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東,嚴偉訊,劉朝川
(1.成都市成華區(qū)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四川成都610051;2.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中國二重國家級技術中心成都(總部)大樓建筑面積:108 562m2,建筑最高點140.6m,在裙樓中部設計有高24m,跨度18.3m,南北貫通(44.8m)的功能大廳。為解決主樓部分荷載傳遞,在5~7層設計了三榀X形勁性轉換桁架(圖1)。其中型鋼結構材質為Q345-B,每榀桁架用鋼約66.8t,總用鋼量達 200.5t。
圖1 桁架結構形式
根據以往經驗,勁性結構施工時,型鋼結構的吊裝往往對整個分項工程的工期、質量和成本控制起著主導作用。由于3榀桁架體量大,結構外形復雜,且位于24m高空,給整個工程的施工組織帶來諸多的難點。
(1)如此體量的型鋼結構顯然只能采用散拼法施工,散拼法施工必須根據塔吊起重半徑對型鋼結構進行分段,而分段的數(shù)量將直接影響到塔吊吊次以及焊接工程量的多少。
(2)按照設計的要求,型鋼結構焊接均采用全熔透焊縫,焊縫等級一級,質量要求相當高。
(3)按設計要求,桁架下弦跨中必須按0.2%起拱。
本工程現(xiàn)場配備1臺JC7030型塔吊(臂長60m),1臺ST60/15型塔吊(臂長60m),兩臺塔吊能夠全部覆蓋整個建筑范圍。1#塔吊覆蓋桁架范圍內最大起重量12t,最低起重量為4.63t,而2#塔吊僅覆蓋?軸桁架的一小部分,如圖2。因此以1#塔吊作為型鋼結構吊裝的主要工具,而桁架深化分段則主要依據1#塔吊的起吊回轉半徑。
圖2 塔吊起重半徑荷載分布
綜合考慮加工、運輸、塔吊載重及質量、安全等多方因素,經可行性討論研究后,將桁架按照上弦桿、下弦桿、直腹桿、斜腹桿進行分解。由于所有桿件中,上弦桿及下弦桿最長,荷載也最大(上弦桿長16.37m,桿重約15.2t,下弦桿長16.37m,重約17.4t),根據塔吊起重載半徑,將?軸、?軸上弦桿、下弦桿分別分成4段,?軸上弦桿、下弦桿分別分成2段。桁架經分段后,?軸、?軸每榀分解為27個構件,單個構件最大重量約5.76t;?軸分解為24個構件,單個構件最大重量約8.5t,所有構件均在塔吊的起重范圍之內。
為便于桁架鋼構件的拼裝,在桁架兩側鋼立柱、上下弦桿節(jié)點部位設計有牛腿,在弦桿、腹桿、牛腿上設計有連接耳板,吊裝后利用螺栓連接兩側耳板進行臨時固定,待焊接完成后切除連接耳板,如圖3、圖4。
圖3 上弦節(jié)點深化圖
圖4 下弦節(jié)點深化圖
鋼牛腿腹板與桿件腹板焊接處開K形坡口,采用全熔透焊接;鋼牛腿翼緣與桿件翼緣焊接處開V形坡口,采用全熔透焊接,熔透焊縫質量應滿足一級焊縫質量等級要求。
型鋼結構按照立柱、下弦桿、斜腹桿、直腹桿、上弦桿的順序,利用現(xiàn)場塔吊進行構件吊裝。在立柱、腹桿上設置專用吊耳以便于塔吊鋼絲繩固定,上、下弦桿則采用綁扎方式進行吊裝。由于型鋼構件荷載較大,經計算采用四股鋼絲繩進行吊裝,為防止大荷載構件吊裝過程中發(fā)生碰撞,在構件吊至安裝位置1m時,采用手動倒鏈配合,實現(xiàn)構件就位。
本工程型鋼結構采用焊接連接,焊接量大、焊縫等級高,由于在鋼結構吊裝過程中,穿插有土建、機電專業(yè)施工,為提高吊裝進度,合理利用塔吊吊次,考慮型鋼構件吊裝到位后先期采取臨時固定。為此,在弦桿、腹桿、立柱牛腿上焊接連接耳板或在構件腹板上開孔,吊裝后利用螺栓連接兩側耳板進行臨時固定,待焊接完成后切除連接耳板。對立柱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在立柱四周拉纜風繩進行臨時固定。
3榀轉換桁架中型鋼柱牛腿與桿件節(jié)點的連接,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縫,焊縫等級為一級,總數(shù)達到340條,總長181m。根據《建筑鋼結構焊接規(guī)程》(JGJ81—2002)第五章“焊接工藝試驗”的規(guī)定,在大面積施焊之前組織對焊接工藝進行評定。為保證焊接質量,項目成立了QC小組,對影響焊接質量的各個因素進行控制。
現(xiàn)場采用碳弧氣刨和角向磨光機磨去除接頭部位附著的高碳晶粒,避免焊縫裂紋的產生。每條焊縫焊接前,需將焊縫起焊處和止焊處的焊接缺陷用碳弧氣刨和砂輪清除干凈,并將接頭處處理成緩坡形狀,達到焊接要求。
采用以電加熱為主,火焰加熱為輔的方式對焊縫進行預熱,預熱溫度為:不低于120℃。測溫點位于焊縫兩側并離焊縫中心75mm處,如圖5。
針對H型鋼柱的焊縫接頭形式,確定焊接順序為:雙人同時、對稱焊接,如圖6。
圖5 加熱區(qū)劃分
圖6 焊接順序
為了消除殘余應力,同時為了溢出殘留氫,在焊縫焊接完成后,立即使用石棉布多層覆蓋并包裹,使焊縫區(qū)緩慢冷卻到常溫。
按設計要求,桁架下弦跨中必須按0.2%起拱。為此加工放樣時,便將⑤軸~⑥軸線間、⑦軸~⑧軸線間桁架上弦及下弦起拱0.2%。在下弦桿吊裝前,按下弦桿底面標高垂直下弦桿搭設腳手管,使下弦桿初步就位。接著在下弦桿中部拼接部位兩側,以及下弦桿與立柱牛腿拼接位置安放千斤頂,千斤頂?shù)鬃聣|20mm×400mm×400mm鋼板,坐在已搭設好的架管上。借助水準儀監(jiān)測利用千斤頂微調,控制下弦 桿的水平度及下弦跨中起拱,如圖7。
圖7 下弦桿千斤頂布置
通過對桁架鋼結構進行合理的深化設計,使得鋼結構分段數(shù)量控制到最低,在降低塔吊吊次,減少焊縫質量的同時保證了施工進度、節(jié)約了成本。轉換層桁架于2010年8月施工完畢,截至2010年5月,對桁架下弦4個觀測點的沉降觀測數(shù)據顯示,四個點累計沉降量均為2.0mm,滿足設計要求(圖8、圖9)。
圖8 轉換桁架鋼結構施工過程鳥瞰圖
圖9 勁性轉換桁架成型效果
通過開展QC小組活動,對焊縫質量進行控制,使得340條全熔透一級焊縫探傷合格率達到100%。項目QC小組活動成果《提高大跨度勁性轉換桁架施工合格率QC成果》,榮獲2010年中國質量協(xié)會第二屆“海洋王”杯全國QC小組成果發(fā)表賽二等獎(圖10、圖11)。
圖10 QC小組活動成果獲獎證書
圖11 成都市市長葛宏林蒞臨項目指導
中國二重國家級技術中心成都(總部)大樓轉換層桁架鋼結構采用散拼法施工,在對桁架結構特點、塔吊起吊能力分析的基礎上,對桁架鋼結構進行深化設計,將3榀桁架的分段數(shù)量控制到最少,從而減少鋼結構吊裝對塔吊吊次的占用,保證了工期,降低了成本。鋼結構分段數(shù)量的減少,直接降低了焊接工程量,對焊接質量合格率的提高起到關鍵作用。通過對深化設計、放樣加工、現(xiàn)場管理三方面的控制,保證了桁架下弦的起拱,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