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瑞,張美茹
(中煤西安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西安710054)
現有煤礦地面生產系統(tǒng)的控制系統(tǒng),大多數采用傳統(tǒng)的PLC集中控制,存在運算量大,系統(tǒng)控制精度低,操作不方便;所有的數字量與模擬量I/O點均從PLC柜內接線,控制電纜用量大、布線錯綜復雜、故障率高,給現場維護檢修帶來了諸多不便等,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生產能力,尤其在煤炭需求緊張的情況下,影響到居民的生活水平,這已不適應現代化煤礦企業(yè)安全、高效的生產任務和要求。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在某新建的煤礦地面生產系統(tǒng)中,采用了以FCS為主要的控制技術方法來滿足煤礦企業(yè)安全高效的生產任務和要求。
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的IEC61158標準定義,現場總線是指安裝在生產過程區(qū)域的現場設備和監(jiān)控儀表與控制室內的自動控制裝置和系統(tǒng)之間進行數字式、串行、多點、雙向通信的數據總線。而基于現場總線的控制系統(tǒng)被稱為現場總線控制系統(tǒng)(Fieldbus Control System),簡稱FCS。
FCS是以智能傳感器、開關、閥門、智能控制器(電動機保護器)、控制設備(如變頻器、軟起動器)、計算機數字通信、網絡為主要內容的一門綜合技術。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總線式結構性
一對傳輸總線可掛接多臺現場設備,雙向傳輸多個數字信號。這種結構與一對一的單向模擬/數字信號傳輸結構相比,布線簡單、安裝費用低、維護簡便。
(2)分散控制性
將控制功能放到作為網絡節(jié)點的現場智能儀表和設備中,提高系統(tǒng)的靈活性、自治性和安全可靠性,減輕了PLC集中控制器的計算負擔。
(3)開放性、互操作性與互換性
FCS采用統(tǒng)一的協(xié)議標準,是開放式的互聯網,對用戶是公開透明的。不同廠家的網絡產品可以方便地接入同一網絡,在同一控制系統(tǒng)中進行互操作,而互換性則意味著不同廠家的性能類似的設備可以實行相互替換,簡化系統(tǒng)的集成。
(4)信息組合、組態(tài)靈活性
通過數字化傳輸現場數據,FCS能獲取現場設備的各種狀態(tài)、診斷信息,實現實時實地的系統(tǒng)監(jiān)控和管理以及故障診斷。此外,FCS引入了功能模塊的概念,通過統(tǒng)一的組態(tài)方法,使系統(tǒng)組態(tài)簡單靈活,不同現場設備中的功能模塊可以構成完整的控制回路。
(5)多種傳輸介質和拓撲結構
FCS由于采用數字通信方式,因此可以用多種傳輸介質(普通電纜、雙絞線、光纜、紅外線,甚至電力傳輸線等)進行通信。根據控制系統(tǒng)中節(jié)點的空間分布情況,可應用多種網絡拓撲結構。
該項目屬于煤炭資源整合礦井中的新建煤礦,礦井生產能力為 1.5Mt/a,其地面生產系統(tǒng)工藝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生產系統(tǒng)工藝流程示意圖
從工藝流程來看,井下的原煤通過101主斜井膠帶輸送機提升到驅動機房→201上原煤倉輸送皮帶→原煤倉→301上產品倉皮帶→震動篩選、刮板輸送→塊煤、末煤、矸石→裝車。
在這條生產線上,涉及到的監(jiān)控儀表有跑偏、速度、料位、煤塵粉塵、電機電流溫度、堆煤、煙霧、縱撕、膠帶張緊力,同時需要擴音電話實現膠帶輸送機沿線通話功能等;現場控制設備有膠帶輸送機、硫化器、除鐵器、甲帶給料機、破碎機、振動篩、配倉刮板機、裝車閘門(可逆運行)等。
該生產系統(tǒng)的主要特點是流程距離長、分布點的設備比較多、工藝設備的控制復雜;現場的粉塵大,環(huán)境惡劣。根據《煤炭洗選工程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地面生產系統(tǒng)的控制應有兩種工作方式。
(1)集中閉鎖工作方式 起動時應按逆煤流順序逐臺延時起動,延時時間應保證躲過前臺電動機起動時的起動電流,工程設計中一般取3~5s。
(2)就地解鎖檢修工作方式 正常停止時應按順煤流逐臺延時停車,延時的時間應保證停止設備上的煤已全部轉運至下臺設備;故障時應在最短時間內全部停止或現場急停。
按照《煤炭洗選工程設計規(guī)范》14.2.1 的要求和結合本礦的實際情況,在該生產系統(tǒng)中,設計將動力設備電源電壓等級確定為兩種,即AC660V和AC10kV,減少了線路的損耗。為了給動力設備提供電源,需要在運煤系統(tǒng)狹長的上原煤倉棧橋和上產品倉棧橋的一側布置電纜橋架,該橋架既要敷設AC660V和AC10kV動力電纜,同時又要敷設控制電纜和通信電纜。然而,動力電纜周圍的電磁干擾信號必然影響到整個系統(tǒng)的通信質量,使得控制系統(tǒng)不能很好地工作,甚至于產生誤報警誤動作,達不到安全高效的生產要求。因此,設計中采用分散化的外圍設備Fieldbus-DP組成網絡,用光交換機來完成設備與控制器之間的信號傳輸。采用光纖作為信號的傳輸介質,避免了電磁場對通信信號的干擾,真正達到阻斷干擾的效果,同時提高了信號的傳輸速率。
在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中,電壓是AC660V用電設備的功率在45kW及以下的電機,其控制回路均采用數字化智能型控制與保護開關電器(以下簡稱KB0-T)的可編程控制和通訊功能模塊,共65臺套;由于該產品電機功率在45kW及以下時,是集斷路器、接觸器、熱繼電器于一體的智能化模塊開關,45kW以上則需要分離器件(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因此功率在45kW以上的電機,根據需要其控制回路采用PDM-810MR智能型電動機保護器或者軟起動器、變頻器的可編程控制和通訊功能模塊,共23臺套;電壓是AC10kV的101主斜井膠帶、201上原倉膠帶、301上產品倉膠帶,其控制回路采用變頻器的可編程控制和通訊功能模塊,共3臺套。在配電上盡量讓配電柜室臨近設備現場,以減少動力電纜的長度。通過上述KB0-T、PDM-810MR電動機保護器、軟起動器和變頻器的功能模塊,來實現遠距離自動控制的功能。這些設備的控制電路最后都應與FCS的信號連接,以傳輸和交換整個生產系統(tǒng)中各個設備之間的數據信息。
該系統(tǒng)軟件采用Win2000,用兩臺S7-400控制器作為主站,通過以太網交換機(ESM)連接到兩臺配有百兆以太網卡的工控機上,工控機選用WinCCV6.2+SP3版軟件,兩臺控制器采用冗余型。利用主控制器自身帶有的Profibus-DP接口模件,將系統(tǒng)分為兩部分:1#OLM接口連接驅動機房和上原煤倉系統(tǒng)(含倉下設備)的3#OLM;2#OLM接口連接產品倉上(含倉下設備)的4#OLM,這樣可以組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光纖環(huán)網。系統(tǒng)拓撲圖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tǒng)拓撲圖
其中,1#OLM和2#OLM兩只光電交換機在控制系統(tǒng)中起到光電轉換的目的,在控制柜內實現光的轉換,起到防止電磁場干擾引入的作用。3#OLM和4#OLM光電交換機分別接有DP/ASi通信耦合器、KB0-T或電動機智能控制器。每個耦合器下又連接有KB0-T、電動機起動器、開關按鈕盒、軟起動器、變頻器和I/O??斓?。由此該控制系統(tǒng)構成了三層結構的通信系統(tǒng)。由于底層的控制器均采用通信的方式與主控制器進行數據交換,因此,從控制室的主控制器到現場的KB0-T、電動機智能控制器、開關按鈕盒、電動機起動器和I/O模塊之間只有通信線,而沒有控制線,真正體現了FCS在控制應用中的優(yōu)勢特點。
該系統(tǒng)采用目前被國內外廣泛應用的中文版語言WINCCV6.2+SP3自動化軟件,它為該系統(tǒng)提供控制技術、人機界面技術、圖形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于一身,含有實時數據報表、歷史數據報表、實時曲線、歷史曲線、報表查詢等控件,為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很好的二次開發(fā)平臺。
控制器采用S7-400控制器,通過以太網連接到兩臺安裝有以太網卡的工控機上。編程用STEP7V5.3中文版軟件,在系統(tǒng)組態(tài)中考慮到本控制系統(tǒng)點數較多,控制設備也很多,所以要先分配好各部分地址,編址后在系統(tǒng)中進行硬件組態(tài)。該系統(tǒng)中用到的設備有KB0-T、DM-810MR、軟起動器和變頻器的功能模塊、DP/ASi耦合器,以及在現場傳感器ASi總線中使用的設備有I/O數字量模塊、按鈕盒等。ASi總線主要運用于具有開關量特征的傳感器和執(zhí)行器系統(tǒng),傳感器可以是各種原理的位置接近開關以及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開關等。執(zhí)行器可以是各種開關閥門、電/氣轉換器以及聲、光報警器,也可以是繼電器、接觸器、按鈕等低壓開關電器。當然ASi總線也可以連接模擬量設備,只是模擬信號的傳輸要占據多個傳輸周期。必須注意的是在連接主站和從站的兩芯電纜上除傳輸信號外,同時還提供工作電源。
在組態(tài)前,對KB0-T、PDM-810MR、軟起動器和變頻器要用相應單獨軟件進行組態(tài)或者采用協(xié)議轉換模塊,而對ASi部分的組態(tài)比較容易,用地址設定工具把相應設備地址設定后就可以了,設備正?;虺鲥e時在DP/ASi上都有相應的顯示,便于調試人員觀察。硬件組態(tài)(以變頻器為例)如圖3所示。
圖3 硬件組態(tài)圖
在編程時,要注意對于相應DP地址點的對應關系,對于DP/ASi部分在STEP7中地址的對應關系,由于系統(tǒng)中采用模擬量模塊,所以在程序中調用SFC58/59進行模擬量采集時要注意地址關系。其他部分邏輯控制就比較簡單了。
系統(tǒng)功能包含有調度管理、報警和事件管理、報表和人機界面等功能,從而組成了一套完整的FCS系統(tǒng)。各功能畫面設計采用下拉式菜單。
調度管理是整個煤礦的調度指揮中心,正常情況下操作人員在調度中心就可以通過局域網,完成對煤礦地面生產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和運行管理等任務。
報警和事件管理要求無論報警及其響應和事件信息來自何處,它們均應保存在相關的數據庫中,供系統(tǒng)隨時調用。系統(tǒng)具有濾波及判斷功能,以防止虛假報警和重復報警現象,一旦報警被證實,應以最快的速度發(fā)布,并且報警信息能以多種方式發(fā)布,包括聲、光(閃爍)、中文語音提示,在報警打印機上實時打印,供操作人員及時檢查維護。
對于生產數據報表,WINCC提供了集成的報表系統(tǒng),可以方便地輸出WINCC數據到打印機進行打印,并且也可以利用報表專用軟件,根據生產需要編制實時的和歷史的數據報表及統(tǒng)計計算報表??梢愿鶕僮魅藛T的不同選擇,打印出不同歷史數據報表。
人機界面(HMI)采用TP177A系列人機界面,在標準的中文Win2000平臺上運行,支持多顯示器操作(在不同的顯示器上同時顯示不同的畫面),光標可在多臺顯示器屏幕上連續(xù)移動且不需要進行顯示器的切換。根據需要人機界面主要分為主畫面、程控畫面、分站畫面、報警趨勢和數據報表等。
在該礦地面生產系統(tǒng)FCS控制中,設備選型除了高壓電機控制采用變頻器外,其余AC660V級的電動機控制器采用國產的KB0-T、PDM-810MR及國產軟起動器、變頻器,節(jié)約了投資成本;將以往PLC集中控制功能盡量分散到現場智能化控制開關和控制器,由這些控制開關和控制器完成各自現場設備的檢測、分析運算和控制,并把信息傳輸給PLC主控制器,大大減少了PLC的運算負擔;FCS總線采用光纜傳輸線,構成控制網絡,可節(jié)省大量控制線纜、金屬槽架、連接卡件。同時,由于所有的連接導線都變得簡單明了,系統(tǒng)設計、安裝、維護的工作量也隨之大大減少。另外,FCS總線還支持總線供電,即兩根導線在為多臺設備傳送數字信號的同時,還為這些設備傳送工作電源、操作電源。可以看到,采用FCS具有節(jié)省硬件投資、安裝費用、節(jié)省大量的維護工作量,真正體現了FCS在煤礦地面生產系統(tǒng)控制中很好的應用價值。
[1]西門子STEP7流程圖軟件使用手冊.2007.
[2]蔡忠勇.現場總線與工業(yè)以太網產品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3]李永東.交流電機數字控制系統(tǒng)(第2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4]陽憲惠.現場總線技術及其應用(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5]譚建成.新編電機控制專用集成電路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