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嵐 圖/華逸龍
蘭亭摹本與書畫贗品
文/陳嵐 圖/華逸龍
東晉“書圣”王羲之來到會稽做官時,召集群賢畢至,赴會蘭亭,寫下了聲名赫赫的《蘭亭集序帖》,此帖共28行,324字,集章法、結構、筆法三者合一,故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美名??上У氖?,《蘭亭》自真跡被唐太宗殉葬昭陵后,便深埋地底與世隔絕了。
幸而后世書家傳摹臨寫,多有傳拓,書跡繁衍數代,《蘭亭》才得以保存其余影,長久不衰,墨本和刻本者居多。然筆者借羲之筆下的“蘭亭”,抒發(fā)對現(xiàn)世書畫贗品之泛濫的感嘆,借古喻今提醒后人多學習古人習書之品格,精進技藝,方能大成;而不是濫用筆墨,以假亂真,謀求不義。
中國書畫中的贗品與制假酒、假藥可能不是一回事,其情況是非常復雜的。它最初出現(xiàn)的動機可能是善良的,是為了學習、傳誦和提高中國書畫的藝術境界,不能簡單地稱之為“贗品”,有些也許是臨摹的習作,或效仿古人以求提升道德情操的“修身養(yǎng)性之道”。
我們現(xiàn)在所見得到的東晉王羲之書法法帖,已經沒有一件是真跡了,紙本的東西經不起歲月的吞噬,這跟容顏老去頗有幾分相似,留下的只能是殘影余暉。但我們的古人擁有智慧和對美的追求,不斷地留下《蘭亭》的墨本和刻本。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一方面竭力搜羅他喜歡的王羲之真跡,一方面命當時著名的書法家虞世南、馮承素等人用雙鉤填墨或摹臨的方法復制此帖,一有佳作,便大方賞賜大臣?,F(xiàn)存世的傳馮承素用雙鉤填墨法復制的王羲之《蘭亭》就是這類法帖中的杰出代表,真跡則伴隨李世民進了陵墓,永遠也不會見天日了。他的做法想必會有人仿效,以至到了宋末之初,王羲之的書法已無真跡存世。雖然現(xiàn)存的傳世古人仿王羲之書法也都是采用雙鉤填墨法如法炮制的摹本,但確實也是極度珍貴,價值連城不說,卻是不可多得的國寶甄選品。
將《蘭亭》視作中國古代書法帖書里的看家之作、經典楷模,不無道理。它是文化的積淀物,我們如去往紹興,造訪曾經書圣筆下的“曲水流觴”之處,體味文人士大夫的雅興,便已如癡如醉??瓷弦谎酃P墨之力,由內而外透著清涼,分外舒暢。先不去管數代的動蕩幾何,這些文人自當不受干擾,去往幽靜處找尋屬于自己的那片凈土,找到自由之地,暢懷古今。而摹本畢竟還是摹本,極盡相似,總有變化,最為著名的唐人馮承素的摹本《蘭亭》,雖為世人稱道,但文字間的結構似有唐人起筆的習慣,就是會有頓筆的痕跡,也許是唐太宗的關系,唐太宗喜歡將前朝文字的書寫與自己本朝開創(chuàng)的文化進行融合,正因為這種迎合天子的喜好,造就了虞世南、褚遂良的一些臨摹習作大量產出,這也許是官場的潛規(guī)則,但不失為一種幸運,有了他們,我們才得以保存下如此珍貴的東西?,F(xiàn)在想來,今人何以不學習古人的習作精髓,精進技藝,造就經典。不必執(zhí)著于短淺的利益,在歷代的古人當中就不曾有過臨摹是為造假而來的目的,好的風氣始終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別在現(xiàn)代有了大逆轉,不是辜負了數代書家的一片赤誠了嗎?
蘭亭書法博物館
地址:位于紹興市蘭亭景區(qū)內
電話:0575—84609035
交通:3路、303路車開往蘭亭景區(qū)
唐 馮承素摹蘭亭墨跡
然而,為了學習而臨摹古人優(yōu)秀書畫作品的風氣被沿襲了下來,比如我們見過元代畫家趙孟頫(楷書四大家之一)臨寫的王羲之《蘭亭》,仇英臨摹的《清明上河圖》等,都是有署名的,絕沒有造假的意圖。但是隨著書畫收藏和市場的繁榮,這種原本善良的動機,可能無意中開了中國書畫造假的先河。
所以說,中國書畫贗品,完全是追逐利益的產物,應該和上述情況完全分開。數量驚人的中國書畫贗品,其情況是很難理清楚的,大致上可以歸納為爭議類:主要是有爭議或有疑點的中國古代書畫。這類書畫可能是經宮廷或著名收藏家收藏過的,可能被多次著錄過,也可能流傳有序且藝術水平很高。過去從清宮流出的著名的“東北貨”就有這種情況。這類書畫數量較少,價值也不菲;老仿類:這類書畫的藝術水平較好、尚可或較差的都有,但仿制的年代有些時候了,被人稱之謂老仿或舊仿;亂真類:這類書畫均是高手所為,可能還有篆刻家、裝裱高手,甚至是出版商共同參與,如現(xiàn)代畫家張大千仿的石濤作品,江寒汀仿的虛谷作品,可以亂真;高仿類:有一定的專業(yè)水準,裝潢也較講究,但與亂真類的一比,就有很明顯的差距了。識者還是很容易辨別的;濫造類:完全是粗制濫造,水平低下,現(xiàn)在市場上泛濫的書畫贗品,大多是這類貨色;印刷類:這類假貨本來是不該列入的,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以中國書畫真跡在高級噴墨打印機掃描后用宣紙打印的印刷品較難分辨,甚至連裝裱材料也能一并打印出來。在拍賣預展廳昏暗的燈光下,再裝上鏡框,令不少資深的鑒定家紛紛走眼,幾萬甚至幾十萬元買回了一張印刷品。
現(xiàn)在的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贗品已經泛濫成災。許多拍賣行的預展中,你要找出一兩件真品也很困難。一些知名的拍賣行也有較嚴重的摻假現(xiàn)象。制造、推介、出版、出售、拍賣假字假畫都已然觸目驚心。面對這種令人深惡痛絕又好像誰也管不了的現(xiàn)象,真正的中國書畫收藏與鑒賞者,何不拿出古人摹寫臨帖的毅力來只爭朝夕;而頻繁的贗品制造,只能讓收藏朋友徒呼奈何了,《蘭亭》精神何以延續(xù)……
● 王羲之帖書分布情況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