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最好的足球聯(lián)賽,有站在歐洲之巔的俱樂部,但在世界級賽場上,英格蘭總是無法走得更遠。
6月25日,又是一個讓英格蘭球迷夢碎心傷的日子。在歐洲杯1/4決賽中,英格蘭點球不敵意大利,與最后1個四強名額擦肩而過。
這樣的結局即在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從場面和統(tǒng)計數(shù)據來看,人們也認為意大利更當?shù)闷疬@場勝利。
16年來,“逢點必敗”已成為英格蘭難以擺脫的魔咒,球迷也許會抱怨運氣太差,但如果有足夠的能力在120分鐘甚至90分鐘內拿下比賽,何必將命運交給未知的運氣?
如今的英格蘭,已經和德國、西班牙等一線強隊的差距越拉越大。而杰拉德、特里失望的表情,也在提醒人們,英格蘭的黃金一代即將告別。兩年后的巴西,我們或許無法再看到黃金一代的身影,但他們的謝幕方式,卻多少帶著悲情色彩。
失意的國度
一說起英國足球,人們首先想到的或許是英超聯(lián)賽和它的“四大豪門”。無論是曼聯(lián)還是利物浦,名字似乎都比英格蘭國家隊更為響亮。
而英格蘭國家隊,能稱得上世界豪門嗎?這恐怕要打個問號。
作為現(xiàn)代足球的開山鼻祖,英國的足球運動早在19世紀初就已經相當普及。英格蘭1863年就成立足協(xié),而俱樂部成立時間更早。1855年,英格蘭的謝菲爾德俱樂部成為世界上第一家足球俱樂部。
1871年創(chuàng)立的足協(xié)挑戰(zhàn)杯賽是第一個全英格蘭的比賽。為了擴大足球的影響,1888年英格蘭足協(xié)決定創(chuàng)辦全國性的甲級聯(lián)賽;1892年,開始舉行乙級聯(lián)賽;1920年,出現(xiàn)丙級聯(lián)賽;1958年,又增加了丁級聯(lián)賽。至此,英格蘭足球聯(lián)賽初具規(guī)模,這也是世界上誕生最早、賽制最完善的全國性統(tǒng)一聯(lián)賽,后來,世界各國廣泛采用借鑒這一聯(lián)賽體制。1992年,英格蘭足協(xié)在甲級聯(lián)賽基礎上創(chuàng)辦了超級聯(lián)賽,原乙、丙、丁級聯(lián)賽相應提升一級。
轉播收入和贊助商的投資使英超聯(lián)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聯(lián)賽,以及最受人們歡迎的體育賽事之一。全球共有150個國家和地區(qū)收看英超比賽,球迷人數(shù)近4.5億。
英超的隊伍在歐洲屢創(chuàng)佳績。在歐洲冠軍聯(lián)賽的歷史上,曼聯(lián)于1999年、2008年奪得冠軍,利物浦在2005年奪得冠軍。2012年,藍軍切爾西通過點球大戰(zhàn)打敗東道主拜仁慕尼黑,成為第三支奪得歐冠冠軍的英超球隊。
最好的聯(lián)賽當然吸引著世界上最好的球員。南非世界杯的736名球員中,有118人來自英超。
遺憾的是,英格蘭自己,沒能復制英超的輝煌。
在人們的印象里,英格蘭總是奪冠熱門,卻總是半路回家。在2010年世界杯,英格蘭被德國淘汰,當?shù)孛襟w甚至高興地說:“早就說他們不會贏嘛”。
讓我們看看英格蘭16年來的成績。1996年,歐洲杯1/4決賽中,英格蘭點球淘汰西班牙。或許因為在本土舉行,這是其16年來世界大賽中唯一一次點球勝利,也是唯一一次進入四強,不過緊接著的半決賽,他們點球敗給德國。
此后,英格蘭再無緣四強。世界杯賽場:1998年1/8決賽被阿根廷淘汰;2002年1/4決賽被巴西淘汰;2006年1/4決賽被葡萄牙淘汰;2010年1/8決賽被德國淘汰。歐洲杯賽場則更為悲催:2000年,小組賽被淘汰;2004年,1/4決賽被葡萄牙淘汰;2008年,未進入決賽圈;2012年1/4決賽被意大利淘汰。
1996年歐洲杯、1998年世界杯、2004年歐洲杯、2006年世界杯、2012年歐洲杯,16年來,英格蘭已經五次在點球大戰(zhàn)上折戟。
無論有多豪華的陣容,英格蘭還是一次次倒在阿根廷、德國、葡萄牙等世界豪門的腳下。除了運氣太差,還有什么阻止了英格蘭的腳步,是長傳高調的踢法已經過時?是英超賽程太緊密拖累了體能?還是英國人太過紳士友好?
本屆歐洲杯,我們看到的是曼聯(lián)的鋒線和切爾西的后防,但來自頂級俱樂部的成員呈現(xiàn)出來的卻是粗糙的技術、糟糕的控球和孱弱的進攻。魯尼?或許重新獲得一頭秀發(fā)的他還沒有通過兩場比賽將自己調整至最佳模式,而并沒有太多亮點的英格蘭可以堅持到點球大戰(zhàn),已經讓他們獲得了人們的尊敬,不過這也僅是尊重而已,這里依舊是一個失意和讓人失意的國度。
逝去的年華
當我和一位英格蘭球迷談起英格蘭的黃金一代時,他直接打斷我說:“這是個偽命題,英格蘭沒有黃金一代?!蔽毅等?。
貝克漢姆、費迪南德、歐文、蘭帕德、杰拉德、特里……這些人難道不能稱為黃金一代?
確實,不可否認,如此強大的陣容,在世界大賽中的成績僅游離于四強之外。
蘭帕德曾說:“叫我們黃金一代就好像別人等著看我們失敗的笑話,只有當我們贏得些什么的時候,黃金一代才應該被提起,就像1966年世界杯的老英雄們一樣,他們才是黃金一代?!彼踔帘硎?,“把我們封為黃金一代其實讓我們有一種挫折感,因為我們只是上場踢了踢球,什么榮譽都沒有,人們叫我們黃金一代的原因是我們有一批很有才華的球員,但這僅僅是個人才華而已,我們沒有在過去的比賽中真正把這些才華發(fā)揮出來”。
但我寧愿相信他們是英格蘭的黃金一代,因為他們帶來的精彩比賽已經成為幾代人難忘的記憶,比如在2004年歐洲杯與葡萄牙的那場巔峰之戰(zhàn)。
壯志未酬身先死。還沒有取得過任何榮譽的黃金一代卻已年華老去,即將告別世界大賽的舞臺。
曾經光輝的名字如今只剩下“雙德”和特里。而蘭帕德因傷未參加本屆歐洲杯,連最后的謝幕演出都沒能趕上,另兩位,留下的也只是點球大戰(zhàn)后失落的背影。
無奈競技體育的殘酷與歲月的無情,在賽場上奔跑了十余年的他們,如今的年齡都在32歲以上,兩年后的巴西世界杯,能否再見到他們還是未知數(shù)。
不得不佩服德國隊,他們總是后繼有人,巴拉克、克洛澤之后,還有穆勒、厄齊爾。本屆歐洲杯,又增加了20歲的格策、22歲的許爾勒等新一代戰(zhàn)斗力,使之一直處于歐洲頂尖強隊之列??墒羌词惯@樣,德國人也遭遇了16年未奪大賽冠軍的尷尬,即使每一次重要賽事他們總是會堅持到最后。
是繼續(xù)停留在歐洲中流球隊之間還是與強隊同伍,擺在沃爾科特、維爾貝克、張伯倫等年青一代面前的路還有很長,所幸,還有兩年的時間,屬于英格蘭黃金一代的這個命題還在繼續(x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