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勇超 溫機靈 陸佳蓀 張國強 溫曉飛 仇廣明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120)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和前列腺炎是常見的良性疾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1-2]表明,慢性前列腺炎不僅僅發(fā)生于青年人,還發(fā)生于老年人,特別是BPH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與BPH常常同時存在。非炎癥性慢性前列腺炎(ⅢB型前列腺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前列腺炎類型,其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采用特拉唑嗪等藥物保守治療,單純慢性無菌性前列腺炎不宜采用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療。TURP是治療單純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與單純的前列腺增生相比,合并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手術具有什么特點?術中如何更好地判斷切除平面?如何更好地解除梗阻所致的前列腺炎?圍手術期如何采取更好的綜合治療措施提高手術效果?目前尚無這些方面的報道。
我院近年來共收治BPH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67例,行TURP的同時加強圍手術期前列腺炎的治療,效果良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年9月—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BPH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67例,均為男性,年齡58~76歲,平均(64.3±10.5)歲。所有患者均由前列腺增生致中重度下尿路癥狀。術前應用“兩杯法”病原體定位試驗對前列腺按摩前后的尿液進行顯微鏡檢查和細菌培養(yǎng),確診為ⅢB型前列腺炎,術前6周予口服特拉唑嗪4 mg,1次/d。術前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I-PSS)為23.3±2.9;生活質(zhì)量評分(quality of life,QOL)為3.4±0.7;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癥狀指數(shù)(NI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為19.0±2.7;尿常規(guī)分析及尿沉渣定量白細胞均陰性;前列腺按摩液常規(guī)檢查顯示白細胞陰性;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均為正常范圍;最大尿流率(12.8±3.3)mL/s;經(jīng)直腸B超檢查前列腺體積(72.0±18.4)mL,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67例患者中,39例合并前列腺結石;殘余尿測定(35.6±8.9)mL。
1.2 手術方法 手術采用腰麻下TURP,術中電切至見前列腺結石,術中應盡可能應用電切環(huán)清除前列腺結石。術后口服特拉唑嗪6周;有焦慮等癥狀者加用地西泮,輔以心理疏導;2~4 d后拔除導尿管。術后標本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術后3個月隨訪I-PSS評分、NIH-CPSI及最大尿流率,評價治療效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患者術前及術后數(shù)據(jù)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7例TURP手術均成功,手術時間45~100min;平均52min,術中出血50~100mL,患者均無膀胱穿孔、TUR綜合征、大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無嚴重尿路感染發(fā)生,所有患者術中均發(fā)現(xiàn)前列腺結石。4例患者術后拔除導尿管后出現(xiàn)排尿困難,重新留置導尿管1周后順利拔除導尿管。所有患者病理組織學檢查均為BPH合并前列腺炎。
術后3個月隨訪患者I-PSS評分、NIH-CPSI及最大尿流率,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67例患者手術前后I-PSS評分、NIH-CPSI及最大尿流率比較
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前列腺炎并不少見。Collin等[3]以社區(qū)為基礎的調(diào)查問卷發(fā)現(xiàn),BPH患者中38.7%有前列腺炎病史。Delongchamps等[4]對167例尸檢患者前列腺進行病理學檢測發(fā)現(xiàn),慢性炎癥在尸檢的前列腺中普遍存在,且與BPH的相關性高于其與前列腺癌的相關性。
但是,臨床上對于BPH患者,容易忽視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診斷,從而影響治療的選擇以及療效。對于合并有慢性前列腺炎的BPH患者,應及時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否則BPH易引起下尿路梗阻,而梗阻更易并發(fā)感染,因此伴有下尿路梗阻使前列腺炎久治不愈;同時由于炎癥刺激,易引起前列腺組織的充血、水腫,使患者尿路刺激癥狀更加明顯,也可加重尿路的梗阻;梗阻和感染可互為因果,引發(fā)惡性循環(huán)。Mishra等[5]報告了374例因BPH行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其中70%有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病史,炎癥是與BPH相關的致病因素之一,在BPH的發(fā)病及進展中可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盡管有對單純慢性無菌性前列腺炎采用TURP治療的觀點,但我們認為,TURP術后可能導致逆行射精、影響性功能且術后療效不肯定,故單純慢性無菌性前列腺炎不宜采用TURP治療。本研究中,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基礎疾病為BPH,有中重度下尿路癥狀。鄭少波等[6]也認為,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小體積BPH的外科治療并無成熟且能被普遍接受的方法。我們認為,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有前列腺結石,電切至見前列腺結石即為“外科包膜”;術中清除前列腺結石后,結石部位可見多量乳白色前列腺液流出,提示結石梗阻前列腺管道,清除結石可解除梗阻,因此TURP術中應盡可能清除前列腺結石。
我們認為,對患有ⅢB型前列腺炎的BPH患者,術前6周及術后6周均應給予α受體阻滯劑,此類藥物能松弛膀胱頸和前列腺部尿道的平滑肌,改善逼尿肌的穩(wěn)定性,有利于術后患者下尿路癥狀以及疼痛的改善,且可降低拔除導尿管后尿潴留發(fā)生率。
本組病例術后拔除導尿管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較高(4/67,6%),4例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病史均較長(3~8年),圍手術期存在焦慮等情緒,予口服地西泮,配合心理疏導,并較長時間應用特拉唑嗪,留置導尿管1周后順利拔除導尿管。
[1]夏同禮.良性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炎的關系值得深入研究[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4,10(2):83-85.
[2]Krieger JN,Riley DE,Cheah PY.Epidemiology of prostatitis:new evidence for a worldwide problem[J].J Urol,2003,21(2):70-74.
[3]Collins MM,Meigs JB,Barry MJ,et al.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prostatitis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cohort[J].J Urol,2002,167(3):1363-1366.
[4]Delongchamps NB,de la Roza G,Chandan V,et al.Evaluation of prostatitis in autopsied prostates--is chronic inflammation more associated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or cancer?[J]J Urol,2008,179(5):1736-1740.
[5]Mishra VC,Allen DJ,Nicolaou C,et al.Does intraprostatic infIammation have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BJU Int,2007,100(2):327-331.
[6]鄭少波,劉春曉,徐亞文,等.經(jīng)尿道電切治療合并前列腺炎的小體積前列腺增生[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1,17(8):75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