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木祥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湖北 仙桃 433000)
據衛(wèi)生部調查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49%〔1〕。目前控制血壓藥物種類繁多,但治療依從性均不好,且伴有難以耐受的副作用〔2〕。依據健康相關行為轉變理論〔3〕,本文擬觀察科學的飲食與運動干預措施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為有效提高高血壓控制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QOL)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我中心所轄社區(qū)內老年高血壓患者212例,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4〕規(guī)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①原發(fā)性輕中度高血壓,即坐位收縮壓(SBP)140~179 mmHg;舒張壓(DBP)90~109 mmHg;②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電解質紊亂、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糖尿病、嚴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均自愿參加。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06例。干預組男56例,女50例,年齡60~77〔平均(66.3±7.2)〕歲,治療前血壓均值(160±11)/(90±4)mmHg。對照組男54例,女52例,年齡60~76〔平均(67.1±7.0)〕歲,治療前血壓均值(162±12)/(92±3)mm H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及病程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干預組采用系統(tǒng)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健康教育:根據患者文化程度和理解力,宣講高血壓發(fā)病原因、臨床特點、病程轉歸、治療要點等相關知識;告知患者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才能有效控制血壓,減少并發(fā)癥,提高QOL;叮囑患者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遇事應冷靜,當精神壓力較大時,要主動與親友交流,分散注意力。②飲食控制:要求患者既要控制飲食,又要合理膳食,飲食以清淡為主,寧淡勿咸,寧素勿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和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飲食應多樣化,各種食物合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及雜糧類食物,保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及礦物質均衡攝入。勸誡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戒煙、限酒。③運動療法:適當運動可以調節(jié)自主神經功能,有利于血壓平穩(wěn)下降,但運動計劃應根據患者年齡、體力、病情、自我感覺合理安排,以適宜的有氧運動項目為主,如步行、慢跑、騎車、游泳、打太極拳等,不宜空腹運動或劇烈運動。對照組定期隨訪和問卷調查,不施加任何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每周隨訪一次,監(jiān)測血壓、體重,6個月后比較患者血壓變化。并采用QOL調查問卷(SF-36)〔5〕評估QOL,包括生理功能(PF)、社會功能(S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精神健康(MH)、情感職能(RE)、精力 (VT)、總體健康狀況(GH)8個維度。分數越高表示QOL越高。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QOL評分比較 干預6個月后干預組與對照組比較,PF、SF、RP、MH、RE、VT及 GH 各分值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9,3.85,7.54,0.42,4.91,6.12,7.75,2.15,P<0.05或P<0.01),而BP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QOL評分比較(±s,n=106)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QOL評分比較(±s,n=106)
與對照組比較:1)P<0.05,2)P<0.01
組別PF SF RP BP MH RE VT GH干預組 67.9±24.31) 82.2±22.12) 71.4±16.52) 65.0±20.8 65.9±18.02) 82.2±20.32) 57.4±15.12) 58.3±27.41)對照組 60.2±22.6 71.4±18.6 54.2±16.7 63.8±20.6 53.5±18.8 65.5±19.4 41.8±14.2 50.6±24.7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前DBP、SBP差異不顯著(P>0.05)。干預6個月后,干預組DBP、SBP 明顯下降 (t=26.7,t=18.1,均 P <0.01),與對照組比較,亦有顯著差異(t=17.2,t=18.4,均P<0.01)。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n=106)
表2 兩組治療后血壓變化情況比較(±s,n=106)
與治療前比較:1)P<0.01;與對照組比較:2)P<0.01
組別 SBP(mmHg)治療前 治療后DBP(mmHg)治療前 治療后干預組 167.3±9.4 132.5±9.61)2) 99.4±4.1 86.5±6.11)2)對照組 166.2±9.9 154.3±8.81) 98.8±4.2 93.1±5.31)
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6〕,并且隨著增齡、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生活壓力加大,高血壓及其并發(fā)癥發(fā)病率不斷增加,嚴重影響患者QOL。其發(fā)病機制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7〕,未來控制高血壓的最終發(fā)展趨勢,必然是以非藥物治療為主要途徑,以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為主要手段,以社區(qū)居民自覺參與為目標的社區(qū)防治。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壓與飲食、運動密切相關,科學合理的飲食不是簡單地減少鈉鹽、脂肪等攝入,而是要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通過非藥物療法控制患者血壓〔8〕。適量運動可降低體重,促進循環(huán),增強血管彈性,同時運動可使心肌纖維增厚,心臟收縮能力增強,改善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9〕。本研究提示飲食與運動干預措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提高其QOL。綜上,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以社區(qū)健康教育為基礎,科學合理膳食和規(guī)律適度運動為重點的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非常必要,可較好地控制高血壓患者血壓,預防或延緩并發(fā)癥發(fā)生,減輕臨床癥狀,進而提高患者QOL。
1 方艷春,左小輝,張穎杰,等.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狀況及其預測因子〔J〕.護理學雜志,2010;25(5):78-80.
2 JNCV Report.The fif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NCV) 〔J〕.Arch Int Med,1993;153(2):154-83.
3 黃敬亨.健康相關行為轉變的理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33-7.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
5 李春波,何燕玲.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的介紹〔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2;29(2):116-9.
6 夏 翊.上海社區(qū)高血壓病人社區(qū)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0;2(35):253-4.
7 胡雪芬.社區(qū)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9):232-3.
8 魏 霞,朋風光.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4-6.
9 龔 菌,李自會,沈西川.社區(qū)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9(4):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