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晨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品管理科,河南洛陽 471003
近年來,隨著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造影劑的臨床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然而造影劑引起的腎功能損害已成為醫(yī)院獲得性腎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越來越受到臨床醫(yī)生的重視[1]。如何選擇高效低毒的造影劑是臨床安全合理用藥的關鍵。我院分析探討了低滲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普羅胺對冠狀動脈造影患者腎臟功能的影響,旨在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現(xiàn)將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行碘普羅胺冠狀動脈造影患者3 953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冠心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狀動脈梗阻現(xiàn)象;病程4~12年,平均(6.48±2.19)年;其中,男 2 262 例,女 1 691 例;年齡 35~72歲,平均(47.59±11.43)歲;體重 45~89 kg,平均(66.28±10.95)kg;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 693例,高中1 052例,初中及以下1 208例。全部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前均行腎功能檢查,結果提示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造影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焦慮自評量表(VAS)評分為(58.21±11.15)分。排除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心功能衰竭、藥物過敏等患者。
全部患者均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前1 d禁食、禁飲,并將手術區(qū)域進行備皮。常規(guī)給予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必要時服用安定類鎮(zhèn)靜劑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以免對手術造成不利影響,并進行碘過敏試驗。選擇股動脈、肱動脈或橈動脈等位置作為穿刺部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進行局部注射麻醉,注入造影劑。穿刺后將鞘管插入動脈,指引導管到達病變冠狀動脈。通過指引導管將導絲送過冠狀動脈的梗阻部位,再經(jīng)此導絲,將球囊擴張器送入梗阻部位,氣囊充氣后冠狀動脈受到擴張,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梗阻解除。
全部患者均使用碘普羅胺370注射液(商品名:優(yōu)維顯,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生產(chǎn),規(guī)格:100 mL∶37 g,國藥準字H10970417)作為冠狀動脈造影劑,使用劑量為75~150 mL[2]。 分別于造影前、造影后 24、48、72 h 空腹抽取靜脈血進行血清BUN、SCr水平檢測,以比較造影前后患者腎功能的變化。
如造影后患者SCr值高于造影前44μmol/L或與造影前比較上升超過25%,則提示發(fā)生該患者發(fā)生腎功能損害[3]。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全部患者中422例患者造影后發(fā)生腎功能異常,發(fā)生率為10.68%(422/3 953),其中388例患者造影72 h后恢復正常,恢復率為91.94%(388/422)。發(fā)生腎功能異?;颊咴煊昂?4、48 h BUN、SCr水平明顯升高,與造影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造影后72 h患者BUN、SCr水平恢復至造影前水平(P>0.05)。見表1。
表1 腎功能異?;颊咴煊扒昂驜UN、SCr水平比較(x±s,n=422)
采用VAS評價患者焦慮程度,以標準分50分為臨界值,得分越高說明焦慮程度越嚴重。造影后患者焦慮程度明顯改善,與造影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x±s,分)
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臨床用于診斷和治療冠心病最直觀的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直觀等優(yōu)點,為臨床診治工作提供了較大的便利。該項操作必須向冠狀動脈內注射造影劑以充分、清晰的顯示血管影像,這期間造影劑所致不良反應在所難免。近年來,冠狀動脈造影劑對冠心病患者腎臟功能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已引起臨床的重視,成為心臟科和放射科醫(yī)生共同關注的問題。一般認為非離子型造影劑的腎損害作用低于離子型造影劑,安全性較高[4]。目前造影劑引起腎臟功能損傷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腎損害作用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①造影劑可引起腎臟局部血流動力學變化,開始階段血流暫時性增加,之后由于血管舒張和收縮的不平衡而迫使血液從腎髓質流向腎皮質,引起腎髓質缺血;②造影劑可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脫水,其中所含的電解質與蛋白質相互作用,造成腎小管阻塞;③造影劑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引起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溶酶體增多。在高齡、合并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造影前腎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影響下,患者發(fā)生造影劑腎病的幾率大大增加。因此,應用造影劑時應注意適應證的掌握[5]。一旦出現(xiàn)不良反應,醫(yī)務人員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盡量緩解或消除其焦慮情緒,防止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對不良反應的促進作用。檢查后或術后囑患者多飲水,以增加尿液量,從而促進造影劑的排泄,最大限度地減輕造影劑造成的不良反應。
碘普羅胺是一種低滲非離子型造影劑,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進入靜脈后易于擴散,在血循環(huán)中不與血漿蛋白結合,也不參與機體的代謝過程,始終呈游離狀態(tài),因此,其對組織和腎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碘普羅胺臨床常見的不良反應一般有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心臟驟停、精神異常、腮腺潴留、腎功能異常等[6-7]。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碘普羅胺作為冠狀動脈造影劑對患者腎臟功能影響較小,其腎損害多為一過性,臨床應用較為安全。
[1]徐傳金,張文忠,孔素麗,等.碘普羅胺對行冠狀動脈介入術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08,10(5):322-324.
[2]嚴紅,全國莉,靳立軍,等.碘普羅胺與碘帕醇用于行冠脈造影的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腎毒性對比[J].廣東醫(yī)學,2007,28(8):1303-1305.
[3]李艷華,張麗莉,趙春雁,等.等滲及低滲造影劑對高危患者發(fā)生造影劑腎病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4):683-686.
[4]胡云珍,盧曉陽.碘普羅胺致急性腎衰竭[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1,13(3):183-184.
[5]張鵬飛.碘普羅胺冠狀動脈造影對患者腎功能的影響[D].太原: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
[6]李俊鳳,黃葉莉,李莉,等.冠狀動脈造影術中碘普羅胺注射液過敏反應的觀察與護理[J].臨床誤診誤治,2009,22(10):96.
[7] 王菊榮,張玉江.碘普羅胺不良反應[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4):99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