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林 徐 玲 西安市第五醫(yī)院中醫(yī)科(西安710082)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原因不明自身免疫病,以中軸關節(jié)慢性炎癥為主要表現(xiàn),以中軸脊柱僵硬疼痛并逐漸形成強直為其特征疾病。主要癥狀為下腰痛、脊柱僵硬及運動受限、雙側髓骼關節(jié)炎。伴隨周圍關節(jié)腫痛,該病最終導致脊柱強直,關節(jié)功能喪失。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筆者長期從事風濕病,采用清熱除濕法配合來氟米特治療濕熱痹阻型強直性脊柱炎,臨床療效滿意,并總結84例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治療組 住院患者84例,女性15例,男性69例,年齡最大56歲,最小15歲,平均36.7歲,病程最長20余年,最短2月,平均6.3年。對照組 住院患者84例,女性18例,男性66例,年齡最大51歲,最小17歲,平均35.4歲,病程最長26余年,最短1月,平均7.1年。診斷標準:符合1984年紐約修訂的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準[1]。AS濕熱痹阻證的辨證標準參照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中藥新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及“中藥新藥治療痹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制定。腰骶、脊背疼痛,腰脊活動受限,晨僵,發(fā)熱,四肢關節(jié)紅腫熱痛,目赤腫痛,伴有口渴或口干不欲飲,肢體困重,大便干,溲黃,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
治療方法 治療組:自擬清熱除痹湯:組成:雞血藤、薏苡仁各30g,忍冬藤、土茯苓、白術、川續(xù)斷、狗脊各15g,蒼術、地龍各12g,秦艽10g,1d1劑,分2次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根據(jù)患者的反應情況選擇,來氟米特10mg,1d2次,口服。
對照組非甾體抗炎藥根據(jù)患者的反應情況選擇,來氟米特10mg,1d2次,口服。觀察3月。
觀察項目 治療前后分別進行晨僵時間、指地距(cm)、Schober試驗(cm)、腰背痛(VAS水平視力表)、ESR、CRP等。
療效標準 中醫(y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發(fā)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所制定的“強直性脊柱炎疾病療效判定標準”[3]進行療效評定。
治療結果 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與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 見表2。
討 論 AS屬中醫(yī)“痹病”范疇,古醫(yī)籍稱之為“骨痹”、“腰痛”、“龜背風”等。焦樹德教授認為腎督虛為本,風寒濕為標,我們認為先天不足是引起本病的基礎和內在因素,是本;風、寒、濕、熱之邪是標。正氣不足,受外邪侵襲,在感受風、寒、濕、熱邪后,正氣無力抗邪,邪氣入侵,久留不去,郁而化熱,濕熱之邪流注筋絡,關節(jié),致氣血痹阻不通,隨客處不同,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痛處灼熱,腫脹,筋脈拘急,經絡痹阻,氣血運行不暢,出現(xiàn)晨僵,腰骶疼痛,治療上采用清熱除濕,活血通絡、健脾補腎的治則,臨床上使用的方劑為自擬清熱除痹湯聯(lián)合非甾體抗炎藥,及免疫抑制劑來氟米特,在三余年的應用時觀察到: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延緩或阻止病情進展,且抗炎作用良好,對免疫性炎癥有顯著療效,全方忍冬藤、雞血藤、蒼術、薏苡仁、秦艽、地龍、白術、土茯苓、川續(xù)斷、狗脊等藥物組成。忍冬藤味甘,寒,清熱疏風通絡為主,秦艽清熱止痛,祛風除濕,和血舒筋,地龍性質寒涼,功能清熱除痹,疏通經絡,且還可消腫止痛,蒼術燥濕健脾,芳香走竄的特點,可促進氣血循環(huán),加速病理產物的代謝吸收,緩解炎癥癥狀,蒼術性溫,防止藥物過于苦寒伐胃,白術健脾可以除濕,薏苡仁淡滲濕濁,導濕熱從小便出,土茯苓除濕、利關節(jié)。白術、蒼術、薏苡仁和土茯苓配伍,強化健脾利濕之功,斷濕熱之源。祛濕不僅要健脾,脾健可以化濕,同時也需理氣活血,雞血藤既可活血化瘀,補血,又可祛風,川續(xù)斷狗脊補肝腎、強筋骨。共同達到熱清、濕去脾健,氣血旺,病情不易復發(fā),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同時來氟米特在治療AS中有較好的療效[4]。聯(lián)合用藥不僅提高療效,而且不良反應較少,易耐受,臨床值得應用。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與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與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s)
注:△P<0.05。
治療組對照組項目時間治療前 治療后晨僵時間(min) 68.74±39.25 27.39±25.42△治療前 治療后7.42±5.61 4.95±3.81 63.27±38.17 34.58±28.61指地距(cm) 37.43±10.22 16.53±12.97△ 37.85±11.43 27.65±17.52 Schober(cm) 3.47±1.72 5.21±1.13△ 3.42±2.10 3.52±1.63腰背痛 VAS(cm) 7.83±2.14 5.29±3.41△ 7.61±3.34 6.52±2.84 ESR(mm/h) 74.61±35.41 39.42±20.39△ 73.53±37.91 48.65±40.18 CRP(mg/dL) 7.94±5.29 2.57±1.93△
[1]王兆銘.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實用風濕病學[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1997:145-152.
[2]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23.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3.
[4]王鳴軍,陳志偉.來氟米特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7(4):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