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簡妮
他們倆,一個88歲,一個85歲,竟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88歲的他是我一位朋友的父親,一位教了一輩子鋼琴的猶太人。
朋友的母親3年前去世了。在葬禮上,我看到了她的父親,羸弱不堪,臉上每一道皺紋里都藏著悲傷。
可是,3個月之后,這位朋友憤憤不平地對我說,她老爸已經(jīng)開始與女人有了約會。這也太快了點兒吧。她那口氣里,有為母親的抱屈,也有對高齡父親的無奈。
但后來聽說,那些約會并非是談戀愛,而是老男孩開始的一場新生活運動。用另一位朋友的話說,男人一旦走出婚姻,就如同囚徒邁出黑暗的牢籠,一下子被外面強烈的陽光晃花了眼,不知該如何是好。果然,常聽說這位鋼琴師有不少喝咖啡或共進晚餐的新老女郎,并沒有固定女伴。
一直到去年年底,那位朋友才告訴我們,她老爸有了正式的女朋友,并且開始考慮同居。
這次朋友的情緒里沒有了不平,倒有幾分忐忑。
朋友們在咖啡館里相聚時,紛紛勸慰她。比如說,老年人有了伴不會寂寞,生活上可以相互照顧;更有人說,沒準兒這一對老鴛鴦還有本領(lǐng)過性生活,不但精神愉悅,且有益身心。誰知朋友馬上拉下臉反駁:他倆都有心臟病,我老爸去年也剛做過心臟手術(shù)。讓他們住在一起更增加犯病危險,這正是我的擔(dān)心之處。
一陣沉默。愛的代價真有可能是付出生命,對年輕人是浪漫,對高齡的老年人卻是冷酷的現(xiàn)實。他們的勇氣不由得讓人嘆服。
有人輕輕地說:生命是他們的,難道他們無權(quán)決定怎么過剩下的日子嗎?
最后這一問讓朋友不再愁眉緊鎖。她嘆口氣說:其實,我以前只知道年輕時的愛情會瘋狂,沒想到人到老年愛起來也會不管不顧。
恰巧第二天到博物館出席一場藝術(shù)演講會,直到曲終人散,才發(fā)現(xiàn)空蕩蕩的大廳里還有一對老人手拉手坐著親密低語,沒有離去。走近了才看出來是那位鋼琴師和他的女友。只見這位老伯臉上泛著紅光,蒼老的皺紋里溢滿了笑意。而身邊那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婦也笑臉盈盈,溫柔的眼睛里透出一種經(jīng)歷過世事的滄桑感。不知道的人會以為他們是一對相伴多年的老夫妻,可他們的戀愛剛開始不久。因為老婦人近年一直住在紐約,鋼琴師住在明尼蘇達州,這一對老人正在考慮同居,結(jié)束來回旅行的異地戀。
看樣子,這一對年近90歲的老戀人,從相愛到婚姻的每一步發(fā)展,走得井然有序,從容不迫,好像他們倆還可以再活上100年似的。
人常說,平常的日子能生出感情,而這一對老人,過去的日子都是各走各的,在快到生命盡頭時相遇了,相愛了,于是便說說笑笑拉著手走進夕陽深處。你能說,愛只有一種答案,幸福只有一種模式?
這是哪一種愛情呢?一跳就越過了茫茫歲月,直接進入了 偕老。
這讓我想起了那一天。
那一天沒有燦爛的陽光,天空中仿佛含滿了水分,沉重又陰沉,雨雪馬上就要降臨。我們正行走在彌漫著霧氣的樹林中。我的心思還沉浸在剛剛讀過的一本書里。書中的女主人公尋尋覓覓,直到書的結(jié)尾,也沒有回答出什么是愛。什么是愛?我問他——那個伴我疾行的另一半。
他回答得干脆:很簡單,你和我在一起就是愛。
仿佛,一切都靜止了。那欲降未降的雨雪,那叢林里逃竄的松鼠,都為這一句話停頓著。就在這一刻,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再復(fù)雜的問題都有一個簡單、實在的答案,只是我們常常忽略不計,或者自作高深。
有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