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竹
書名:《烏克蘭拖拉機簡史》
作者:[英]瑪琳娜·柳薇卡
翻譯:邵文實
出版:吉林出版集團
時間:2011年11月
定價:32.00元
在解讀《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前,我首先留意到作者瑪琳娜·柳薇卡的烏克蘭移民身份,同時知道這本小說帶有很強的自傳色彩。我沒有考據(jù)癖,但在這部小說中我特意認真了一把。
小說開始時,書中的父親已經(jīng)84歲高齡。按理說已經(jīng)到了“今天閉上眼不知明天還會不會睜開”的年紀,但偏偏這樣一位老壽星,卻色心不改,愛上了打算從烏克蘭移民英國的36歲的大波女瓦倫蒂娜。
毛姆曾經(jīng)說過,一個男人最大的悲哀是當你對別人還有性欲的時候別人已經(jīng)對你沒有性欲。但是,被身體里高濃度荷爾蒙激蕩著的男人都是下半身決定腦袋的家伙,想著把一個胸脯能埋進腦袋的女人摟在懷里,哪個男人還能清醒?不用說,父親的瘋狂舉動激怒了剛剛還在為母親留下的那點兒可憐的遺產(chǎn)你爭我奪的姐妹,于是在姐妹同盟與大波女的斗智斗勇中,在父親的欲得不能、欲舍不忍中,上演了一出悲喜劇。
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一本冠名《烏克蘭拖拉機簡史》的小說會得到家庭主婦的喜愛,并且口碑相傳,硬把它推上暢銷榜了吧。大多數(shù)的家庭主婦在與男人的較量中,都多多少少經(jīng)歷了受難于男人的歷史,還有什么比嘲弄一個為荷爾蒙所支配著的男人讓曾經(jīng)受難的女人更解氣的呢?比如瓦倫蒂娜只要把“父親”的手拉向自己高聳著的胸脯,這個男人此前所受的虐待立刻會被忘到九霄云外。
我猜瑪琳娜·柳薇卡的父親沒有看過她的這本小說,如果真的看過,他在為女兒驕傲的同時一定會暴跳如雷。
當然書中的妹妹雖然自稱女權(quán)主義者,但也沒忘了同時嘲弄一下她的同類,比如瓦倫蒂娜的愛慕虛榮、不擇手段、玩弄男人——特別是一個老男人——,家庭主婦們一定在瓦倫蒂娜身上找到“原來她也如此,大家都差不多嘛”的感覺。
如果瑪琳娜·柳薇卡只是寫了一個老男人與風騷女相互勾搭、相互利用的詼諧劇,相信這部小說的價值也不會比大多數(shù)同類型的通俗小說大出多少。但瑪琳娜·柳薇卡意不在此,她坦承書名的啟發(fā)來自父親。她的父親真的在寫一本烏克蘭拖拉機的簡史。“我之所以借用他的題目,是因為我想用幽默和有趣的方式來表現(xiàn)我父母輩的苦難史?!庇谑牵驮谖覀?yōu)椤案赣H”的“可愛、可憐、可嘆、可悲”中要笑出聲或者哭出聲時,在不經(jīng)意的“閃回”鏡頭里,我們看到了這個家族所經(jīng)歷的苦難。在這些鏡頭里,我們看到了姐妹倆的外祖父為烏克蘭的獨立而戰(zhàn)以及人頭落地,看到了烏克蘭的大饑荒——要知道烏克蘭曾經(jīng)是蘇聯(lián)的大糧倉,看到了“肅反”中一個個死去的冤魂,看到了“父親”一次次的逃亡——甚至為活命而在墳?zāi)估镒∵^一段時間,看到了集中營,看到了姐姐差一點兒送命的那盒火柴,在這些鏡頭里,又有誰還能笑出聲來呢?在讀這些章節(jié)時,你的耳邊是不是會緩緩地響起《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來呢?如果說,在父親老年的“悲喜劇”中,我們讀出了人性弱點的可笑,那么在一個烏克蘭家庭的受難史中,我們是不是能讀出整個人類的不幸,從而心中生出悲憫,忍不住淚流如注呢?
借瓦倫蒂娜以及她前夫的眼睛,我們又看到了蘇聯(lián)解體及烏克蘭獨立后,烏克蘭所經(jīng)歷的陣痛——物價飛漲、黑道橫行、社會動蕩。西方資本主義對烏克蘭的掠奪,正像瓦倫蒂娜的前夫說的“我們親愛的祖國正掌握在黑幫和罪犯手里”,而這些正是瓦倫蒂娜急于移民英國的社會背景。瓦倫蒂娜的生活經(jīng)歷與“妹妹”的生活經(jīng)歷相比,自然是不幸的,但與姐妹倆的父輩相比,最多也只能算是“黎明前的黑暗”。
既然瑪琳娜·柳薇卡從父親那里得來靈感,將小說命名為《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她就不會浪費這么好的一個名字。在小說中,她不惜借父親之手大段地撰寫《烏克蘭拖拉機簡史》,而且?guī)缀趺總€與父親坐在一起的人都被父親拉來做他的聽眾,他滔滔不絕地講述他的拖拉機歷史與原理,在這些講述中,在那些簡史里,又可以看到一個純真、可愛、善良、執(zhí)著的老男人,而不只是一個癡迷于女人胸部的老色鬼。
如果說“父親”與瓦倫蒂娜的不倫之戀充滿了“煙火氣”,那么那些讓人落淚的家庭史則讓小說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而父親用一生撰寫的《烏克蘭拖拉機簡史》更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感以及文本意義上的實驗性質(zhì)。如果把它抽離成三部小說,我敢保證,它們都不是同類型體裁中的最出色者,但瑪琳娜·柳薇卡偏偏有能力把它們調(diào)成一杯“雞尾酒”,你喝了一口,然后說:“嗯,味道還真的不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