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曄 陳鏡宇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保定)
自從MM不相關定理誕生以來,企業(yè)資本結構理論引起了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許多學者開始對資本結構進行廣泛的研究。但由于各國經濟的特殊性和現實經濟的復雜性,實證檢驗的結果并不完全一致。并且,企業(yè)的資本結構不僅影響企業(yè)的總價值和資本成本,而且影響企業(yè)的治理結構和經理行為,所以資本結構問題的研究一直是財務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和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學派誕生于20世紀七十年代,該學派的理論基礎是MM定理,該學派在繼承前期資本結構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認為破產成本與稅收優(yōu)惠是影響企業(yè)資本結構的重要因素。但除上述兩因素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制約并影響著企業(yè)資本結構。本文以我國上市公司為依據,將影響企業(yè)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歸結為以下幾方面:
(一)企業(yè)規(guī)模。一般來說,規(guī)模大的企業(yè)信用能力較強,更傾向于多元化經營和縱向一體化,以此提高效率,分散風險,并通過內部調節(jié)有效使用資金,因此預期破產成本低,可以比規(guī)模小的企業(yè)更多地負債經營。而且,在我國,企業(yè)規(guī)模越大越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貸款越容易。從非對稱信息角度看,股東、債權人與小公司之間的沖突更加劇烈,信息不對稱程度大,所以小公司在貸款時將會面臨更多的限制條件,長期融資成本較大,只能依賴于短期融資。
從實證分析結果看,國外學者的研究結論存在不一致。國內學者的研究結論大致相同,即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其企業(yè)規(guī)模正相關。
(二)盈利能力。根據融資順序理論,企業(yè)融資的一般順序是:保留盈余、發(fā)行債券、發(fā)行股票。因此,當企業(yè)獲利能力較強時,企業(yè)就有可能保留較多的盈余,因而就可更少地發(fā)行債券。相反,如若企業(yè)獲利能力不足,則就不可能保留足夠的盈余,只能依賴于債券融資。
而權衡理論則認為,盈利能力大,盈利多的企業(yè)需要更多的負債,以便能得到更多的稅收減免,所以企業(yè)盈利能力與負債率正相關。
就實證分析而言,研究表明企業(yè)的盈利能力與其負債水平呈負相關關系。
(三)資產擔保價值。由于企業(yè)經理層比外部股東和債權人擁有更多的信息,即存在信息不對稱時,有價值明確的資產作擔保,比無擔保更容易獲得負債。因此,有學者認為,擁有更多擔保價值資產的企業(yè)會有更多的負債。
根據激勵理論,經理人員的過度在職消費也是一種代理成本。提高負債水平可以使經理層面臨更多的破產壓力,也使得企業(yè)處在債權人嚴密的監(jiān)督之下,因而抑制其在職消費傾向。因此,從這一角度出發(fā)考慮,在企業(yè)擁有較少擔保資產的情況下,股東會要求通過更多的負債來監(jiān)督管理者。
對于資產擔保價值與資本結構的相關關系,國內外學者的實證結果也不盡相同。
(四)企業(yè)成長性。一般來說,發(fā)展速度越快,成長性越高的企業(yè)對外部資金的依賴性就越強,因為這類公司僅依靠自身留利很難滿足其發(fā)展的需要,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老股東不愿意過多地發(fā)行新股,以免分散老股東的控制和稀釋每股收益。另外,根據代理理論,存在企業(yè)管理層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把企業(yè)資源投資于非最優(yōu)項目的可能。對于成長中的企業(yè)來說,在選擇未來的投資時會有更大的靈活性,其代理成本會更高。因此,股東會選擇更多的負債,使管理層面臨更大的還本付息壓力和更多債權人的監(jiān)控,來減少這種代理成本。所以,公司的成長性與負債水平呈正相關。而國內外各學者得出的實證結果并不一致。
(五)股權結構。同樣根據代理理論,公司管理層與外部股東之間存在根本的利益沖突,這種利益沖突將導致管理層以股東利益為代價進行次優(yōu)投資,以謀求自身福利的改善。一旦股東意識到這一點,會通過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來緩解代理問題、減少股權代理成本。前者主要通過增加管理者持股、構筑所有者和管理者同盟來實現,后者則可借助增加企業(yè)負債、優(yōu)化資本結構來完成。這就說明股權結構會對資本結構產生影響。
在實證研究方面,因為國情的不同,國外學者沒有考慮國有股的情況。國內學者的結論正是反映了股權結構對資本結構影響情況的復雜性。
(六)其他影響因素。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可以分為微觀和宏觀兩大類,微觀因素主要是以上所分析的公司治理層面的因素。
此外,利率、通貨膨脹、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宏觀影響因素同樣對企業(yè)資本結構產生重要影響,但由于這些因素的數據不易獲得,并且本人能力有限,本文不加以考慮。
根據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設:
假設H1:公司規(guī)模與資本結構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H2: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呈負相關關系。
假設H3:資產擔保價值與資本結構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H4:公司成長性與資本結構相關關系不明顯。
假設H5:國有股比例與資本結構呈正相關關系,流通股比例與資本結構呈正相關關系。
(一)變量設計。研究變量包括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本研究的被解釋變量即資本結構,而選取的代理變量是資產負債率。解釋變量是影響資本結構的各個因素,本文以我國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為背景,選擇公司規(guī)模、盈利能力、資產抵押價值、成長性和股權結構等五個方面進行研究。在借鑒國內外學者的做法后,擬定了各個方面所運用的代理變量,如表1所示。(表1)
(二)模型建立。根據這些變量建立的理論模型為:
其中:a0代表常數項,ai代表 Xi的回歸系數。
(三)樣本數據。本文選取2011年度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為樣本數據,樣本公司包括我國上市的全部A股,剔除了年度區(qū)間內被ST的公司,剔除了金融、公用事業(yè)、房地產行業(yè)的公司,剔除有數據缺失的公司,最后總有效樣本為1,326家上市公司。
在本文選取的指標中,均取自樣本公司2011年度財務數據。本文所采用的原始數據來源于CSMAR財務數據庫查詢系統及各上市公司年報,上市公司會計報表財務數據以合并報表為準。
(四)檢驗結果及分析。由于各變量之間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性,所以使用SPSS軟件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對各指標變量間的相關性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表2。(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指標之間沒有較高的相關性,即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或近似多重共線性問題,因而可以直接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參數估計,得到的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表3)
通過表3,得到模型的方程為:
通過對實證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公司規(guī)模與資本結構呈正相關關系,與假設一致,且影響極為顯著。實證結果說明公司規(guī)模大小對資本結構影響起到了信號作用,公司規(guī)模的確是公司實力和信譽的象征,規(guī)模大的公司非對稱信息程度低、信譽度較高、破產風險小、有較強的舉債能力;反之不然。同時,很多大企業(yè)還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對象,銀行貸款也對這些大企業(yè)產生政策上的傾向性。因而,大企業(yè)能夠較中小企業(yè)獲得更多的負債。
2、盈利能力與資本結構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與假設一致。這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當面臨資金需求時,經營狀況較好的公司所產生的現金流量較高,通過內源融資就可以解決企業(yè)的資金需求,減少了公司對負債的需求,因此企業(yè)的負債比率較低。同時,這一結果也側面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的負債水平有上升的空間。
3、資產擔保價值與資本結構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假設一致。我國上市公司擁有大量可抵押資產,而可抵押資產的確可以有效地減緩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而降低負債融資成本,獲得更多的負債融資。這主要是基于有形資產的可抵押價值,鑒于無形資產存在形式的特殊性,一旦宣告破產,企業(yè)將失去無形資產,而有形資產則不同,是以實物的狀態(tài)存在的,即使企業(yè)破產,仍然可以通過變賣等方式來替企業(yè)償還債務。因此,有形資產比例較高的企業(yè),由于其能夠提供更多的可抵押擔保,企業(yè)將更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尤其是長期貸款??梢?,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擁有較多有形資產的企業(yè),其通過債務融資的可能性就越大,負債率較高。
4、公司成長性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成長性與資本結構相關性不顯著。本文的解釋是:成長性會從正反兩個方面對企業(yè)的資本結構造成影響。一方面成長性較好的企業(yè)需要的資本量較大,且長期融資受限較多,所以企業(yè)往往會通過舉借短期債務進行融資,這會給負債比值帶來正的影響;另一方面高成長性的企業(yè)大多為新興產業(yè)和民營企業(yè),技術上和管理上均不太成熟,經營風險大,且在政策方面也得不到更多的支持,這又會對負債比值造成負的影響。在實際中,這兩方面的作用相互抵消,造成成長性和負債比率相關性不顯著。
表1
表2
表3
5、股權結構與資本結構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假設一致。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有兩個特殊之處:一是存在著獨特的非流通股股權結構安排;二是在非流通股中,存在國家股一股獨大的現象。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股權割裂和市場割據,造成了事實上的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現象。國家對上市公司控股會使得國家與企業(yè)之間的“父子關系”難以割舍,進而產生預算“軟約束”問題,于是國家股高的公司就很可能擁有較高的負債率。流通股比例越高的企業(yè)資產負債率越高,與大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吻合。
[1]張晴等.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資本觀察,2011.7.
[2]童年成.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分析.商業(yè)研究,2010.10.
[3]張小媛.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實證分析.財會通訊,2010.2(下).
[4]馮根福,吳林江,劉世彥.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形成的影響因素分析.經濟學家,2000.5.
[5]洪錫熙,沈藝峰.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廈門大學學報,2000.3.
[6]張凌燕.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西華大學學報,2004.12.
[7]殷瑞飛,王方方.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實證分析.金融觀察,2004.8.[8]陸正飛等.中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和融資結構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