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文藝 樊明茹 李莉萍
在獵頭公司里,獵手是個對立于獵頭的工作,他們的分工很明確,獵頭面向企業(yè),尋找企業(yè)客戶的需求,而獵手面向的是人才,專門負責找人。當獵頭接到一個職位委托時,搭檔的獵手會根據(jù)需求,利用人才庫、媒體渠道、各種人脈關系等各種渠道篩選出適合的人才。
我用光陰打造“獵槍”
Susan是獵頭劉佳的搭檔,一名職業(yè)獵手,專門負責搜選人才。
她做了五六年的獵手。剛入行的時候,沒有一點經(jīng)驗,只能按照崗位要求在公司的人才庫里海量搜索,簡單地篩選出一些備選人才,然后整批地推薦到企業(yè),然后整批地被退回來,工作似乎永遠沒有結果,只能在篩選、推薦、退回、再篩選的黑洞里不停重復。那段時間Susan很是郁悶,比起工作的壓力,沒有成就感、肯定感才是她最大的苦惱。
獵手捕獲不同的“獵物”,就得用不同的方法。在一段時間的摸索之后,Susan漸漸找到了感覺,企業(yè)每退回一批推薦者她就重新調(diào)整方向,花心思去理解用人單位明示的和隱含的需求,完善自己的選人標準,漸漸調(diào)整預期。逐漸地,她開始學會領悟客戶對人才的需要,找到正確的尋才之道。
經(jīng)過五六年的磨練,現(xiàn)在的Susan已經(jīng)駕輕就熟了,從最初推薦十個人,企業(yè)未必能看中一個,到現(xiàn)在提供兩個候選人就能被企業(yè)挑中一個。經(jīng)過不斷積累,Susan成長為了一名成熟的獵手。在那些徹底拒絕與短暫肯定交錯的光陰里,她頂住了巨大的壓力,才漸漸學會從簡單的用人標準背后挖掘出深層的期望,漸漸把自己的“獵槍”磨得越來越光亮。
在機械與重復中尋覓“獵物”
很多人對獵手的工作不太了解,只停留于影視作品里穿梭在寫字樓間,機智敏銳、談笑風生的形象上,但事實上獵手并非如此光鮮亮麗。
獵頭公司建有專門的人才庫,對客戶的一個委托,獵手要從庫里成千上萬份人才簡歷中尋找到合適的對象,工作量十分龐大而繁雜。Susan每次看簡歷看到發(fā)暈,但是還得逼著自己繼續(xù),直到找到理想的目標,工作一點也不輕松。
每天清早來到公司,Susan的第一件事就是馬上查收專門接收簡歷的郵箱,十封、百封郵件涌來的時候,也得逐個點開,一一查看。除了對新的簡歷做一些反饋,提一些修改建議,還要給符合某個崗位的人才打電話進行溝通。
每天的工作就是如此重復而繁瑣,Susan平時還得花大把精力做準備功課,進行對行業(yè)和崗位的深入了解,因為她知道,只有這樣,自己才有與候選人才平等溝通的資本,具有精確甄別人才的能力,這是為企業(yè)推薦適合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能夠走到今天的高度,取得不同尋常的成就感,需要一次次的機械重復,和持續(xù)不斷的勤奮努力。
做獵手,最重要的是具有理解力、耐心、責任心以及極強的溝通能力、一定的抗打擊能力。因為對企業(yè)和職位的理解要準確,篩選簡歷要有耐心,更需要你盡可能多地為候選人提供企業(yè)的相關信息,以使其在盡可能全面的基礎上做出跳槽決定,成就人才的職業(yè)高度。
做經(jīng)得住打擊的好獵手
作為獵手,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時常遇到一些打擊,這就要求獵手必須調(diào)整好心態(tài)。比如,在金融行業(yè)里,保薦代表人地位很高,所以普遍優(yōu)越感很強。Susan有一次聯(lián)系一名保薦代表人的候選人,對方的態(tài)度很強勢,甚至有些不屑一顧:“你了解這個行業(yè)嗎?知道業(yè)內(nèi)的規(guī)矩嗎?我不需要你的推薦!”Susan覺得很受打擊,這個人說話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但是作為一個專業(yè)的獵手,她不斷告訴自己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也讓自己深刻認識到,深入了解行業(yè)才是做一個好獵手的基礎。
對獵手來說,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理想的結果,這在任何領域都是無可避免的事情。盡管如此,獵手依然需要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下一次尋覓。最近Susan在接觸一家國企,這個單子頗費周折:前期企業(yè)HR對人才的要求很寬泛,但根據(jù)這個要求每次把人才推薦過去都被否定,在與HR反復溝通、勾畫目標后,Susan終于明了企業(yè)對人才的偏好,終于鎖定了兩個人,好不容易敲定了一個候選人,但是最后還是因為各種因素這個人才沒有加入該公司。Susan前后推薦了四十多個人,但是很可惜沒有成功,這也是一直讓她覺得很遺憾的事。然而,遺憾歸遺憾,Susan說在接下來的獵手工作中,“依然會做好我應該做的事情?!?/p>
同時,Susan也認為,“做獵手要有耐性,簽下一個人才的周期通常都很長,少則幾個月多則幾年。我也遇到過一個海歸,他的領域很專業(yè),在北美一家大銀行任風險管理專家,希望回到國內(nèi)照顧家人,但是國內(nèi)市場卻一直沒有合適的崗位,他等了很多年都沒結果,我也一直感覺很遺憾,最近正好有一個大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有招聘海外高級風控人才的意向,溝通后,雙方都有了合作的意向,應該很快就會有結果了?!比绻泻线m的企業(yè)職位,Susan一定會努力幫助這些高級人才尋求自己滿意的工作,因為“這讓我有種不一樣的成就感?!?/p>
是的,對Susan來說,獵手的魅力在于它帶來的被認可的感覺,雖然中間會面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但是當推薦的人才被客戶看中,甚至最后簽約成功,她自己就會特別高興,因為這么長周期的努力,這么多委屈也好,驚喜也罷,都敵不過最后滿滿的成就感。
40%的職業(yè)女性和60%的母親
Susan是一名獵手,更是一個一歲半孩子的母親。她一路走來很不容易:孩子小時候經(jīng)常生病,有一次特別嚴重,不停發(fā)燒,Susan帶著他先后去了三次兒童醫(yī)院,一直查不出病因,開始以為是感冒,但是高燒一直不退,每次和家里打完電話聽到孩子還在發(fā)燒,Susan在公司就會坐立不安,心里一直七上八下,好在最后查出是出疹子,孩子終于治愈了,這場煎熬才總算過去。Susan自那以后下定決心要照顧好兒子的身體,“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女強人,一定要事業(yè)達到一個高度,我更看重家庭?!?/p>
一般高級人才都在職,獵手不方便和他們溝通,只有下班時間他們才能和你談業(yè)務。所以對于Susan來說,加班成了家常便飯。獵手的工作性質(zhì)決定了她不能像一般母親一樣有很多時間來陪孩子。不過她相信,孩子會理解他的母親。并且工作之余,Susan都會跟孩子在一起,看到寶寶茁壯成長,都能帶給她莫大快樂。這個時候,她覺得一切壓力都是值得的。
未來五年,在職業(yè)上,她希望順其自然,如果有機會,Susan希望做獵頭顧問,與企業(yè)和人才進行兩方面的接觸。等孩子長大一些她會花更多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比起事業(yè),她更希望做一位好母親,“在家里必然要有人犧牲,我的犧牲就意味著我老公能全力地工作,而且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如果大家都撲到事業(yè)上,那等于是犧牲了孩子的未來,我覺得一點都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