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紅 魏顯敬
大連附屬中山醫(yī)院,遼寧大連 116001
隨著醫(yī)療科學的進步,人類克服了許多疾病,但是心血管疾病還在對人類的生命造成威脅。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形成血栓或冠狀動脈的分支堵塞,進而造成一些心肌失去血液供應而壞死的病癥稱為急性心肌梗死[1]。急性心肌梗死在中老年人中比較常見,是急性冠脈綜合癥中比較嚴重的一種疾病,隨著人們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了NT-ProBNP與急性心肌梗死這種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已經(jīng)被廣大學者證實,通過NT-ProBNP該院可以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預后及診斷有一種更好的認識[2]。為了發(fā)掘NT-ProBNP在急性心?;颊哳A后中更多的作用價值,該文在前人的基礎上,對2008年4月—2011年4月期間該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颊卟±M行了回顧性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該院選取了在該院確診就治的急性心?;颊?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有男50例,女40例,年齡40~79歲,平均年齡為(58±4.2)歲。這些患者在發(fā)病后都被及時送往了醫(yī)院,并且經(jīng)過該院仔細診斷,都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下面是該院使用的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①持續(xù)的胸痛30 min以上;②患者的心電圖2個或2個以上相鄰肢體導聯(lián)抬高>1 mm或著胸導聯(lián)>2 mm;③CK-MB或cTn-I比正常的數(shù)值大2倍以上。以上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A組,另外,該院還選取了非心梗患者90例作為B組與A組對照,B組中男49例,女 41例,年齡 43~78歲,平均年齡為(57±3.9)歲。
該院在凌晨,對空腹的A、B兩組進行靜脈抽血2 mL,保存于含有10%EDTA50 μL的試管內,并加入抑肽酶2 500 U,然后采用免疫熒光雙夾心法測定NT-ProBNP水平。另外,在患者入院后,該院通過超聲檢查A組,去測量 LVEF和LVEDVI,計算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指數(shù),得出 LVEF增加多于20%的有30例為重構,其余60例為非重構組。該院還對A組進行了心功能等級分級,其中Ⅰ級有21例,Ⅱ級有34例,Ⅲ級有25例,Ⅳ級有10例。
對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來表示,對兩組數(shù)據(jù)采用t檢驗。
表1 A、B兩組的NT-ProBNP水平比較(±s)
表1 A、B兩組的NT-ProBNP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血漿NT-ProBNP濃度(ng/mL)AB 90 90 98.6±31.3 74.8±27.9
由表1可見,A組的血漿NT-ProBNP濃度明顯比B組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A組中重構組和非重構組NT-ProBNP的比較(±s)
表2 A組中重構組和非重構組NT-ProBNP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n) NT-ProBNP(ng/mL)重構組非重構組30 60 113.6±30.3 100.1±29.2
由表2可以看出,在A組中的血漿NT-ProBNP濃度,重構組又比非重構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A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的比較[(±s),n(%)]
表3 A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的比較[(±s),n(%)]
等級 例數(shù)NT-ProBNP(ng/mL) 心血管事件[例(%)]Ⅰ、Ⅱ級Ⅲ、Ⅵ級55 35 105.7±21.6 115.3±31.2 8(14.5)13(37.14)
由表3可以看出,隨著心功能的等級的增高,血漿NT-ProBNP濃度也在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對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A組和B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病,它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長久以來,人們都在探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診斷指標,以求找到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可以進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改善患者預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研究方式和設備不斷發(fā)展。20世紀50年代以來,動態(tài)測定一些代謝酶的活性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直非常重要的標準,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因為其對酶的檢測不具有專屬性,而且存活時間比較短[3]。因為急性心肌梗死這種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所以該院需要及時并準確地做出診斷,這就需要一種指標,能夠明確評定心功能損傷程度,并能較好的判斷其預后。從前對急性心肌梗死危險系數(shù)的分析通常采用心電圖變化、心肌損害的生化標志物,對于神經(jīng)體液因素應用較少[4]。隨著技術和設備的進步,對急性心肌梗死指標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現(xiàn)已有學者研究證明,對于患有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病人都存在血漿NT-proBNP濃度升高的現(xiàn)象。他們認為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因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粥樣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導致冠狀血流障礙,從而引發(fā)心肌缺血、左心室充盈壓與張力增加,最終使NT-proBNP水平升高[5]。NT-proBNP的半衰期比腦利鈉肽的明顯長,在血漿中的濃度也比BNP高,另外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近期內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或死亡率與NT-proBNP水平有關,可以作為重要的預后指標,因此NT-proBNP廣泛地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和預后分析中[6]。此前就有報道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NT-proBNP濃度存在增高的現(xiàn)象且升高程度與心衰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心功能分級越高,NT-proBNP濃度越高,而且發(fā)生心血管事件概率也越高,對患者預后的情況越差。這些都在該文的研究中得到了證實,筆者認為血漿NT-ProBNP水平與急性心梗有很高的相關性,該院應該推廣其在急性心?;颊哳A后中的廣泛應用,它是對急性心?;颊哌M行心血管事件預測的重要因素,也是對其進行早期診斷的重要指標。
[1]金捷.微處理器控制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專用電路研制[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03,9(5):11-13.
[2]王選琦,王伯良.嚴重緩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16例[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10(20):12-14.
[3]王夢蛟.心臟起搏器的發(fā)展及新技術[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08,23(8):84.
[4]馬娜,葉玉春,張帆,等.心臟起搏器囊袋相關并發(fā)癥臨床分析[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2,26(2):176.
[5]楊俊娟,丁燕生,周菁,等.心臟永久起搏器置入術后上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及治療經(jīng)驗[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卿雜志,2008,22(5):411-413.
[6]張揚.心臟起搏器術后護理及出院指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22(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