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桂爵
茄子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每100克茄子中維生素C含量達17毫克,遠高于蘋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茄子中除了常規(guī)的6大營養(yǎng)成分外,還含有一定量的皂草苷、葫蘆巴堿、水蘇堿、膽堿等人體需要的生物活性物質。而茄子中富含維生素P,含量最多的部位是紫色表皮和果肉相結合處,所以紫色茄子是茄子中的上品。
近年來,不少學者推崇人們要常吃茄子,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高膽固醇者,原因如下。
(1)茄子富含維生素P,有益于心血管等。
維生素P是類黃酮一類物質中的一種,在自然界中總是和維生素C同時共存,恰似維生素C的伴侶,茄子中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茄子中含維生素P750毫克。維生素P的重要作用是能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并有預防敗血癥以及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常吃茄子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和敗血癥等有一定作用。因此,中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高膽固醇者應常吃茄子。
(2)茄子含有微量龍葵堿,有抗癌功效。
龍葵堿是一種生物堿,又名茄堿。龍葵堿廣泛存在于馬鈴薯、番茄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由于茄子含有微量的龍葵堿,因此食用茄子不會造成中毒,還有抗癌的功效。
最新研究表明,龍葵堿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和增進細胞免疫功能等多種抗腫瘤作用。對胃癌、結腸癌與子宮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茄子含有皂苷類化合物,常吃可降低膽固醇。
皂苷類化合物是一類廣泛分布于開花植物的糖苷化合物。
皂苷主要分三萜皂苷和甾體皂苷兩大類,三萜皂苷最為著名的是人參、西洋參和三七中所含的各種人參皂苷、絞股藍皂苷等。甾體皂苷的數(shù)量明顯少于三萜皂苷,絕大部分分布于茄科。茄科纖維中所含的皂草苷即屬于甾體皂苷。皂苷對機體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有抗疲勞、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保護心血管的功效。
(4)茄子具有醫(yī)療保健功能。
從祖國醫(yī)學來說,茄子性寒、味甘,無毒。具有清熱、消腫、活血止痛、祛風通絡的功效。可輔助治療黃疸腫痛、內痔、老年咳嗽、氣管炎,外敷可治乳房皸裂、蜈蚣蜂咬傷、老爛腳、皮膚潰爛、乳腺炎等。以下是其治療疾病簡易食療方。
老年咳嗽:用白茄60克煮水,去渣加入適量蜂蜜,溫服,每日2次,連服7~10日。
氣管炎:取茄子根適量切碎煎成濃汁,加入適量紅糖,每次服50毫升,每日2~3次,15~20日為1療程。
內痔:將茄子曬干研粉,每晨空腹,用20毫升黃酒沖服9克茄粉,服10日為1療程。
黃疸腫痛:紫茄子適量與大米適量放一起煮成粥,連吃7~ 10日為1療程。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