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劍
(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洛陽 471000)
貴廣鐵路同馬山隧道位于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境內(nèi),全長13 931 m。隧道工程地質(zhì)條件復雜,地形地貌特殊,沿線穿越眾多斷層破碎帶,隧道巖性以砂質(zhì)板巖、絹云母板巖夾凝灰質(zhì)板巖、變質(zhì)粉細砂巖為主,巖體為薄~中厚層狀、板狀結(jié)構(gòu),水平層理發(fā)育。該隧道是全線重點工程,工期壓力大,為加快隧道施工進度,隧道設(shè)計劃分為1號斜井、2號斜井、橫洞及出口四個施工區(qū)段。為了解決1號斜井與正洞上斷面相交受力差、挑頂時間長的困難,我們從力學及施工方法、工藝上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經(jīng)過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
1號斜井洞身坡度為11%,斜井與正洞線路方向平面夾角為90°,此段圍巖為Ⅲ級。
先由斜井施工斷面開挖進入正洞,然后向正洞洞身擴挖至正洞上半斷面,當滿足施工空間后,再反向擴挖成型,進行正洞開挖。
1號斜井施工段及進入正洞里程段均為Ⅲ級圍巖,采用全斷面法進行施工。正洞采用復合式襯砌,初期支護為12 cm厚C25噴射混凝土,拱部設(shè)φ22組合中空錨桿及φ6鋼筋網(wǎng),邊墻設(shè)φ22砂漿錨桿,錨桿間距1.2 m×1.5 m(環(huán)向×縱向),每根長為3.0 m,鋼筋網(wǎng)間距為25 cm×25 cm,二次襯砌采用40 cm厚C35纖維混凝土。斜井采用錨噴襯砌支護,C25噴射混凝土厚10 cm,拱部設(shè)φ22砂漿錨桿及φ8鋼筋網(wǎng),錨桿間距1.2 m×1 m(環(huán)向×縱向),每根長為3.0 m,鋼筋網(wǎng)間距為25 cm×25 cm。
交叉口部地段圍巖處于三維受力狀態(tài),受力集中、復雜,支護跨度較大,受力極為不利,對口部加強支護措施:
1)交叉口部門架采用Ⅰ18工字鋼架加強支護,2榀并聯(lián)焊接為一體,且鋼架用Ф12鋼筋做箍筋加強,其間距為0.5 m。鋼架支立完成后,在門架橫梁上施打垂直正洞線路方向的小導管,小導管采用Ф42無縫鋼管,環(huán)向間距為0.4 m,每根長為3.0 m(以便進正洞挑頂施工)。2)因考慮到門架受力大,且跨度較大,在門架內(nèi)架一榀直墻、圓弧拱頂?shù)匿摷芄餐袚T架受力,該鋼架也為2榀并聯(lián)焊接為一體,在安裝就位后與門架焊接為一體,在門架與該圓弧拱頂鋼架之間用Ⅰ18斜向支撐焊接連接分擔門架受力(且可減小門架撓度),門架與該圓弧拱頂鋼架之間的空隙用噴射混凝土回填密實,如圖1所示。
修改為:斜井口部采用Ⅰ18工字鋼鋼架支護,拱架間距1.0 m,施工長度共10 m,鋼架底腳采用25a長槽鋼作為墊腳,鋼架底腳及起拱位置分別設(shè)2根φ22鎖腳錨桿,錨桿每根長4.0 m,為確保該段圍巖的穩(wěn)定性,在拱部設(shè)φ22中空注漿錨桿,邊墻設(shè)φ22 砂漿錨桿,錨桿每根長為3.5 m,錨桿間距為0.8 m×0.8 m,呈梅花形布設(shè),錨桿與鋼架焊接牢固。為了提高初支的整體性,加密鋼架縱向Ф22連接鋼筋,環(huán)向間距為0.6 m,與鋼架焊接牢固,采用25 cm厚C25噴射混凝土封閉,全環(huán)設(shè)φ8鋼筋網(wǎng),鋼筋網(wǎng)間距25 cm×25 cm。與正洞相接處架立一榀門架鋼架加強支護,見圖2。正洞交叉口部采用Ⅰ18工字鋼架加強支護,長度5 m~10 m。為保證隧道設(shè)計凈空斷面,本段內(nèi)預(yù)留沉降量為9 cm。
總體施工步驟:斜井向右進入正洞,開挖至左線邊墻即轉(zhuǎn)向段施工→正洞洞身向大里程擴挖至上半斷面→正洞正常段開挖→反向(小里程)擴挖→仰拱及仰拱填充→組裝臺車→拱墻二襯施工→正常施工。斜井進正洞過渡段斷面如圖3所示。
當斜井施工至與正洞相交時,于正洞與斜井相交里程起,標高從井底標高逐步提高至正洞上半斷面的底面標高,長度約23 m,坡度約為12.36%,由斜井逐步轉(zhuǎn)向至正洞線路方向施工,然后逐步擴挖至正洞的上半斷面開挖,當正洞上半斷面施工20 m,開始施工已開挖完成的上半斷面約20 m的下半斷面開挖,形成工作面后,反向開挖至斜井交叉口處,及時施作仰拱及其填充,擴挖到滿足拱墻二襯空間后,盡早施工交叉口段拱墻二襯,閉合成環(huán)。
具體施工步驟如圖4,圖5所示。
1)每循環(huán)開挖進尺控制在1.3 m左右,開挖前先安裝鋼架,施作超前小導管,小導管長3.5 m,環(huán)向間距0.4 m。
2)轉(zhuǎn)向段及擴挖段施工中,開挖后先初噴混凝土,及時施作錨桿及鋼筋網(wǎng)片,復噴混凝土至設(shè)計厚度,及早封閉成環(huán)。
3)正洞上斷面施工時,鋼架架立完成后,用Ⅰ18型鋼框架支撐,立柱底腳鋪25a槽鋼,槽鋼長0.5 m,垂直地面打設(shè)2根長1.0 m的鎖腳錨桿固定槽鋼。
4)噴射混凝土前,按照設(shè)計要求施作錨桿,沿正洞線路方向拱部施作超前小導管,導管長3.5 m,環(huán)向間距0.4 m。
1)施工中加強圍巖量測,根據(jù)量測結(jié)果及時反饋支護信息,確保支護措施安全合理。
2)加強交叉口段初期支護,盡快施工仰拱及拱墻襯砌成環(huán)。
3)在施工時必須設(shè)專人值班,隨時觀察圍巖及支護結(jié)構(gòu)的穩(wěn)定性。
4)制定挑頂施工應(yīng)急預(yù)案,做好應(yīng)急材料、物資的儲備。
根據(jù)同馬山隧道施工實踐,采用導坑反挑法進行挑頂施工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施工進度快。
采用導坑反挑法施工,斷面較小,工藝簡單,循環(huán)進度較快,該隧道共用時間20 d。
2)施工難度小。
該方法施工難度小,與傳統(tǒng)的由抬高斜井拱頂過渡到正洞的施工方法相比,減少了正洞超設(shè)計輪廓線部分的開挖,從而減少了初期支護及拱墻二次襯砌混凝土的回填量。
3)施工斷面小,有利于圍巖受力,且施工進度快,支護及時,圍巖變形得到有效的控制,確保了施工安全。
[1]鐵建設(shè)[2010]241號,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shù)指南[S].
[2]高海宏.復雜條件下大跨公路隧道施工中的關(guān)鍵技術(shù)[J].隧道建設(shè),2008(2):5-51.
[3]關(guān)寶樹.隧道工程設(shè)計要點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