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鷹 胡灼君 農天雷 林 敏
(柳州市柳鐵中心醫(yī)院呼吸科,廣西 柳州 545007)
肺癌的療效與其早診斷密切相關,傳統(tǒng)的檢查方法如影像學、纖維支氣管鏡、細胞學等對肺癌的早期診斷存在困難,大多數患者發(fā)現病變就已經是肺癌晚期。近年來研究發(fā)現腫瘤標志物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對肺癌的診斷具有一定的意義〔1,2〕,但研究對象多為單一標本,針對不同標本聯合檢測CYFRA21-1對肺癌診斷的意義少有報道。本文對臨床上容易獲得的痰液、血清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標本進行CYFRA21-1檢測,探討這些標本聯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98例患者均是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試驗組為52例未經治療的肺癌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齡28~91〔平均(63±32)〕歲;其中鱗癌19例,腺癌22例,小細胞癌9例,大細胞癌2例;TNM分期:Ⅰ期+Ⅱ期17例,Ⅲ期+Ⅳ期35例。對照組為肺良性病變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齡19~87〔平均(52±35)〕歲;其中肺炎28例,肺結核15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均無同時合并其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證據。
1.2 方法
1.2.1 痰標本的收集和處理
1.2.1.1 選擇清潔干燥和滅菌處理后的帶蓋樣本盒收集痰標本 患者晨起后用清水漱口,深咳出1~2口痰入樣本盒,或纖支鏡檢查后留痰,加蓋并在0.5 h內送檢,無痰患者用3%NaCl溶液超聲霧化留痰送檢。痰標本涂片鏡檢應有大量上皮細胞及塵細胞,否則重留。
1.2.1.2 痰標本消化處理 估計痰標本量,加入等量混勻的胰酶懸液,用消毒棉簽攪動痰液,使兩者充分接觸,靜置30 min至液化無痰絲,吸取消化后痰液于試管中,3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層清液待測。
1.2.1.3 胰酶消化液配制 稱取12 g胰蛋白酶溶于200 ml蒸餾水配成6%濃度,再用2%NaOH調至pH=8,混勻后成懸液,4℃保存?zhèn)溆茫行? w,如消化液內出現沉淀物不能再使用,必須重新配制。臨用前在37℃水箱溫育10 min。
1.2.2 血液標本 所有入選患者均在入院3 d內抽取外周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分離血清,至-20℃保存待測。1.2.3 BALF BALF在刷檢及活檢之前進行,以避免血液的污染。將纖支鏡前端嵌入病灶所在肺段中,灌注生理鹽水20 ml后立即負壓回收BALF,反復3次,所有回收的灌洗液立即經過尼龍網過濾,3 000 r/min離心5 min,收集上層清液至-20℃保存待檢。
1.2.4 試劑及儀器 采用微粒子化學發(fā)光技術檢測CYFRA21-1水平。儀器為Access 2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美國貝克曼公司);試劑使用配套原裝試劑。胰蛋白酶購自上海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2%NaOH:自配。
1.2.5 判斷標準 根據試劑盒給出的正常臨界值為:CYFRA21-1<3.5 ng/ml。高于臨界值判定為陽性病例。聯合檢測時,如有任何一個標本CYFRA21-1檢測結果大于正常范圍,即定為陽性病例。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χ2檢驗和t檢驗。
2.1 不同標本CYFRA21-1的檢測結果 與良性病變組相比,肺癌組三種標本腫瘤標志物CYFRA21-1檢測的濃度均明顯升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果以高于臨界值即為陽性病例,肺癌組陽性率最高為BALF(33/52,63.5%),最低為血清(20/52,38.5%);但良性病變組也有一些假陽性(6.5%~17.4%)。經統(tǒng)計學檢驗發(fā)現兩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肺癌組三種標本CYFRA21-1檢測的陽性率明顯高于良性病變組。肺癌組痰液、BALF和血液標本之間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2,P=0.04),進一步兩兩比較發(fā)現血液和BALF標本之間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50,P=0.01),表明 BALF標本檢測 CYFRA21-1對肺癌的診斷意義更大。經統(tǒng)計學檢驗肺良性病變組不同標本之間CYFRA21-1檢測的陽性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55,P=0.28)。見表1。
表1 不同標本CYFRA21-1的檢測結果(μg/L)
2.2 聯合不同標本檢測CYFRA21-1的準確性、敏感性、特異性 不同標本聯合檢測CYFRA21-1可以提高陽性率。總的來說,與單個標本檢測相比,不管是兩個標本聯合,還是三個標本聯合,其敏感性均逐漸增加,但特異性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同時,聯合檢測3個標本敏感性最高(80.8%),且特異性下降不明顯(78.3%),與單個標本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7,P <0.05)。見表2。
表2 不同標本單個和聯合檢測的準確性、敏感性、特異性(%)
腫瘤標志物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它們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組織而僅見于胚胎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的含量大大超過在正常組織的含量,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反映出腫瘤組織的發(fā)生、性質、細胞的分化及其功能,也可以對腫瘤的診斷、分類、治療、評價療效、預后判斷提供指導。CYFRA21-1是細胞角蛋白19(CK-19)的片段,是對肺癌診斷有價值的腫瘤標志物。CK-19是上皮細胞中間絲的特征性蛋白組分,為上皮細胞內細胞骨架的組分之一〔3〕。當上皮細胞惡變時,角蛋白含量增加。肺癌以上皮細胞惡性增生為特征,當細胞分裂增生時激活的蛋白酶加速了細胞角蛋白的降解,CK-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釋放,使其局部含量增加,并可進入血液循環(huán),臨床上就可以檢測到其含量增高〔4〕。因其經常出現于肺部組織,且特別易出現在與肺部惡性腫瘤的結合處,是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檢測的新一代腫瘤標志物。
本文進一步比較不同標本檢測CYFRA21-1的陽性率差異時發(fā)現,肺癌組陽性率最高,最低為血清。比較肺癌組痰液、BALF和血液標本之間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發(fā)現血液和BALF標本之間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BALF標本檢測CYFRA21-1對肺癌的診斷意義更大。當肺部發(fā)生癌變時,癌細胞分泌或代謝產生的腫瘤標志物首先排泄到腫瘤細胞表面進入局部支氣管肺泡內,然后再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中,再被血液稀釋,濃度進一步下降。當疾病早期腫瘤標志物產生量較少時,在血清中含量低,難以檢出,所以BALF中腫瘤標志物比血清中出現早、濃度更高。在本實驗中肺癌組BALF標本腫瘤標志物CYFRA21-1濃度明顯高于血液標本(P=0.01),也說明了這一點。BALF作為研究肺部疾病的一種方法,其關鍵作用是能在活體狀態(tài)下獲得病變部位的細胞釋放液,因而BALF作為肺癌標志物的標本來源對肺癌病變的研究有一定的意義。
由于各種免疫標記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所檢腫瘤標志物越來越多,對腫瘤的早期診斷、觀察評價治療效果及判斷預后具有極大意義〔5,6〕。由于目前尚未發(fā)現肺癌特異性抗原,用于檢測的肺癌標志物均為腫瘤相關物質,單一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肺癌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均難以達到理想水平,其原因是一些良性病變也能出現程度不同的陽性反應,即便是腫瘤本身也常可由于在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因素而呈一過性或階段性陰性反應。所以多數學者主張多指標聯合檢測以提高肺癌診斷的陽性率〔7,8〕。本項目針對不同標本聯合檢測CYFRA21-1的研究發(fā)現,不同標本聯合檢測CYFRA21-1可以提高靈敏度??偟膩碚f,與單個標本檢測相比,不管是兩個標本,還是三個標本聯合,其敏感性均逐漸增加,但特異性也有所下降,不過下降幅度不大。同時聯合檢測3個標本敏感性最高,且特異性下降不明顯,與單個標本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總之,本研究選擇的痰液、血清、BALF均是臨床上常見且容易獲得的標本,在臨床中對懷疑肺癌的患者進行CYFRA21-l檢測時,以血清為標本的檢測日益成熟,而以BALF和痰液為標本的檢測亦有重要的意義,同時聯合三個標本檢測CYFRA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值得臨床上重視。
1 Herbst RS,Heymach JY,Lippman SM.Molecular origins of cancer:lung cancer〔J〕.N Engl JMed,2008;359(13):1367-80.
2 吳鍵民.對腫瘤標志物的再認識〔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5;28(1):11-3.
3 Pujol JL,Molinier O,Ebert W,et al.CYFRA21-1 is a prognostic determinant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results of a meta-analysis in 2063 patients〔J〕.Br J Cancer,2004;90(11):2097-105.
4 秦 娥.支氣管肺泡灌洗液CEA、CYFRA21-1測定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9):1956-7.
5 張湘瑜,王艷姣.C-12多腫瘤標志物蛋白芯片對老年肺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9):1108-10.
6 Jin B,Huang AM,Zhong RB,et al.The value of tumor markers in evaluating chemotherapy response and progn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motherapy,2010;56(6):417-23.
7 Schneider J.Tumor markers in detection of lung cancer〔J〕.Adv Clin Chem,2006;42(1):1-41.
8 Tomita M,Shimizu T,Ayabe T,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ed use of preoperative platelet count and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Ge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0;58(11):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