離應有的方向,使得一次期末考試成為對學習效果的最終評價,期末考試成績成為學生本學期學習情況的唯一體現(xiàn),成績的高低不光決定本學期能否合格通過考評,還將影響學生評獎、評優(yōu)、順利拿到畢業(yè)文憑、升學、工作等方方面面。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在無形的影響著學生,使得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缺少督促和激勵,卻對考試成績十分重視,這依然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在高校體育課程考試嚴格監(jiān)管程度顯然弱于高考制度的情況下,學生作弊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就不足為怪了。
應該承認,每個學校對學生學習都有嚴格的要求,考試不及格要補考和重修,甚至要交納高額的重修費用。此外,對成績不及格的科目達到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來說還要面對勒令退學等處理。各高校都有一整套的考試管理制度,如《考場規(guī)則》、《監(jiān)考職責》、《違紀考生處罰條例》等。目前,對考試作弊者態(tài)度是非常堅決的,處罰是非常嚴厲的,不是留校察看就是開除學籍。事實上,過于嚴厲的處罰讓監(jiān)考教師處于兩難的境地。在發(fā)現(xiàn)作弊的學生后,如果不抓不報,就縱容了考試作弊行為;如果抓了不報,這就會給其他學生造成作弊監(jiān)考教師抓住了也無所謂,求求情也就沒事了;如果抓了就報,那么學生不是被留校察看就是開除學籍,考慮到學校對學生作弊行為的處罰過于嚴厲,念及學生的可憐或怕被學生報復,在報與不報之間難以抉擇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作弊行為。
評價內容應該包括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態(tài)度與運動參與水平、心理健康狀態(tài)與社會適應能力四個方面。要對教學活動可能產生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不論是正面的效應,還是負面的影響,其衡量的宏觀標準應該是社會需求和學生需要的滿足程度。
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相結合;重視評價的診斷和導向功能。
為了預防考試作弊,目前,各高校在考試時都制定了相關的監(jiān)考制度,對考試作弊者態(tài)度是非常堅決的。而嚴厲的處罰措施加重了有關人員的心理負擔。導致大量的寬縱,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所以處罰的力度不是愈重愈好,而必須掌握好“度”。
日益嚴重的作弊現(xiàn)象,不僅使大學生成為道德墮落的青年,也使得大學教育培養(yǎng)全面創(chuàng)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受辱。然而大學生作弊,并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僅僅是簡單的不誠實、不道德的問題,而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的越軌行為。改革評價體系,是打擊作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改革應順應這一必然趨勢。否則學生仍然會想方設法作弊,且手段將會與時共進、防不勝防。
[1]國家教育委員會.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J].中國學校體育,2002(6):4-6.
[2]王霞.淺談大學生作弊與高??荚嚫母颷J].中國成人教育,2009(16).
[3]吳健.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現(xiàn)狀的不足及其發(fā)展趨勢[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3(2).
[4]傅君芳,王元華.普通校育課程考核及評價體系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04(3).
[5]謝君.大學生作弊心理分析及對策建議[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G642
A
2095-2813(2012)12(b)-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