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嵩洲 姚天波
(浙江上虞春暉中學(xué),浙江 上虞 312353)
人教版必修2“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一節(jié),沒有給出彈性勢能(取彈簧原長為零勢能處)的表達式命題專家集思廣益,精心設(shè)計彈簧彈力做功類試題,既回避了的使用,又考查了學(xué)生過程分析的能力.筆者細細推敲,認為這類試題主要有兩種命制思路,現(xiàn)述如下.
例1.如圖1,一根輕質(zhì)彈簧左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放一個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物塊,小物塊的質(zhì)量為m=1.0kg,當(dāng)彈簧處于原長時,小物塊靜止于O點,現(xiàn)對小物塊2.4(J),且Wf=fx=1×0.1=0.1(J),得W彈=2.3J(負功),故彈簧儲存的最大彈性勢能為2.3J.
圖1
例2(2011年福建高考題)如圖3為某種魚餌自動投施加一個外力,使它緩慢移動,壓縮彈簧至A點,壓縮量為x=0.1m,在這一過程中,所用外力與壓縮量的關(guān)系如圖2.然后釋放小物塊,讓小物塊沿桌面運動,已知O點至桌邊B點的距離為L=2x.計算時可認為滑動摩擦力等于最大靜摩擦力,g取10m/s2.求:
(1)在壓縮彈簧過程中,彈簧儲存的最大彈性勢能.
解析:F≤1N時,x=0m,說明此時F與靜摩擦力平衡.
F=1N時,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f靜max=1N,得滑動摩擦力f滑=f靜max=1N.
圖2
之后,物塊緩慢移動,F(xiàn)做正功,f滑與F彈做負功,其大小WF=Wf+W彈,則W彈=WF-Wf.圖2中F關(guān)于x線性變化,故可用平均力計算功放器中的投餌管裝置示意圖,其下半部AB是一長為2R的豎直細管,上半部BC是半徑為R的1/4圓弧彎管,管口沿水平方向,AB管內(nèi)有一原長為R、下端固定的輕質(zhì)彈簧.投餌時,每次總將彈簧長度壓縮到0.5R后鎖定,在彈簧上段放置一粒魚餌,解除鎖定,彈簧可將魚餌彈射出去.設(shè)質(zhì)量為m的魚餌到達管口C時,對管壁的作用力恰好為0.不計魚餌在運動過程中的機械能損失,且鎖定和解除鎖定時,均不改變彈簧的彈性勢能.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
圖3
(1)質(zhì)量為m的魚餌到達管口C時的速度大小v1;(2)彈簧壓縮到0.5R時的彈性勢能Ep;(3)略.
解析:(1)由mgR=mv12/R,得
利用功能原理轉(zhuǎn)化、迂回求解是命制彈簧彈力做功類試題的常規(guī)思路.若遇多物體相互作用,還可借助整體法隔離法、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守恒定律等多種手段綜合分析.
圖4
例3.(2005年全國高考題)如圖4,質(zhì)量為m1的物體A經(jīng)一輕質(zhì)彈簧與下方地面上的質(zhì)量為m2的物體B相連,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A、B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一條不可伸長的輕繩繞過輕滑輪,一端連物體A,另一端連一輕掛鉤.開始時各段繩都處于伸直狀態(tài),A上方的一段繩沿豎直方向.現(xiàn)在掛鉤上掛一質(zhì)量為m3的物體C并從靜止?fàn)顟B(tài)釋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離開地面但不繼續(xù)上升.若將C換成另一個質(zhì)量為(m1+m3)的物體D,仍從上述初始位置由靜止?fàn)顟B(tài)釋放,則這次B剛離地時D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解析:第2次B剛離地時與第1次B剛離地時A的位置相同,則兩次彈簧彈力做功相等,即W彈1=W彈2.
設(shè)開始靜止時彈簧壓縮量為x1,則
B剛要離地時彈簧拉伸量為x2,則
故前后A共上升高度為h=x1+x2=(m1g+m2g)/k.
第1次恰好使B離開地面但不繼續(xù)上升,則這一瞬間A、B、C速度均為0.
第2次B剛離地時其速度為0,A上升同樣高度,且A、D速度相同.
即
因W彈1=W彈2,(2)式減去(1)式約去彈簧做功項,則
例4.如圖5,在傾角為θ足夠長的光滑斜面上,有兩個用輕質(zhì)彈簧相連接的物塊A、B,它們的質(zhì)量均為m,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C為一固定擋板,系統(tǒng)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現(xiàn)開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塊A使之向上運動,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物塊B剛要離開C時A的速度大小.
解析:設(shè)未施加力F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1,對A研究,mAgsinθ=kx1,mA=m,得x1=mgsinθ/k.
當(dāng)B剛要離開C時,設(shè)彈簧的伸長量為x2,對B研究,mBgsinθ=kx2,mB=m,得x2=mgsinθ/k.
至剛要離開C,B恒靜止.對A全程分析:F(x1+x2)其中h=(x1+x2)sinθ.
圖5
因為x1=x2,即彈簧始末位置關(guān)于原長對稱,故在這兩個位置儲存的彈性勢能大小相等,因此全程W彈=0,得
點評:這類試題命制思路獨具匠心,通過選取特殊位置,巧妙地回避了彈簧彈力做功,對過程分析的要求較高,技巧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