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守恒 戴文香 伍尤華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腫瘤內科,湖南 衡陽 421000)
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肺癌的80%上〔1〕。肺癌手術率約在25%,因臨床肺癌確診時80%已屬中晚期,手術切除治療機會較小〔2〕?;熑允峭砥贜SCLC患者緩解病變、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的首選方法。但化療藥物往往存在較大不良反應,本研究探討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化療對晚期NSCLC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
1.1 一般資料 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經(jīng)細胞學或病理學確診為NSCLC的患者110例。均符合衛(wèi)生部《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其中男54例,女56例,年齡63~81〔平均(70.4±10.1)〕歲;Ⅲ期72例,Ⅳ期3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5例。兩組年齡、性別、臨床分期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多西他賽(山東魯抗辰欣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647)75 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靜脈滴注2 h,d1。停藥3 w后重復,化療同時給予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注射用奈達鉑(南京東捷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884)100 mg/m2,靜脈滴注。兩組用藥前常規(guī)抗過敏反應,化療前常規(guī)應用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止嘔?;熎陂g及化療后均行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并詳細記錄化療引起的各種毒副反應。1個周期為28 d,共兩周期。
1.3 納入標準 心肝腎等臟器功能基本正常,血象白細胞(WBC) >3.9×109L-1,血小板(PLT)80 ×1012L-1,血色素 >100 g/L;目標病灶停止放化療1個月以上;預計生存期在半年以上;依從性好,自愿參加。
1.4 腫瘤客觀療效評價 治療后1 w內采用影像學(CT或MRI)檢查瘤體,效果評定具體標準:完全緩解(CR):所有可見病灶完全消失且至少維持28 d以上;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2個互相垂直最大徑的乘積縮小一半及以上,維持28 d以上,同時無新病灶出現(xiàn);穩(wěn)定(SD):腫瘤病灶2個互相垂直最大徑的乘積縮小一半以下,增大在1/4以下,并持續(xù)28 d以上;進展(PD):腫瘤病灶2個互相垂直最大徑乘積增大超過在1/4及以上或有新病灶出現(xiàn),以CR+PR計算總有效率,以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
1.5 癌胚抗原(CEA)測定 取次日空腹靜脈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定血CEA,試劑盒購于中國同位素公司北方免疫試劑研究所。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進行。
1.6 生活質量評價 參照KPS行為狀態(tài)評分標準,將治療后KPS評分增加≥10分者定為改善,KPS評分增加或減少<10分者定為穩(wěn)定,KPS評分減少>10分者定為下降。
1.7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8.0,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治療后腫瘤客觀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CR 11例,PR 23例)及疾病控制率(CR 11例,PR 23例,SD 7例)分別為34例(61.8%)和41例(74.5%),高于對照組的18例(32.7%)和 27 例(49.1%)(χ2=10.294,P=0.009;χ2=11.243,P=0.008)。
2.2 兩組治療前后CEA值變化 經(jīng)治療,治療組CEA值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均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CEA值變化不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CEA值變化(±s,n=55,μg/L)
表1 兩組治療前后CEA值變化(±s,n=55,μg/L)
?
2.3 兩組治療后生活改善狀況 治療組總改善率(94.5%,改善39例,穩(wěn)定13例,下降3例)顯著高于對照組(67.3%,改善16例,穩(wěn)定21例,下降18 例)(χ2=8.275,P=0.033)。
2.4 兩組毒副反應比較 兩組WBC下降、PLT下降、肌肉關節(jié)痛發(fā)生率有顯著差異(P<0.05或P<0.01)。見表2。
表2 兩組毒副反應比較〔n(%),n=55〕
NSCLC發(fā)病期較晚,大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屬重癥期,機體細胞免疫能力已嚴重下降,再加之放化療,患者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生活質量急劇降低〔3,4〕。多西他賽屬于紫杉類抗腫瘤藥物,其作用機制表現(xiàn)為通過作用靶點-聚合狀態(tài)的微管蛋白來加強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微管解聚,形成穩(wěn)定的非功能微管束,進而抑制腫瘤細胞分裂、增殖、分化,且其對微管結合部位的親和力十分強大,是同類紫杉醇的兩倍〔5〕。奈達鉑通過進入細胞,斷開甘醇酸酯配基上的醇性氧與鉑之間化學鍵,促進水鉑結合,形成離子型物質(活性物質或水合物)來起作用。當離子型物質形成后,斷裂的甘醇酸酯基配基變得不穩(wěn)定,很快被釋放出來,并產(chǎn)生多種離子型物質,這些物質與DNA結合,抑制DNA復制,最終達到拮抗腫瘤活性的目的〔6〕。
CEA是大腸癌組織產(chǎn)生的一種糖蛋白,作為抗原來引發(fā)患者免疫反應,廣泛存在于內胚葉起源的消化系統(tǒng)癌,人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組織及血清中也可檢測到。由于其對結腸癌無特異性,所以其陽性率不易確定,具體參考值為<10 μg/L。CEA值高時常與腫瘤增大相關聯(lián),結腸腫瘤徹底切除后數(shù)月余可恢復到正常值,復發(fā)前數(shù)周可升高,故檢測該指標對判定患者預后意義較大〔7〕。另外,CEA檢測對腫瘤術后復發(fā)的敏感性可高達80%以上,往往早于臨床、病理檢查、X線片檢查等。本研究結果提示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老年晚期NSCLC效果較單純多西他賽明顯。研究顯示,周劑量紫杉醇(90 mg/m2)聯(lián)合奈達鉑(80 mg/m2)治療晚期NSCLC,Ⅲ~Ⅳ度中性粒細胞減少至29%、血小板下降至0%、血紅蛋白降低至5%,非血液學毒性主要為肝功能損害〔8〕。綜上,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的化療方案治療老年晚期NSCLC有較好臨床療效,消化道反應輕,可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 廖巧聰.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護理〔J〕.中國健康月刊:B,2011;30(11):184-5.
2 趙業(yè)芝.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護理體會〔J〕.醫(yī)學新知雜志,2011;21(1):77-8.
3 盧 光,盧志文,黃樹明,等.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1;17(6):135-6.
4 肖天林,劉小紅,楊 超.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18(1):81-3.
5 胡賽男,孫蔚莉,史美祺.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復治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腫瘤預防與治療,2009;22(4):388-91.
6 張長弓,段林燦,李高峰,等.奈達鉑聯(lián)合長春瑞濱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6):5-6.
7 謝稚軍,王玉琴.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42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1):92-3.
8 宋紅梅,桂金川,方向東,等.奈達鉑聯(lián)合吉西他濱治療對紫杉類耐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評估〔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