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 劉鈺佩 王會清 錢 靜 趙 研 段毅力
(天津市傳染病醫(yī)院 天津市肝病研究所,天津 300192)
目前,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一線用藥〔1,2〕,但因其不良反應較多,所以在老年患者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成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50% ~80%轉(zhuǎn)變?yōu)槁?,其中約20%發(fā)展為肝硬化〔3〕,因此老年患者仍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療。迄今為止,關于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的報道較少,且隨訪時間多為24 w。本研究觀察了老年患者抗病毒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隨訪1年,部分病例隨訪2年。
1.1 病例選擇與分組 回顧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77例住院資料完整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華醫(yī)學會發(fā)布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2〕。年齡≥55歲患者36例為觀察組,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55~67〔平均(60.5±5.03)〕歲。年齡<55歲患者41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齡20~49〔平均(35±7.06)〕歲。觀察組有6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高血壓,1例合并冠心病。對照組有4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高血壓。所有入選病例排除其他重疊病毒感染及合并藥物性、酒精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炎;無明顯糖尿病急、慢性并發(fā)癥;無干擾素及利巴韋林應用禁忌證。兩組治療前在性別、病程及各項肝功能指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根據(jù)體重給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135 μg或180 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同時口服利巴韋林800~1200 mg/d,療程48 w。合并糖尿病者給予飲食控制,并嚴密觀察血糖及尿糖變化,血糖重度升高的患者應用胰島素治療。高血壓患者應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
1.2.2 觀察方法 觀察患者臨床癥狀(乏力、食欲不振等)及精神癥狀(焦慮、失眠、抑郁等)。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4 w、12 w、治療結束時及治療結束后12、24、48、96 w進行血清生化學、病毒學檢測。采用HCV核酸檢測試劑盒(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定量檢測HCV RNA。常規(guī)監(jiān)測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自身抗體、甲狀腺功能、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血小板及血紅蛋白水平。
1.2.3 療效判斷標準 ①快速病毒學應答(RVR):治療4 w血清HCV RNA低于檢測線。②早期病毒學應答(EVR):治療12 w血清HCV RNA低于檢測線。③治療結束時病毒學應答(ETVR):治療結束時血清HCV RNA低于檢測線。④持續(xù)病毒學應答(SVR):治療結束后隨訪24 w,血清HCV RNA低于檢測線;⑤無病毒學應答:治療結束時血清HCV RNA滴度較治療前無變化。⑥生化學應答:ALT低于檢測線1倍。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應用四格表χ2檢驗及確切概率法χ2檢驗。
2.1 一般情況 77例患者中共有71例完成48 w療程,其中觀察組有5例因不良反應只完成8 w治療后停藥,對照組有1例完成12 w后中途停藥。71例均完成24 w隨訪,觀察組有25例完成48 w隨訪,對照組32例完成48 w隨訪。觀察組中有10例完成96 w隨訪。
2.2 病毒學應答情況 觀察組31例完成全部療程及24 w隨訪,其中25例獲得RVR,占80.6%;29例獲得EVR,占93.5%;30例獲得ETVR,占96.7%,其中1例無應答;隨訪12 w時,6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 19.4%。隨訪 24 w時 25例獲得 SVR,占80.6%,與隨訪12 w時的復發(fā)率相同。對照組40例完成療程及24 w隨訪,其中34例獲得RVR,占85%;37例獲得EVR,占92.5%;37例獲得 ETVR,占92.5%,其中3例無應答;隨訪12 w時4例復發(fā),復發(fā)率為10%;隨訪24 w時,6例復發(fā),34例獲得SVR,SVR率為85%。兩組的 RVR、EVR、ETVR、及 SVR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25例完成48 w隨訪,其中16例獲得病毒學應答,占64%;對照組32例完成48 w隨訪,其中28例獲得病毒學應答,占87.5%,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0,P<0.05)。觀察組中有10例完成了96 w隨訪,其中8例獲得病毒學應答,2例復發(fā)。見表1。
2.3 生化學應答 觀察組患者治療4 w、12 w、及治療結束、隨訪24 w時的 ALT應答率分別為:24/31(77.4%)、27/31(87.1%)、29/31(93.5%)、29/31(93.5%),對照組分別為:30/40(75%)、35/40(87.5%)、38/40(95%)、39/40(97.5%)。兩組相比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4 不良反應 每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至少1項,多則3~6項。觀察組中有2例因無法耐受干擾素引起的乏力、食欲不振在完成8 w時停藥;2例出現(xiàn)皮疹、皮膚瘙癢,經(jīng)脫敏、對癥治療無效后于12 w時停藥;1例因中性粒細胞減少,經(jīng)升白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后停藥。對照組中1例因出現(xiàn)明顯甲狀腺功能亢進停藥。治療過程中觀察組中有1例延長至9 d注射一次,對照組有2例減量使用(90 μg/w)完成治療。治療期間,觀察組中乏力的發(fā)生率(94.4%)明顯高于對照組(73.2%),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精神癥狀的發(fā)生率(30.6%)明顯高于對照組(1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略高于觀察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停藥后均可恢復正常。中性粒細胞降低者給予升高中性粒細胞藥物。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應用左甲狀腺素片治療。所有治療前存在并發(fā)癥的患者均未因并發(fā)癥控制不良而退出治療。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應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聯(lián)合利巴韋林抗病毒治療的RVR、EVR、SVR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獲得較好的療效。提示老年患者通過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提高其耐受性,在對不良反應進行對癥處理后,只要能完成預定療程,均可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本研究病例SVR明顯高于國外報道〔4~6〕,這是否提示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在亞洲人種中療效較好,尚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及進行基因型研究。
目前很多國外研究認為患者取得SVR后往往可維持長時間的病毒學應答〔5,6〕,甚至可視為治愈。但本研究認為對干擾素治療足療程后患者應縮短隨訪時間,以及時進行再治療。通過長時間的隨訪發(fā)現(xiàn)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取得SVR24后,仍存在一定的復發(fā)率,這與Swain等〔6〕的研究不同,提示關于SVR24在丙型肝炎中的意義尚應考慮年齡因素,隨著停藥時間延長,老年患者仍應密切監(jiān)測病毒學變化,以免延誤病情。
觀察組患者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對乏力、精神因素影響較大,耐受力相對較差。精神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焦慮、失眠,嚴重者出現(xiàn)抑郁,經(jīng)過醫(yī)患溝通發(fā)現(xiàn)主要是因為老年人對丙型肝炎疾病知識及傳染情況不了解,來自家庭的壓力較大,另一部分患者因為注射干擾素后出現(xiàn)乏力、食欲下降等情況。經(jīng)過醫(yī)院健康教育、心理疏導,并進一步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及相關疾病知識宣傳,盡量減輕患者來自生活環(huán)境的壓力;部分患者應用抗焦慮藥物治療,精神癥狀明顯緩解,均能堅持完成療程。提示針對老年患者應密切注意其精神癥狀,由于他們的年齡及攝取知識的能力有限,所以相對于中青年人應多進行溝通及心理疏導,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及藥物的耐受性。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常規(guī)劑量的聚乙二醇干擾素及利巴韋林,在控制基礎病基礎上,只要能夠積極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多數(shù)患者能夠堅持完成治療,仍可獲得較高的有效率和較好的安全性。
1 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4;7(3):附1-6.
2 蔡大川,任 紅.干擾素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7;15(11):847-8.
3 Flamm SL.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JAMA,2003;289(18):2413-7.
4 Vergara M,Gallach M,Dalmau B,et al.Results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in clinical practice:5-year experience〔J〕.Gastroenterol Hepatol,2008;31(5):274-9.
5 Giannini EG,Basso M,Savarino V,et al.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to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is maintained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of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0;31(4):502-8.
6 Swain MG,Lai MY,Shiffman ML,et al.A 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is durabl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treated with peginterferon alfa-2a and ribavirin〔J〕.Gastroenterology,2010;139(5):159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