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鳴
如今在公園里,經常會看到一些中老年朋友背對墻壁或樹干,反復地撞擊。撞擊一下彈回,再撞擊再彈回,反反復復,樂此不疲。他們解釋說,這樣“撞背”能祛病防病,保健養(yǎng)生,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人體的陽經,其中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尤為重要。督脈沿脊柱分布,在腰背部正中。它能總督一身陽脈,蓄積氣血,以備全身經脈之用。在督脈左右旁開大約3公分、6公分的部位,還平行著4條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上很多穴位是胸腹內臟腑的背俞穴,有調節(jié)臟腑的活動功能。解剖學也表明,在背部脊柱的兩旁,分布著一些調節(jié)內臟的自主神經節(jié),這些神經受到刺激可以影響內臟的功能。
由此可見,人體的背部是很重要的部位,刺激這些經絡和穴位,對內臟功能的調節(jié)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中醫(yī)有一種捏脊法,就是在背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捏皮”,用以治療小兒脾胃功能虛弱、消化不良等癥狀。曾經有一位腰背痛的大媽,背部兩側豎脊肌緊張僵硬,經過醫(yī)生一段時間的腰背部手法治療,肌肉痙攣現象緩解,腰背痛痊愈。困惑多年的失眠癥,也隨之不藥而愈了。
在人體背部進行一定節(jié)律的拍打、敲擊,能升提陽氣,有利于人體氣機順暢,陰陽條達,使人體的臟腑功能更加協調。尤其是春夏季,氣溫溫熱,人體氣血活動運行通暢,并趨向于體表。采取撞背、敲背等方法鍛煉和刺激背部,有利于將人體陽氣從體內引向體表,使全身氣血通暢,符合天人相應的養(yǎng)生法則,適合于氣血運行不暢的中老年人。撞背、敲背還能促進背部血液循環(huán),使腰背部肌肉放松,對腰背痛的治療有輔助作用。
當然,撞背健身要先明確頸腰背沒有明顯疾患,運用時需要掌握一定的時間和強度,不可過量,部位也不能太高太低,如感覺不適,則應及時停止,請醫(yī)生進行診治。(編輯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