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皓
趙無極兒子和趙無極夫人之間的紛爭,終于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有關畫家家人的話題,也就隨之浮出水面。
畫家的家人之所以會成為一個話題,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社會名望以及隨之而來的商業(yè)上的成功,那些一輩子默默無聞、畫擱在家里發(fā)霉的倒霉畫家,是“享受”不到這份“殊榮”的。
趙無極名震四海,他的畫在國內(nèi)拍賣行里絕對是亮點,是創(chuàng)造奇跡的道具,如今老先生身體欠佳,一旦從法國移居瑞士,便成了兒子和太太之間紛爭的導火索。雖然是人家的私事,但名人的隱私如同透視裝,大家都有津津樂道的權利和癖好。當然,最終都要由法律來裁決,但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庭外和解。
幾年前,陳逸飛猝然離世后,遺孀和長子之間也發(fā)生了一段紛爭,引得媒體口水橫飛。最后是和解了事,也總算讓逸飛在地下得以安眠。
國畫大師婁師白過世才一年多,子女之間就打起了官司,爭的當然是大師的遺作和收藏品。大師作品是遺產(chǎn),理應按法律規(guī)定分割,但如果按照其小兒子的說法,跟大哥爭父親畫作是為了捐給北京畫院,那真是化私產(chǎn)為公產(chǎn),境界很高,至少比趙無極家的人高多了。
中國的大藝術家,一般而言緋聞不多,公眾的興趣也不高,但他的作品卻是茶余飯后的話題,是可以承載某種幻想的。如果是作為配偶和子女,有著合法繼承權的話,那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袖手旁觀的。
曾經(jīng)和友人開玩笑說,你們寫畫家,何不寫寫畫家的太太們?我的意思是:畫家的太太多半掌握著畫家的交際圈,掌握著畫家作品的去向。而且,畫家太太們對待畫家的交友、創(chuàng)作和商業(yè)活動,有時還會強行介入,有些太太甚至直接就擔任了畫家的新聞發(fā)言人、經(jīng)紀人、推廣人甚至市場操盤手的角色,畫家的大印常常拴在她的腰上??上У氖?,媒體從來都沒有重視過。
有些畫家如果遇到特別要好的朋友來買畫,多半會瞞著老婆給點優(yōu)惠,而等到某機構要買畫,畫家就請出老婆大人應對,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他樂得作壁上觀。還有的畫家出門,夫人都會跟著,看上去是秀恩愛,但實際上寸步不離的畫家伉儷又會惹出“不放心”的閑言碎語。所以,畫家的老婆也不是好當?shù)?,當成名畫家的老婆更是難上加難。
畫家的子女也是話題中心。很多子女理所當然也走藝術道路,畫家提供了遺傳之外,還可以提供不少成才捷徑,因此,也造就了如今“畫二代”的議論。
其實百年來,早就誕生出好些“畫二代”甚至三代四代,藝術名家后裔,基本上算是一個特殊階層,現(xiàn)在的“畫二代”們恐怕還要指望父輩這臺印鈔機功能健全,24小時運轉,多給他們留點墨寶吧。
畫家身后,向來多事,往往也是“二代”們和夫人們引出來的。比如,“徐悲鴻之子不認得自己母親”的笑話,讓人對畫家后代鑒定真?zhèn)蔚臋嗤援a(chǎn)生懷疑,但畫家后人的鑒定生意依然很好,很多人的眼光敵不過畫家后人的一紙鑒定證書。甚至,有傳聞說,個別畫家后人從小模仿畫家老爸,日后,也“自然而然”成為高仿的源頭之一。
畫二代如果繼續(xù)父親的衣缽,這是好事,但長期生活在大樹底下并非好事,很難有所突破,其結果必然是一蟹不如一蟹。還有的畫二代對美術不感興趣,天分不高,干脆什么活都不干,專門侍奉老爸,本來這也是合常理的事,只是藝術名家一輩子的藝術探索可能就此中斷,留下財產(chǎn)等于是懶漢基金,讓人好生羨慕并遺憾著。