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剛,顏 彪,王加敏,馮冬雷,郭定平,劉松霖
(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江蘇揚州225127)
OFDM是一種無線環(huán)境下的高速傳輸技術,它利用許多并行的子載波來傳輸數(shù)據(jù),把非平坦信道轉化為相對平坦信道,同時又可以提高頻譜效率[1]。
MIMO技術是無線移動通信領域的重大突破,它利用空間中增加的傳輸信道在發(fā)送端和接收端采用多天線同時發(fā)送和接收信號,能夠有效地利用隨機衰落和可能存在的多徑傳播來成倍地提高業(yè)務傳輸速率[2]。
MIMO技術和OFDM技術的結合,可以提供有效的抗頻率選擇性衰落的能力和更高的頻譜利用率,必將成為未來高速寬帶無線通信發(fā)展的一種趨勢。與OFDM對頻率偏差非常敏感一樣,MIMOOFDM系統(tǒng)對頻率同步的要求也很高,很小的載波頻率偏差就會破壞子載波之間的正交性,從而引起ICI,嚴重影響系統(tǒng)的性能,因此必須盡可能提高頻率同步的精確性。目前已經(jīng)提出了許多MIMOOFDM 的盲同步算法[3-5],如 ML 算法,但它必須已知代價函數(shù)和觀測數(shù)據(jù),條件苛刻;相比之下,LS算法對任何統(tǒng)計特性都不做要求,只把估計問題作為最優(yōu)化問題來處理。
1MIMO-OFDM系統(tǒng)模型
假設MIMO-OFDM系統(tǒng)中有N個子載波,Nt個發(fā)射天線,Nr個接收天線,系統(tǒng)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MIMO-OFDM系統(tǒng)模型
從第m個發(fā)射天線上發(fā)射的OFDM信號可表示為:
假設從發(fā)射天線m到接收天線q共L條發(fā)射路徑,并將第l條路徑的信道復增益寫為h(l),那么發(fā)射天線m和接收天線q之間的信道響應可以表示為:
假設系統(tǒng)無頻率偏移,則接收端接收到的信號為:
令HS=X= [X(0 ),X(1 ),……,X( N t-1 )],表示Nt個天線的發(fā)送信號。
在接收端,利用傅里葉矩陣WH對接收信號進行解調,得到:
當存在頻率偏移ε[5]時,第q個接收天線的接收信號為:
式中,wq(n)代表在第q個天線的第n個樣點的噪聲。
上述過程可以用矩陣表示為:
式中,Π=WHW X;WH=-j2πpn/N,p=0,1,……,N -1;n=0,1,……,N -1。
由式(6)得,接收端接收到的信號可以表示為:
式中,z=[Z0,Z1,……ZN-1],Zm是第 m 個子載波上的高斯噪聲。下面用LS和MMSE方法估計頻率偏移。
根據(jù)LS的算法準則[7],有:
對上式計算整理,得到:
在利用MMSE方法的時候,要用到信號和噪聲的統(tǒng)計特性[6]。假設在每個子載波上都是均值為0,方差為 σ2n的高斯白噪聲,即 E[zzH]=σ2nI,其中 I是N*N的單位矩陣。根據(jù)MMSE算法準則[7],得:
對上式整理得:
式中,Β=Ε[ssH],為發(fā)送信號的自相關矩陣。如果發(fā)送信號的功率在每個子載波上相同,且定義為,則Β=I,式(11)又可寫成:
式中,SNR為信噪比。
仿真實驗構造的MIMO-OFDM系統(tǒng)共512個子載波,系統(tǒng)帶寬為5 MHz。采用QPSK調制,載波頻率為5 Hz仿真分別考察了SISO、2*2MIMO和3*3MIMO 3種情形下的CFO估計器的誤碼率和均方誤差的性能。圖2和圖3分別為高斯信道下的誤碼率和均方誤差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利用MMSE算法比LS算法的誤碼率和均方誤差都要低。例如,誤碼率為10-2時,MMSE比LS在信噪比上約有1 dB的改善,而誤碼率為10-2時,改善4 dB。
圖2 高斯信道下2種方法的誤碼率比較
圖3 高斯信道下2種方法均方誤差的比較
在對MIMO系統(tǒng)的考察中,單天線和多天線相比較,多天線系統(tǒng)的性能有很明顯的提高。例如2×2MIMO比SISO在相同的信噪比下,誤碼率有很大的改善,3×3MIMO和2×2MIMO系統(tǒng)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在誤碼率為10-2時,3×3MIMO比2×2MIMO有5 dB的提高。
圖4和圖5分別是在瑞利信道下的誤碼率和均方誤差。
圖4 瑞利信道下2種方法的誤碼率比較
圖5 瑞利信道下2種方法的均方誤差比較
從圖4和圖5中同樣可以看出MMSE方法比LS方法的誤碼率和均方誤差要低,并且隨信噪比增加,性能得到更好的改善。
從仿真結果中還可以看出,多天線系統(tǒng)比單天線系統(tǒng)的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并且隨著天線數(shù)的增加,這種改善更加明顯。
針對基于LS方法的估計性能不高的弊端,提出了一種新的基于MMSE的MIMO-OFDM系統(tǒng)中的頻率同步算法,并與基于LS的同步方法進行了比較。仿真結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下,新提出的方法比LS方法可以得到更低的誤碼率和均方誤差,并且隨著信噪比的增加,這種優(yōu)勢更加明顯。
[1]BINGHAM J.Multicarrier Modul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J].IEEE Commun Mag,1990,28(5):5 -14.
[2]PAULRAJ A J,GORE D A,NABAR R U ,et al.An O-verview of MIMO Communications a Key to Gigabit Wireless[J].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04, 92(2):198-218.
[3]SAEMI A,MEGHDADI V,CANCES J P,et al.ML Time-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for MIMO-OFDM Systems in Unknown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C]∥IEEE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onal,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2006:1 -5.
[4]CAO ZHONGREN,TURELI U,YAO YU - DONG,et al.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for Generalized OFDMA Uplink[C]∥IEEE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GLOBECOM),2004:1071 -1075.
[5]CHUNG CHANG DAH,YEN-HENG LAI,YICHIA HSU.Effect of Common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at the OFDMA Receiver[C]∥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SCAS),2009:201 -204.
[6]CHANG DAH CHUNG,LI TSUNG-HAN.MMSE Solution for OFDM Systems with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Correction[C]∥IEEE 71st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VTC),2010:1 -5.
[7]VASEGHI SAEED V.現(xiàn)代數(shù)字信號處理與噪聲降低(第3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