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新
西平縣中醫(yī)院外科,河南西平 463900
近幾年,隨著交通事故、工傷事故等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增多,胰腺損傷的發(fā)生率也逐年上升。據(jù)統(tǒng)計,閉合性胰腺損傷占腹腔臟器損傷的8%~12%,一般損傷較為嚴重,并發(fā)癥多,死亡率高。由于早期診斷較為困難,故漏診率高。臨床治療閉合性胰腺損傷的手術方法較多,但由于手術針對性強,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本文筆者結合所在的普外科工作經歷,對其所在科室近2年來收治的38例閉合性胰腺損傷患者進行了研究,總結出了較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3月—2011年7月筆者所在普外科收治的胰腺損傷手術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12~68歲,平均年齡(42+2.3)歲。致傷原因:高空墜落致傷3例,交通事故致傷19例,鈍器致傷4例,擠壓致傷5例,暴力擊打致傷4例,重物砸傷3例。單純胰腺損傷3例,合并其他臟器損傷35例,其中合并十二指腸損傷5例,脾破裂傷7例,結腸破裂傷4例,小腸破裂5例,肝破裂5例,顱腦損傷3例,四肢及軀干骨折3例,胃挫裂傷3例。依據(jù)美國創(chuàng)傷外科協(xié)會AAST器官損傷分級標準:Ⅰ級9例,Ⅱ級13例,Ⅲ級7例,Ⅳ級 4例,Ⅴ級5例。
依據(jù)美國創(chuàng)傷外科協(xié)會AAST器官損傷分級標準對患者進行的損傷分級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具體見下表1。
表1 依AAST標準損傷分級及其治療方法統(tǒng)計(n)
38例患者術后2~6個月隨訪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情況統(tǒng)計,見下表2。
表2 38例患者術后2~6個月隨訪治療及并發(fā)癥情況統(tǒng)計
從表2來看,通過依AAST標準損傷分級及其治療方法治療后,38例患者中35例治愈,治愈率高達92.1%,死亡率僅為7.9%。但是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例達到15例,占總例數(shù)的39.5%。并發(fā)癥患者經治療痊愈13例,死亡2例。
考慮到控制出血、防止細菌污染、盡可能大面積保留胰腺組織、充分內外引流是胰腺損傷外科治療的基本原則,因此對初級階段的Ⅰ級、Ⅱ級應盡可能地采取保守治療或單純胰尾體修補。從本文表1可以看出,9例Ⅰ級和13例Ⅱ級患者,采取保守治療或單純胰尾體修補的比例分別達到77.8%和69.2%,經術后隨訪19例治愈,3例出現(xiàn)并發(fā)癥,治療后2周后康復。Ⅲ級胰腺損傷應堅持保留脾臟原則進行手術。因此胰、脾聯(lián)合切除術是臨床常用的手術方法,本文7例Ⅲ級患者中4例行胰尾體聯(lián)合脾切除術,術后隨訪除1例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并發(fā)癥外,其他并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情況。而Ⅳ級往往表現(xiàn)為大面積遠端胰腺損傷,切除會造成術后胰腺體內外分泌功能不足,極易導致患者休克。因此,對此級別患者而言,行近端關閉遠端行胰腺空腸吻合術是主要的手術方式,本文4例Ⅳ級患者中3例采用了此手術方式,隨訪治療效果良好。Ⅴ級屬危重級損傷,多并發(fā)其他臟器損傷,存在腹腔大量出血,對此級別的患者而言,應選擇以引流為主的術式,如胰、十二指及胃腸造瘺引流術、胰腺壞死組織清除、引流術等,目的是修補胃、十二指腸。
從表2結果來看,胰瘺、胰腺假性囊腫、腹腔嚴重出血、胰腺炎等是胰腺損傷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尤其是胰瘺,在臨床上最為常見,本文15例術后并發(fā)癥患者中,胰瘺占到了18.4%,因此預防胰瘺是術后防治的重點。目前臨床上防治胰瘺最主要的措施是暢通引流,腹腔引流和防止感染及胰液腐蝕內臟是治療胰瘺的關鍵。具體措施是盡量對早期引流外漏的胰液,在B超引導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本文7例胰瘺患者經引流手術后,5例內引流手術痊愈,2例2個月后瘺到自愈。其次是胰腺假性囊腫。假性囊腫與損傷后引流不暢關系密切。倘若囊腫繼續(xù)增大且合并感染應直接外引流,一般可自愈;倘若囊腫不大且未有感染現(xiàn)象可采取保守治療。
[1]霍紅軍,張杰,彭海峰,等.胰腺損傷的診斷與救治—附69例臨床分析[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8,28(5):413-415.
[2]Dondelinger RF,Bilattini D,Comet O.Diagnosis of pancreatic injury:a need improve performance[J].JBR-BTR,2010(23):160-166.
[3]Croce MA,Fabian TC,Kudsk KA,et al.Aast organ injury scale-correlation of CT-graded liver injuries and operative fi nding[J].J Trauma,2010(37):80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