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昌
今年感恩節(jié)收到許多朋友發(fā)來的短信,其中說得最多的一句是“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人”,讀后令人感到溫暖,同時也心生感慨。其實,“感恩節(jié)”是個舶來品,而感恩文化一直是國人的傳統(tǒng)?!对娊?jīng)》有“投桃報李”之說,文人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之句,百姓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之語,世間有永懷感恩之心的“結(jié)草銜環(huán)”的感人故事。
感恩是一種品格,一種情懷,也是一種思想境界。其關鍵詞是知足、寬容、奉獻、回報。常存感恩之心,可以稀釋心中的狹隘和蠻橫,可以沉淀思想中的浮躁和不安,可以消融意識中的不滿與怨氣,還可以原諒那些曾和自己結(jié)怨甚至觸及自己心靈痛處的那些人,從而使自己已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深厚,心胸更加寬闊,進而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
領導干部作為特殊群體,掌握著人民賦予的權(quán)力,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因而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組織要常存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舉。如果一名領導干部不懂得知恩從善,談何“珍惜擁有”“善待他人”“為人民服務”?只有常存感恩之心,才會變得豁達淡定、寬容慈善、堅毅從容;才能做到“為官避事平生恥”,達到勇于任事、敢于擔責的意識和境界;才能以坦蕩的胸懷和陽光的心態(tài)去面對挑戰(zhàn)和挫折。
領導干部首先要感恩人民。建國之初,韶山不少親友寫信給毛澤東,要求幫忙解決工作、求學、入黨等問題,毛澤東寫信說:“成千上萬的先烈為革命事業(yè)犧牲了他們寶貴生命,我們活下來的人想事、辦事,都要對得起他們才是,否則人們會說話的。”“人們會說話的”,簡簡單單的六個字,體現(xiàn)了人民領袖對人民話語權(quán)的敬畏和尊重,表達出一種“憫人為小愛,憫國為大愛”,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博愛情懷。領導干部的成長根植于人民的土壤,“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和力量源泉,是革命事業(yè)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領導干部只有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感恩百姓的恩情,才能實實在在做人民的公仆,真正做到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領導干部要感恩組織。干部個人的成長進步,凝聚著黨組織的關愛、信任和期望,沒有組織為自己提供的政治舞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也沒有辦法施展出來。因此,面對自己擁有的地位、待遇,領導干部要飲水思源,將感恩之心升華為為黨的事業(yè)奮斗終身的強大動力。一些干部因腐敗落馬后懺悔的第一句話往往都是“愧對組織多年的培養(yǎng)”,其根本原因就是只把感恩的話掛在了嘴上,心里想的是另一套。感恩組織需要用無私的奉獻和“舍小家”而“顧大家”的行動來闡釋,特別是在面對進退留轉(zhuǎn)時,心里要想著組織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發(fā)展的需要,要自覺做到識大體,顧大局,自覺服從組織安排,做到“進”時朝氣蓬勃,“退”時心情愉快,“留”時加倍努力,“轉(zhuǎn)”時奮發(fā)進取。
領導干部還要感恩家人。每個領導干部的成長、成功,都離不開家人的關愛和支持。感恩家人的方式看似有很多,譬如房子、票子、車子等等。但最主要的還是親情和愛情,不管走多遠,不管官當多大,不管財富有多少,都要把一顆真誠的心放在家里?,F(xiàn)實生活中,家人對領導干部的期盼多數(shù)都很簡單,正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里的一句話——老人(也可以理解為家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只奔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從一定意義上講,領導干部平安、團圓就是一家人的幸福。
俗話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鳖I導干部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努力工作,用感恩的心去追求進步,用感恩的心去增進團結(jié),用感恩的心去回報組織和家人,才能做到與人為善,與人為寬,親民愛民,才能擁有快樂、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