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效紅 徐保鋒
精神發(fā)育遲滯是我國目前導致兒童殘疾的第一位原因,眾多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的家長構成當前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本文以農村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母親進行調查,旨在了解她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來自河南洛陽榮康醫(yī)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的符合《中國精神障礙診斷與分類標準》第三版(CCMD-3)精神發(fā)育遲滯診斷的兒童女性家屬。均為伴有相關行為障礙入住我院?;颊吣挲g12-17歲,均來自農村,其中男22例,女19例,41例兒童中,輕度23例,中度16例,重度2例。其中兒童母親為研究組,兒童其他有子女的女性家屬為對照組(多為兒童之姨、嬸、伯母等),亦居住在農村,該組母親子女無重大軀體及心理疾病,兩組母親進行1:1配對對照。母親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匹配,年齡基本匹配,全部兒童都是母親親生,母親排除精神病、情緒障礙及其他身體疾病。其中研究組母親平均 (36.14±5.22)歲,對照組母親平均 (35.77±4.67)歲,差異無顯著性。
1.2 方法 采用明尼蘇達多相個性測查表(MMPI)對研究組和對照組母親分別進行測查。MMPI采用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宋維真等修定的MMPI1989年版[1],采用前399題版本,包括10個臨床量表(疑病Hs、抑郁D、癔癥 Hy、精神病態(tài)Pd、男性化女性化 Mf、偏執(zhí) Pa、精神衰弱 Pt、精神分裂 Sc、輕躁狂Ma、社會內向Si)和四個效度量表(不能回答Q、說謊分數L、詐病分數F、校正分數K),其中原始分Q≥22分或L≥10分定為廢卷。
1.3 統(tǒng)計方法 對所得資料進行t檢驗。
如表1顯示:農村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母親組與對照組母親相比,D、Pd、Pt、Sc量表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母親(P<0.05),而Ma量表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母親(P<0.05)。
表1 兩組母親MMPI測試各量表原始分比較
家庭中兒童罹患精神發(fā)育遲滯,對整個家庭是一個嚴重的長期的負性生活事件,尤其在農村,兒童與同齡孩子比較存在明顯差距,患兒預后不佳。
本調查結果顯示,農村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母親組與對照組母親相比,D、Pd、Pt、Sc、Ma量表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農村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母親具有明顯的抑郁情緒,缺乏自尊心和感覺不適,悲觀,煩惱,一般存在有性格問題,緊張,焦慮,常有自罪、自責,自感能力下降和精力不足,缺乏內心體驗?;颊吣赣H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這與楊秋苑[2]等研究結論相同。
總之,農村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的母親普遍存在著不同的心理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理解,做好這些母親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十分必要。
[1]宋維真.明尼蘇達多相個性測查表指導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1989.
[2]楊秋苑,靜進,張嘉默.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母親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7,16(12):11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