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嶺 洪 斌 龔志廣 張連連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河北 張家口075024)
光纖通信系統(tǒng)以其高速、大容量的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眾多多媒體網絡中.光接收機是整個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光接收機前端模擬電路的關鍵模塊之一的限幅放大器,在光纖通信系統(tǒng)中應用十分廣泛.首先限幅放大器可以作為光接收機的主放大器,將來自低噪聲前置放大器的毫伏級信號放大并保持在恒定幾百毫伏,以滿足后續(xù)數據判決和時鐘恢復電路輸入電平的需要;其次限幅放大器可用于含無源濾波器的時鐘恢復電路,以抑制時鐘信號的幅度變化.
限幅放大器的幅度約束功能直接作用于每個脈沖上,對接收信號的幅度波動有較好的抑制作用.此外限幅放大器還具有工作速度高,電路設計簡單,芯片面積小,功耗低,時間抖動低等優(yōu)點.
數據傳輸系統(tǒng)的限幅放大器電路,需要將來自低噪聲前置放大器的輸出信號放大至一定幅度,以滿足后續(xù)數據判決和時鐘恢復電路輸入電平的需要.除了大帶寬和高增益的要求外,較大的動態(tài)范圍是限幅放大器的另一個重要性能指標.本文采用的限幅放大器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該系統(tǒng)由輸入緩沖、兩級放大、輸出緩沖和失調電壓補償回路四部分組成.整個系統(tǒng)采用全差分的電路結構,以降低電源電壓和溫度變化對電路器件的影響,級與級之間直接耦合,各級單獨提供直流偏置.以達到提高偏置穩(wěn)定度和減小級間干擾的目的.
圖1 限幅放大器電路框圖
在系統(tǒng)應用時,各集成電路之間的信號通道應以50Ω的傳輸線來相互連接,以消除信號反射而造成的功率損耗.限幅放大器電路中的輸入緩沖級即用來實現(xiàn)阻抗匹配和電平位移.輸入緩沖一般采用射極(源極)跟隨器來實現(xiàn),如圖2所示.
圖2 輸入緩沖級
本文采用兩級的輸出緩沖,以減少信號的上升下降時間,電路形式如圖3所示,其負載電阻為50Ω.輸出緩沖采用漏極開路輸出的電流放大單元形式.這樣較之源極跟隨器,其工作速度較快,并可以保持一定的增益,但必須保證其輸出具有足夠大的電流以在50Ω的電阻上產生足夠高的電壓輸出.
圖3 輸出緩沖級
因為主放大器各級之間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并且增益很高,由前級放大單元的不匹配因素而產生的DC失調電壓經過放大后,會導致后級放大單元直流工作點大幅度的偏移,甚至可能將最后一級的輸出電壓驅動到一個幅度極限,使整個電路失效.為了穩(wěn)定工作點和直流增益,失調電壓補償回路十分必要.補償的機理如圖4所示.
電壓失調補償回路的帶寬由內部電阻和外部電容共同決定,如電路框圖1所示.電阻R11、R12、R21和R22.與外接電容C1和C2構成了失調電壓補償回路,用以減小器件不匹配對工作點和放大器增益的影響.C1和C2的電容值應足夠大,一般都采取外部連接,以減小補償回路對放大器幅頻特性的影響.
為使放大器在所需的速率上正常工作,放大器應當有足夠的帶寬;同時,限幅放大器放大單元的增益必須足夠大,以保證在輸入較小的信號時,最后一級放大單元的輸出端信號也能達到限幅狀態(tài),從而提高限幅放大器的動態(tài)范圍.根據選擇的工藝不同,放大器單元電路有著不同的電路形式,帶源極跟隨的主放大單元如圖5所示.
圖4 反饋補償原理圖
圖5 源級跟隨式主放大單元
利用ORCAD軟件設計了限幅放大器,采用輸入輸出緩沖、兩級主放和DC補償結構,圖6給出了其仿真結果,其中(a)是信號源,(b)是限幅放大器5 Gb/s信號輸出圖,在輸入Vi=10 mV到Vi=500 mV的范圍內,都有500 m V的穩(wěn)定輸出.
圖6 限幅放大器仿真圖
本文利用耗盡型PHEMT設計了限幅放大器,在1.5 V電源電壓供電下,電路的功耗為70.8 m W.通過仿真表明,在輸入信號幅度為10 m V—500 m V動態(tài)范圍內,可以保持500 m V的穩(wěn)定輸出幅度.
[1]張明德,孫小菡.光纖通信原理與系統(tǒng).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
[2]張肅文,陸兆熊.高頻電子線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Zhi-Gong Wang and Manfred Betroth.17GHz-Bandwidth 17dB-Gain 0.3 um-HEMTLow—Power Limiting Amplifier.1995 Symposium on VLSI Circuits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PP.97~98
[4]Makoto Nakamura and Yuhki Imai.Limiting Amplifier with Low Phase Deviation Using an A1GaAs/Ga As HBT.IEEE J-SSC,1992,27(10):1421~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